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5.2大学之道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5.2大学之道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5.2大学之道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A级 基础过关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知者不惑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D.犹其有四体 四体:四肢。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道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B.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C.壹是皆修身为本 仁为己任,不亦重乎?D.欲治国者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大学之道,在明德   在止于至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其心其意 思齐焉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⑥/③④⑤D.①④⑤⑥//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C.《大学》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明代朱熹又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最终《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D.《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儒家以”“”“”“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身修而后家齐,         ,           (2)《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          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认识充分。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人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          ,          形象地说明其对人的重要性。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已而燕人叛。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有删改)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AB其父兄CDE其子弟FG其宗庙HIJ重器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B.“诸侯,是古代郡县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制,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C.《书》,也称《尚书》,是中国上古关于尧、舜和夏、商、周至秦穆公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D.“周公,亦称叔旦,西周初重要的政治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请教孟轲说: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建议我吞并它。齐王认为,要想五十天攻下燕国,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B.齐国征讨燕国,燕国的百姓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齐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水深火热一般的统治。C.齐王听取了孟子的建议,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了燕国。D.燕国人反叛齐国之后,齐王很后悔,叹息道:我真惭愧没听孟轲的话。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13.孟子认为齐王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他建议此时应该释放燕国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孟子的仁政思想本质是什么?请你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D 解析 A项中,结交;B项中;C项中,燃烧。2.B 解析 B项,应为平民百姓3.C 解析 C项,都是介词,把。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介词,在/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4.C 解析 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⑥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贤能的人。③④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5.C 解析 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6.C 解析 C项中明代朱熹错误,朱熹为宋代人。7.(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3)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8.(1)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5)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9.CFH 解析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句式结构一致,均为动宾短语,据此可以断句。10.B 解析 B项中‘诸侯’,是古代郡县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错误,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11.C 解析 C项中齐王听取了孟子的建议……错误,原文为齐王不听,齐王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12.(1)吞并后而使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2)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百姓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百姓便更加景仰他。13.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是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以百姓的高兴与否来决定是否发动战争。让齐王施行仁政,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参考译文 齐王请教孟轲: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建议我吞并它。用万乘兵车的大国去进攻另一个同样的大国,五十天就攻下,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现在我若不吞并燕国,上天一定会降祸怪罪。我把燕国并入齐国,怎么样?孟轲回答说:吞并后而使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吞并而使燕国人民气愤,那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这样行事的,比如周文王。齐国以万乘兵车的大国征讨另一个大国,那里的百姓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齐军,难道有别的原因?只是要逃避水火一般的统治。(如果在新的统治下)百姓处于更水深火热的境地,那也不过是换个人来统治罢了。各诸侯国即将谋划援救燕国。齐王又问孟轲道:各国大都谋划来讨伐我,要怎么对待他们?回答说: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来使天下畏惧的。《尚书》说:‘等待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前来迎接大王的军队。您如果杀了他们的父兄,囚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掠夺他们的宝器,这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却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使各国停止用兵。齐王却没有采纳孟轲的劝告。不久,燕国人果然纷纷反叛齐国,齐王说:我真惭愧没听孟轲的话。陈贾说:大王不用担心。于是他前去见孟轲,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回答说:是古代的圣人。陈贾又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难道周公预先知道管叔会反叛而仍派他去吗?孟子回答:周公预先不知道。陈贾便说: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误吗?孟轲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错误就改;现在所谓的君子,有了错误就听之任之。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百姓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百姓便更加景仰他。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放任错误不改,反而寻找托词。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精品随堂练习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