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28分)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测评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二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二课时一课一练,共12页。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分层作业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2023广东广州期末]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 “穿堂风”形成的地理原理类似于( )A. 温室效应 B. 焚风效应 C. 热力环流 D. 阳伞效应2. 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C. 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D. 增强房屋前后的温差[2023南通期末]在较大湖泊和周边陆地之间,常由于热力差异形成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下图为8月某日鄱阳湖湖口和进贤两地南北方向的风速距平日变化曲线图,正距平为南风,负距平为北风。据此回答3~4题。3. 湖口由陆风转为湖风的时间约为( )A. 7:00 B. 8:00 C. 12:00 D. 18:004. 该日8:00左右,进贤附近气流运动状况是( )A. B. C. D. [2023郑梁梅高级中学期末]图1为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据此回答5~6题。图1图25. 有关①②③④四点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点气压低于④点 B. 四点中③点气压最低C. 等压面在②点附近向高空弯曲 D. 若该图为白天,则甲地为海洋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风向为西南风 B. a的风向为西北风C. c的风向为西南风 D. c的风向为西北风[2023泰州期中]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 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A. 6时—8时 B. 10时—12时 C. 12时—16时 D. 0时—4时8. 北京冬、夏季热岛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A. 夏季交通车辆比冬季多 B. 冬季取暖释放热量比夏季多C. 冬季城市地面吸热更快 D. 冬季风力较小,城市散热更快[2023山东滨州期末]下图为某地风向示意图,a、b、c、d表示风向和作用于风的各种力,①②③分别表示同一水平面上的三条等压线。据此回答9~10题。9. 三条等压线中,气压数值最大的是( )A. ① B. ②C. ③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 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 )A. a B. b C. c D. d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2023南通期末]受山地和湖面影响,云南洱海附近大气环流受到山谷风和湖陆风的综合影响,图1为洱海附近四个观测站纬向(东西方向)风向风速日变化示意图(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图2为四个观测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图1图211. 四个观测站中,风向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 四个观测站中( )①甲站受遮挡较少,海拔高,风速较大②乙站受坡向影响,下午风向转向晚③丙站受地形影响,不会发生逆温现象④丁站受湖泊影响,昼夜温差较小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23徐州期末]在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的气象条件下,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平原风。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2013—2015年观测到的秋季山地—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和风向日变化示意图,其中夜间以偏北风为主。据此回答13~15题。13. 山地和城市的位置关系最可能为( )A. B. C. D. 14. 平原风转为山地风的时间在( )A. 9:00左右 B. 12:00左右 C. 18:00左右 D. 24:00左右15. 观测期内,该地( )A. 平原风大于山地风;白天山地、平原温差大B. 平原风大于山地风;夜间山地、平原温差大C. 山地风大于平原风;夜间山地、平原温差大D. 山地风大于平原风;白天山地、平原温差大[2023射阳县期末]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据此回答16~17题。16. 此时甲地等压面弯曲方向( )A. 与P2方向一致 B. 与P1方向一致 C. 与P1方向相反 D. 与P2方向相反17.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2023广州期末]下图为某地某时等压线和风向变化图(图中甲、乙、丙为气压值,单位:hPa)。据此回答18~19题。18. 图中a、b、c分别代表( )A. 风向、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C. 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风向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19. 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为(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高空 D. 南半球、高空20. [2023泰州期中]图甲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2023年1月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 图甲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请在图中补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并在短线上画箭头表示此时形成的热力环流。(2) 图甲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是。(3) 图甲中a地的实际风向为;b地的实际风向可能为。若图中热力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A地为陆地,则此时为(白天或夜晚)。(4) 图乙中甲地为(高或低)压中心,西安的风向为,东京和北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判断依据是。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分层作业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C[解析]“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建筑物两侧分别是山林和石质地面,山林的比热容大于石质地面,两者的升温和降温存在差异,使得地面受热不均产生空气流动,运用的是热力环流的原理,C正确;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从而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穿堂风”关系不大,A错误;焚风效应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错误;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与“穿堂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 D[解析]石质地面的比热容小于山林,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也快,使房屋前后的温差增大,使得“穿堂风”更强。故选D。3. A[解析]8月份,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鄱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形成日变化的湖陆热力环流。白天,鄱阳湖区气温低、气压高,周围的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因此吹湖风。北部的湖口湖风为南风,陆风为北风。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正距平为南风,负距平为北风。因此,湖口7:00—18:00(白天)风速为正距平,为湖风(南风),18:00—次日7:00(夜晚)风速为负距平,为陆风(北风)。由此可见,湖口7: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4. C[解析]读图可知,该日8:00左右进贤风速为正距平,吹南风,进贤位于鄱阳湖南侧,南风来自陆地,为陆风。结合四个选项可知,C正确。5. D[解析]①②为近地面,③④为高空。大气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①点气压高于④点,A错误;图2表示近地面与600 m高空的垂直气压差,乙处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值小,说明乙处近地面②为低压,高空③为高压;甲处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值大,说明甲处近地面①为高压,高空④为低压。因近地面气压要高于高空气压,故四点气压排序为①>②>③>④,气压最低的是④点,B错误;近地面②为低压,等压面应凸向气压较高的近地面,C错误;甲地近地面①为高压,说明气温低,白天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D正确。故选D。6. B[解析]该地位于北半球沿海地区,近地面①是高压,②是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①指向②,即由西向东,北半球近地面风a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锐角)成西北风,A错误,B正确;高空③是高压,④是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③指向④,即由东向西,北半球高空风c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垂直偏转成南风(考虑600 m高空离近地面较近,仍有一定的摩擦力,风向可能为东南风),C、D错误。故选B。7. D[解析]“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所以气温差值越大,代表热岛效应越强。据图可以看出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0时—4时与22时—24时。故选D。8. B[解析]人们出行大多选择乘车,所以冬季交通车辆和夏季差别不大,A错误。北京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释放热量比夏季多,所以热岛强度冬季大于夏季,B正确。冬季太阳辐射比夏季弱,城市地面吸热更少,城市地面吸热效率冬季与夏季相差不大,C错误。冬季风力更大,城市散热较快,D错误。故选B。9. 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垂直于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三条等压线中,气压数值最大的是③。故选C。10. B[解析]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正确;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呈30°~45°夹角,与等压线斜交,为风向,C错误;a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A错误;d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D错误。故选B。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11. A[解析]图中甲位于山顶,远离湖泊、山谷,所受到的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最小。也可从风向判断,若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则白天和晚上的风向会发生变化,在图1中的体现为一天中有正负值,因为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甲处一天中风速均为正值,没有发生变化,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小;乙、丙、丁三处一天中风速有正负值,风向发生变化,受湖陆及坡谷之间热力作用影响大。故选A。12. C[解析]据图可知,四个观测站中甲站受遮挡较少,海拔高,风速较大,①正确;夜间盛行陆风与山风,乙站受坡向影响,下午风向转向较早,②错误;丙站受地形的影响,夜间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容易形成逆温,③错误;丁站受湖泊影响,昼夜温差较小,④正确。故选C。13. B[解析]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判定,白天吹平原风,夜晚吹山地风,该城市夜晚的风向以偏北风为主,由此推断,山地位于平原的北侧,城市位于山地的南侧。故选B。14. C[解析]读图可知,白天的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夜晚的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偏南风转偏北风的时间在18:00左右。故平原风转为山地风的时间在18:00左右。故选C。15. A[解析]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白天平原风的箭头长,夜晚山地风的箭头短,故平原风大于山地风,C、D错误;白天,山地海拔高,接受太阳辐射强,空气增温较快,而平原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距离地面远,增温较慢,山地、平原温差大,A正确,B错误。故选A。16. D[解析]读图可知,P2明显在甲地上空向下倾斜,P1趋于水平,这表明等压面倾斜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由此可推断,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起,为高压区,与P2方向相反。故选D。17. A[解析]甲、乙两地经度相同,甲地为高压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在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故选A。18. D[解析]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两个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因此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且与风向垂直,因此b为地转偏向力;风向与地转偏向力垂直,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因此c为风向。故选D。19. C[解析]根据图示材料可知,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可以判断该地为北半球,因此排除B、D;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说明风向不受摩擦力影响,可以确定该地位于高空,因此排除A。故选C。20. (1) B、A、D、C(2) A; B(3) 东北风; 西风; 白天(4) 高; 西北风; 北京; 北京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差大,风力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练习,共11页。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练习-爱上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一同步课堂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