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页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2页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A级基础过关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C.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前驱      负:背着及凯旋而 纳:收藏B.吾遗 恨:悔恨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C.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还是天下之豪杰 举:举行D.尔其无忘父之志 乃:你的岂非人事 人事: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3.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C.及凯旋而纳之(于庙)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B.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C.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D.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开宗明义,用一个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          ,          !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由叙事转入论理,论证步步深入,立意层层递进。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中自然引出          ,          的论点。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于全文论证的高潮处蓦然收笔,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绝,令读者有余音绕梁之感——“             ,             ,不是只有伶人才如此。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节选自欧阳修《朋党论》,有删改)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9.文本甲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A利尽B而交疏C则反D相贼害EF其兄弟G亲戚H不能相保。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泛指德才出众的人,常与小人对举,与《论语》中君子喻于义中的君子意思相近。B.汉献帝、唐昭宗:献帝,称呼的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的谥号;唐昭宗,称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晔的庙号。C.太庙,皇帝宗庙,最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经皇帝批准也可被供奉在太庙。D.《书》即《尚书》,儒家四书之一。,《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先划清君子和小人的界限,紧接着剖析小人无朋君子有朋的道理,最后指出朋党与兴亡的关系。B.乙文通过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先盛赞其成功,继而感叹他的迅速衰败,从而强调成败皆由人事的道理。C.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也使事理在正反两面的对比中显得更加明白清楚。D.选文均借前朝旧事劝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13.历史总能给人以启迪,请简要概括两则选文在国家治理方面给予后人的启示。
    五代史伶官传序1.D 解析A项,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指干某项事业。B项,古义指人的作为,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古义指气势,今义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D项,古今义相同,意思是战胜归来2.A 解析B项,原:推其根本。C项,举:全,整个。D项,人事:人的作为。3.D 解析D项,所以:用来……的。A、B、C三项的所以都是……的原因4.B 解析B项,后省略的应是锦囊5.C 解析A项,前一个:介词,凭借。后一个:介词,用来。B项,前一个:副词,表推测。后一个:代词,他们。C项,两个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前一个:介词,凭借。后一个:动词,沿袭。6.A 解析少牢是用羊、猪各一头。7.(1)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2)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之人往往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住,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9.答案CEH解析短句翻译: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他们的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护。利尽而交疏所指的内容,且此处并非表转折,不能断开,应在后断开;表即使,与不能自保间存在转折关系,故应在后断开,后断开。故应在C、E、H三处断开。10.D 解析儒家‘四书’之一错误,《尚书》为儒家五经之一,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1.C 解析选文均使用了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选文甲并未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只有对比论证。12.(1)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2)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前。13.要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使君子形成一个同心共济的整体。要能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团队中君子的才能。要有忧患意识,勤勉为政,不可耽于享乐。参考译文(甲)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喜爱的,是利益与爵禄;所贪图的,是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他们的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守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就能志趣一致而相互补益;用这些来服务于国家,就能同心协力把事办成。自始至终,一贯如此,这是君子的朋党。所以做君主的,只应当摈斥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得上是不结朋党了,然而纣王因此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因此而兴盛。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党人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给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称颂、谦让而不自相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都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唉!这些使国家安定、祸乱、兴盛、衰亡的史事,做君王的很可以引为借鉴啊!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知识梳理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知识梳理1一词多义,初读课文•明大意,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