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记一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赏析小说的巧妙构思,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好品质,感受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教学重点:理解贝尔门的形象。教学难点:体会小人物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体验、理解琼西的脆弱和希望。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富兰克林说: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欧·亨利,感受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爱与希望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二、走近作者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其作品以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 《麦琪的礼物》 《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他本人也为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其作品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三、记一记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四、初读课文1. 读准下列字音横七竖八( ) 瘟神( ) 鄙薄 ( ) 够呛( ) 邋遢 ( ) 自诩( )2. 识记下列词语的意思(1)鄙薄: (2)邋遢: (3)自诩: (4)鬈曲:(5)凶神恶煞: (6)昂首阔步: (7)不速之客: (8)横行无忌:五、整体感知1、用简洁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梳理情节的发展变化。2、围绕“最后一片叶子”,文章刻画了几个人物?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概括情节 十一月,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弱小的琼西被一个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肺炎”用冰冷的手指触摸了一下而一病不起。可怜的琼西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藤叶上。好朋友苏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西生命的希望。贝尔曼却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理清结构开端(第1-11节)年轻的画家琼西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第12-36节)琼西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第37-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西重又燃起生的欲望。结局(第51-55节)琼西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謎底。六、小说名为《最后一片叶子》,围绕“最后一片叶子”,文章刻画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明确:刻画了三个人物:琼西、贝尔曼、苏,主要人物是贝尔曼。一写:外貌:他已年过六旬,头像······ 身子······胡须······ —— 外貌丑陋、性格古怪、穷困潦倒,有梦想,又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二写: 神态:他两只发红的眼睛,显然在迎风流泪 动作: “坐” 语言: “该死的叶子” “可怜的琼西小姐” ——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三写: 医生:“我得去看楼下的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他年纪太大,身体又弱,病势很重,他是治不好的了……” 苏:“贝尔曼先生患肺炎去世了,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 侧面描写:舍已救人,自我牺牲精神写法:欲扬先抑 外貌 外表丑陋、模样怪异 事业 一个失败的画家,郁郁不得志。 性格 喝酒无节制、爱说大话、脾气 暴躁、性格古怪,但他是善良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二 劝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记一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思想启迪,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