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四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四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8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秒 B.分 C.小时 D.千米
2.(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0m
3.(2分)以下温度最换近22℃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C.正常人的体温
D.阿荣旗盛夏时室外的最高温度
4.(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生命运动
C.太阳升上天空 D.铁生锈了
5.(2分)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B.做探究实验时小红和小明轻声的交流
C.央视春节晚会现场演播厅的锣鼓声
D.正在上课时大街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6.(2分)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7.(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和测量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8.(2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
9.(2分)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商场内的收银员 B.上升的电梯
C.地面 D.货架上的商品
10.(2分)疫情期间,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6.4℃ B.39.6℃ C.76℃ D.无法读数
11.(2分)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
B.秋天,霜打枝头
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D.冬天,千里冰封
12.(2分)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3.(2分)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14.(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15.(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C.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16.(2分)下列物态变化都放热的一组是( )
A.熔化 汽化 凝固 B.汽化 凝华 凝固
C.液化 凝固 凝华 D.升华 液化 熔化
17.(2分)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50m,则该物体在前2s的速度是( )
A.30m/s B.25m/s C.10m/s D.5m/s
18.(2分)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D.木块的长度为3.89cm
19.(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2分)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2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
22.(2分)小萱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6.35cm、6.36cm、7.35cm、6.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
A.6.357cm B.6.36cm C.6.605cm D.6.61cm
23.(2分)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v=,由此判定( )
A.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与所需时间t成反比
C.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D.不随s、t的改变而变化
24.(2分)物理学中经常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 丙 B.甲 丁 C.乙 丙 D.乙 丁
25.(2分)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6.(2分)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但能听见蜜蜂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振幅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27.(2分)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A.(1)(4) B.(1)(2)(3) C.(2)(4) D.(3)(4)
28.(2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29.(2分)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 )
A.9:2 B.2:1 C.2:9 D.1:2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4分)
30.(2分)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之前先观察刻度尺的 、 和分度值。
31.(2分)摄氏温度中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规定为0℃;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
32.(1分)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33.(1分)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34.(2分)我们把物体沿着 且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5.(1分)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36.(2分)2m/s= km/h,72km/h= m/s。
37.(3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球运动时间更长,如图图像表示的是 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14分)
38.(8分)如图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运动到位置B为止,所用时间为 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39.(6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40.(7分)用超声测微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41.(7分)十月一假期,小云一家自驾车去莫旗游玩。途中,小云抬头看了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当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乙所示)时,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莫旗?
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四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8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秒 B.分 C.小时 D.千米
【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时间的单位,是一道基础题。
2.(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0m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全新的5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0.8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6.08mm。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2分)以下温度最换近22℃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C.正常人的体温
D.阿荣旗盛夏时室外的最高温度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在标准大气压下.不符合题意;
B、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
D、阿荣旗盛夏时室外的最高温度35℃。
故选:B。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4.(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生命运动
C.太阳升上天空 D.铁生锈了
【分析】(1)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2)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A、“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
B、生命运动属于生物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
C、太阳升上天空,因此属于机械运动;
D、铁生锈,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点评】区分是不是机械运动,要看物体是不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要注意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
5.(2分)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B.做探究实验时小红和小明轻声的交流
C.央视春节晚会现场演播厅的锣鼓声
D.正在上课时大街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做探究实验时小红和小明轻声的交流,以上声音都没有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也没有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正在上课时大街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因此属于噪声。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噪声的概念,比较简单,属基础题目。
6.(2分)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关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理解,比较简单。
7.(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和测量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分析】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解答】解:
A、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它是不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8.(2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①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解答】解:A、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事先选定参照物,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但要注意,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
9.(2分)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商场内的收银员 B.上升的电梯
C.地面 D.货架上的商品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
但是乘客相对于地面、地面上的收银员,他们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选:B。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2分)疫情期间,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6.4℃ B.39.6℃ C.76℃ D.无法读数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液柱不下降。
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或正好相同,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2分)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
B.秋天,霜打枝头
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D.冬天,千里冰封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解答】解: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符合题意;
C、闷热潮湿的夏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凝结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
D、冬天,水变成了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握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中考常见类型的考查。
12.(2分)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并且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不能吸热,即为固态。
海波的凝固点也为48℃,液态的海波在48℃时,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
如果固态海波在48℃时,继续吸热,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如果液态的海波在48℃时,继续放热,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选:D。
【点评】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1)固态、(2)固液共存状态、(3)液态,三种状态都有能,而不一定是某一种状态。
13.(2分)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解答】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
14.(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是升华,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然后答题。
【解答】解:A、路面变干,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雹主要小冰晶下降过程中碰上过冷水滴凝固其上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冻衣服晾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知道汽化、液化、凝华、升华的概念,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C.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解答】解: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湿衣服被晾干,发生了汽化现象;
C、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升华现象;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见的考查。
16.(2分)下列物态变化都放热的一组是( )
A.熔化 汽化 凝固 B.汽化 凝华 凝固
C.液化 凝固 凝华 D.升华 液化 熔化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7.(2分)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50m,则该物体在前2s的速度是( )
A.30m/s B.25m/s C.10m/s D.5m/s
【分析】(1)知道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在任何相等的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解答】解: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5m/s。
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前2s的速度也是2m/s。
故选:D。
【点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在任何相等的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但是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相等的路程,物体不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18.(2分)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D.木块的长度为3.89cm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
A、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乙同学测量方法正确;
C、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
D、乙同学测量时,右侧在2.8cm和7.9cm之间偏向2.7cm一侧,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89c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9.(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A、发声的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说法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
20.(2分)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除了音调和响度之外声音的另一特征,频率是指振动的快慢,可以影响到音调的高低。
【解答】解: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故选:B。
【点评】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
2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
【分析】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音具有能量,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在固体中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特点以及声音的应用等,属于基础知识,应当掌握。
22.(2分)小萱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6.35cm、6.36cm、7.35cm、6.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
A.6.357cm B.6.36cm C.6.605cm D.6.61cm
【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舍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遇到小数位数较多或除不尽时,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确定测量结果,并且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与所用刻度尺准确程度相同。
【解答】解:(1)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7.35cm与其余4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
(2)物体的长度L=≈6.36cm。
故选:B。
【点评】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注意:最后的结果除不尽时要四舍五入;最终结果仍保留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即分度值的下一位。
23.(2分)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v=,由此判定( )
A.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与所需时间t成反比
C.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D.不随s、t的改变而变化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它可以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但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速度的大小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此时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4.(2分)物理学中经常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 丙 B.甲 丁 C.乙 丙 D.乙 丁
【分析】(1)甲图,物体在时间变化时,路程不变,可以判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乙图,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物体进行匀速运动。
(3)丙图,物体在时间变化时,速度不变,可以判断物体进行匀速运动。
(4)丁图,物体在时间变化时,速度不断增大,可以判断物体进行加速运动。
【解答】解:甲图是路程和时间图象,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乙图是路程和时间图象,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丙图是速度和时间图象,时间变化,物体进行匀速运动。
丁图是速度和时间图象,时间变化,物体进行加速运动。
故选:C。
【点评】能判断时间和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图象,能从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是考查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25.(2分)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C正确。
故选:C。
【点评】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2分)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但能听见蜜蜂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振幅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分析】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解答】解: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小于20赫兹,人耳听不到,翅膀振动频率较快。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27.(2分)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A.(1)(4) B.(1)(2)(3) C.(2)(4) D.(3)(4)
【分析】声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声音传递信息;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音传递信息;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声音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声音传递能量。
故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1)(2)(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利用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
28.(2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都是人耳听不到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解: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音调越高;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传播速度及人耳听到的范围等知识,综合性强,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9.(2分)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 )
A.9:2 B.2:1 C.2:9 D.1:2
【分析】已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解答】解:
由题知,s甲:s乙=3:1,t甲:t乙=6:3,
则甲与乙速度之比:
==×=×=5: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4分)
30.(2分)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之前先观察刻度尺的 量程 、 零刻度线 和分度值。
【分析】使用刻度尺的基本规则:
使用前要了解量程是多少、零刻度是否磨损和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时要注意: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之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故答案为:量程;零刻度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使用的基本原则,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31.(2分)摄氏温度中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温度规定为0℃;把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
【分析】根据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进行解答。
【解答】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沸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是一道基础题目。
32.(1分)人们以 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分析】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用dB表示。
【解答】解: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符号用dB表示。
故答案为:分贝。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基本常识,应重视加以记忆。
33.(1分)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37.5 ℃。
【分析】体温计读数时,先确定其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解答】解: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面位置在“37”后面第3个格。
故答案为:37.5。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34.(2分)我们把物体沿着 直线 且 速度大小不变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解答】解: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直线;速度大小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目。
35.(1分)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
故答案为:频率。
【点评】本题考查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基础题。
36.(2分)2m/s= 7.2 km/h,72km/h= 20 m/s。
【分析】根据1m/s=3.6km/h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解:2m/s=2×3.6km/h=7.4km/h。
72km/h=m/s=20m/s。
故答案为:7.2;20。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单位换算,属于基础题。
37.(3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甲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 球运动时间更长,如图图像表示的是 甲 个小球的运动情况。
【分析】根据题意知,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s,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
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根据图像得出所描述的运动特点判断即可。
【解答】解: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左图可知,又因为甲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由于乙球在相邻的时间间隔内,所以乙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由右图可知,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大且成正比关系,所以该图象与甲球的运动状态相符合。
故答案为:甲;甲;甲。
【点评】通过频闪照片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片中相邻的两个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片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一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
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14分)
38.(8分)如图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v= ;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 3.50 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运动到位置B为止,所用时间为 5 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007 m/s。
【分析】(1)该实验原理:v=;
(2)由图利用刻度尺可以得出小车通过的距离;
(3)由图得出小车通过的时间;
(4)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在实验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2)A对应的刻度是1.00cm,B对应的刻度是4.50cmAB=2.50cm﹣1.00cm=3.50cm=7.0035m;
(3)小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tAB=5min7s﹣5min2s=5s;
(4)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AB=7.50cm=0.0035m;
这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vAB===0.007m/s。
故答案为:(1)v=;(2)3.50;(4)8.007。
【点评】此题考查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速度公式及其计算,属基础题目。
39.(6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 97 ℃。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分析】(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沸点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3)水沸腾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水的沸点就是水沸腾时的温度,由图可见水在沸腾时保持97℃不变;
(3)由图可见,水在沸腾过程中。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97。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能根据图象分析出水的沸点和沸腾时的温度是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40.(7分)用超声测微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分析】4s是超声波传到海底再返回的时间,先求出超声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用公式s=vt算出此处海深。
【解答】解:由题知,v声=1500m/s,
超声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t=×2s=2s,
由v=可得此处海水深度:
s=vt=1500m/s×2s=3000m。
答:此处海水深度为3000m。
【点评】超声波测距离利用的是声波的反射,速度乘以总时间算出的是来回的总路程,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只为总路程的一半。
41.(7分)十月一假期,小云一家自驾车去莫旗游玩。途中,小云抬头看了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当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乙所示)时,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莫旗?
【分析】甲图为速度表,乙图为距离标志,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甲图知此时车速为80km/h,由乙图知此标志牌到莫旗距离为40km,
则到达莫旗需要的时间t===0.5h。
答:到达莫旗还需要8.5h。
【点评】本题考查对速度表和路边标志牌的认识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中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四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四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伦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伦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伦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伦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