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份月考生物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1分)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无论氧含量高低,均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B.无论氧含量高低,均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分离
D.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分离,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结合
2.(1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静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动脉 D.②处血流速度最快
3.(1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为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乙是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慢,分布较浅
C.丁所示的血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丁→乙
4.(1分)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呼出的二氧化碳源自组织细胞
D.该血管如果分布在肺部,则甲和乙分别连接静脉和动脉
5.(1分)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应该积极参加无偿义务献血活动,通常一次献血量为( )
A.20~30mL B.200~400mL C.1000mL D.600mL
6.(1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食物消化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四肢静脉中通常具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输送血液循环的泵
7.(1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据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8.(1分)小明接着又发现,渗出的血是暗红色的。假如小明削桃子的时候能小心一点,手指没有被割破,这些血液会首先流回到心脏的( )
A.左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右心室
9.(1分)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0.(1分)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该图中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血液从静脉流入①④
D.②③流出的血液参与体循环、肺循环
11.(1分)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和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分别是( )
A.南方古猿 直立行走 B.能人 语言能力
C.直立人 脑容量增加 D.智人 群居生活
12.(1分)如图是人类排卵、受精及胚泡发育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为女性的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
B.Ⅰ过程完成受精,此时胎儿性别已决定
C.④为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D.Ⅱ表示受精卵着床的过程,此后受精卵开始分裂、分化,最终发育为胎儿
13.(1分)如图为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曲线,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男孩进入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
B.10岁后男、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
C.男孩生殖器官快速发育一般比女孩要早
D.12岁时,女孩的子宫已经发育成熟
14.(1分)2023年1月21日,也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神舟十五号“太空出差三人组”的年夜饭菜单正式揭晓。从菜单来看,有大年三十少不了的水饺,还有熏鱼、椒麻鹅、血糯米八宝饭、腊笋烧肉、酱鹿肉、黑椒牛柳等“硬菜”,还有西红柿鸡蛋汤、紫菜蛋花汤等汤品以及苹果胡萝卜汁。下面关于菜单中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熏鱼、酱鹿肉等各种肉类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主要在小肠中消化
B.血糯米八宝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它的消化在胃部开始
C.这些食物中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
D.胡萝卜汁中含有维生素A
15.(1分)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
B.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D.肠腔中有消化酶
16.(1分)如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操作,在37℃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丙对照不能为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提供充分证据
B.图中四组实验可以形成3组对照实验
C.将试管放在37℃水中的原因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D.甲和乙对照的目的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17.(1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在②内消化为氨基酸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C.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减少
18.(1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气管 D.鼻和肺
19.(1分)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
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
D.③处流动的血液为动脉血
20.(1分)下列不属于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外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分布最广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1.(1分)如表所示正常情况下四种液体成分的异同(“√“表示含有的成分,“×”表示缺少的成分),下列对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项目成分
红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A.甲为血浆 B.乙为尿液 C.丙为原尿 D.丁为血液
22.(1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摄入2升左右的水,而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23.(1分)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2、3、4构成肾单位
B.2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C.血管6内的血液比血管5内血液的尿素含量高
D.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可能是4发生病变
24.(1分)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的刺激,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因为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
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25.(1分)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⑤
26.(1分)某人因疾病导致尿液总量比正常人健康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
27.(1分)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学习时间紧,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B.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
C.晶状体凸度过小会引起近视
D.近视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8.(1分)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是指的眼球的哪个结构( )
A.巩膜 虹膜 B.虹膜 巩膜 C.瞳孔 虹膜 D.巩膜 瞳孔
29.(1分)在学习中如果用眼不当,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0.(1分)血常规化验可以作为对某些疾病作出诊断重要依据。下面是李××的血常规化验单,分析有误的是( )
南昌人民医院血液化验报告单NO:0050898
姓名:李××年龄:58 性别男 科别:门诊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范围
红细胞总数 4.37×109个/L (4~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21g/L (120~160)g/L
白细胞总数 3.1×1010个/L (4.0~10.0)×109个/L
血小板总数 1.63×1011个/L (1.0~3.0)×1011个/L
A.红细胞和白细胞异常
B.他可能患有贫血和炎症
C.他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根据检查数据,他如果受伤,可能会出血不止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31.(2分)当我们还是胎儿时,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32.(2分)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33.(2分)人体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 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34.(4分)消化系统由 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 、肝脏、胰腺和肠腺.
三、综合题(共10分,每空1分)
35.(10分)图1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①~③表示相关血管,a、b、c、d表示相关物质,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1中c代表维生素,那么吸收该物质的场所除了小肠外,还有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殊结构有 。
(2)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 。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最终随尿液排出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心脏的腔室及相连血管是 。(用图中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如图2所示尿素在经过肾单位的1、2、3处时的浓度大小是: 。
(4)物质a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成分是 。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现提供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
步骤1:取甲、乙两个集气瓶,甲置于空气中,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乙中装满水,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置水槽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后,正放在桌面待用;
步骤2: 。
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 。
(5)人体神经系统由 和 ,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1分)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无论氧含量高低,均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B.无论氧含量高低,均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分离
D.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分离,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结合
【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解答】解: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红蛋白的特性。
2.(1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静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动脉 D.②处血流速度最快
【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①是静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动脉。
【解答】解:A、图中①血管内血液是由分支到主干,因此①是静脉不是动脉,血流速度慢,A正确;
B、图中②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B正确;
C、图中③血管内血液是由主干到分支,因此③是动脉不是静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C正确;
D、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处血流速度慢不是最快,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种类、分布位置与各自功能特点,分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的特点,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图也要牢记在心,以此来作为切入点。
3.(1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为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乙是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慢,分布较浅
C.丁所示的血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丁→乙
【分析】1、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2、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答】解:A、甲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为动脉血管,丙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A错误;
B、乙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分布较深,B错误;
C、丁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血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C正确;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人体三种血管的特点及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1分)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呼出的二氧化碳源自组织细胞
D.该血管如果分布在肺部,则甲和乙分别连接静脉和动脉
【分析】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解答】解:A、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推断图示所示的血管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A正确。
B、血液中的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B正确。
C、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呼出的二氧化碳源自组织细胞,C正确。
D、该血管如果分布在肺部,则甲和乙分别连接肺动脉和肺静脉,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质交换的有关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1分)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应该积极参加无偿义务献血活动,通常一次献血量为( )
A.20~30mL B.200~400mL C.1000mL D.600mL
【分析】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解答】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掌握无偿献血的安全范围是200~400ml。
6.(1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食物消化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四肢静脉中通常具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输送血液循环的泵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是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是输送血液的泵。
【解答】解:A、小肠的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食物无关。A错误。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的通畅,B正确。
C、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泵出血液,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是解题的关键。
7.(1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据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收集到静脉,即:甲→丙→乙。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
8.(1分)小明接着又发现,渗出的血是暗红色的。假如小明削桃子的时候能小心一点,手指没有被割破,这些血液会首先流回到心脏的( )
A.左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右心室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
【解答】解:从手指破口处慢慢渗出的暗红色的血液是静脉血,是从手指处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总是从动脉流向毛细血管,从毛细血管流向静脉。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手指处的静脉血,由毛细血管→上腔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可见若小明的手指没有被割破,这些血液会首先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故选:B。
【点评】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9.(1分)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问题。
10.(1分)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该图中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血液从静脉流入①④
D.②③流出的血液参与体循环、肺循环
【分析】如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
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图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室、④右心房。
【解答】解:AB、由图可知,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A正确、B错误。
C、①左心房连通肺静脉,④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因此血液从静脉流入①④,C正确。
D、血液循环的途径为:
据图可知,②左心室流出的血液参与体循环,③右心室流出的血液参与肺循环,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的途径。
11.(1分)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和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分别是( )
A.南方古猿 直立行走 B.能人 语言能力
C.直立人 脑容量增加 D.智人 群居生活
【分析】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解答】解: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解题的关键。
12.(1分)如图是人类排卵、受精及胚泡发育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为女性的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
B.Ⅰ过程完成受精,此时胎儿性别已决定
C.④为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D.Ⅱ表示受精卵着床的过程,此后受精卵开始分裂、分化,最终发育为胎儿
【分析】图中①卵巢、②卵细胞、③受精卵、④子宫、Ⅰ受精、Ⅱ着床(怀孕),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A、图中①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
B、Ⅰ表示受精,受精卵形成时就决定了胎儿的性别,胎儿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B正确。
C、④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C正确。
D、Ⅱ表示着床,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胎泡着床在子宫内膜叫怀孕,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殖过程。
13.(1分)如图为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曲线,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男孩进入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
B.10岁后男、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
C.男孩生殖器官快速发育一般比女孩要早
D.12岁时,女孩的子宫已经发育成熟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解答】解:A.此图代表男女性生殖器官的重量曲线,不能代表青春期身高曲线,A错误。
B.从图中看出,10岁后男、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B正确。
C.从图中看出,男孩生殖器官发育一般比女孩晚1~2年,C错误。
D.从图中不能看出12岁时,女孩的子宫已经发育成熟,D错误。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男女在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并会结合图形分析和解答。
14.(1分)2023年1月21日,也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神舟十五号“太空出差三人组”的年夜饭菜单正式揭晓。从菜单来看,有大年三十少不了的水饺,还有熏鱼、椒麻鹅、血糯米八宝饭、腊笋烧肉、酱鹿肉、黑椒牛柳等“硬菜”,还有西红柿鸡蛋汤、紫菜蛋花汤等汤品以及苹果胡萝卜汁。下面关于菜单中食物的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熏鱼、酱鹿肉等各种肉类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主要在小肠中消化
B.血糯米八宝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它的消化在胃部开始
C.这些食物中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
D.胡萝卜汁中含有维生素A
【分析】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解答】解:A.熏鱼、酱鹿肉等各种肉类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主要在小肠中消化,A错误。
B.血糯米八宝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它的消化在口腔开始,B错误。
C.这些食物中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C正确。
D.胡萝卜汁中有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1分)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
B.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D.肠腔中有消化酶
【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解答】解:根据分析,ABC选项都是和吸收有直接关系的。D选项:“肠腔中有消化酶”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小肠有着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结构特点。
16.(1分)如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操作,在37℃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丙对照不能为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提供充分证据
B.图中四组实验可以形成3组对照实验
C.将试管放在37℃水中的原因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D.甲和乙对照的目的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A、甲和丙对照,实验变量为馒头块的大小,因此能为淀粉的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提供充分证据,A说法错误;
B、图中四组实验可以形成3组对照实验:甲和乙对照,实验变量为唾液;甲和丙对照,实验变量为馒头块的大小(模拟牙齿的咀嚼);甲和丁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搅拌(模拟舌的搅拌),B说法正确;
C、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实验过程中,将试管放在37℃水中的原因是为了模拟人体口腔温度,C说法正确;
D、甲和乙对照,实验变量为唾液,其目的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
17.(1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在②内消化为氨基酸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C.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减少
【分析】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解答】解:A.蛋白质在②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④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A错误。
B.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B正确。
C.④小肠较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C正确。
D.患肝炎的人,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过少,不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8.(1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呼吸道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气管 D.鼻和肺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9.(1分)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
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
D.③处流动的血液为动脉血
【分析】图中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肺静脉。
【解答】解:A.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的存在扩大了肺部气体交换的表面积,A正确。
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C.由气体进出的方向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C错误。
D. ③为肺静脉,肺静脉中流出的血液为氧气丰富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肺的结构功能及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0.(1分)下列不属于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外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分布最广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分析】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虽小,肺泡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故选项C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1.(1分)如表所示正常情况下四种液体成分的异同(“√“表示含有的成分,“×”表示缺少的成分),下列对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项目成分
红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A.甲为血浆 B.乙为尿液 C.丙为原尿 D.丁为血液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就形成了尿液。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对血液起了滤过作用,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和尿素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原尿跟血浆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由此可见。样品丁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为尿液。样品丙不含蛋白质和红细胞为原尿。样品乙内有蛋白质和葡萄糖为血浆。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22.(1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摄入2升左右的水,而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晚胆的关键。
23.(1分)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2、3、4构成肾单位
B.2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C.血管6内的血液比血管5内血液的尿素含量高
D.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可能是4发生病变
【分析】(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
图中的1是入球小动脉,2是肾小囊,3是肾小球,4是肾小管,5是肾动脉,6是肾静脉。
【解答】解: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3肾小球,2肾小囊,4肾小管,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在2中的液体是原尿;B正确;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因此6肾静脉比5肾动脉内尿素的含量减少,C错误;
D、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4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24.(1分)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的刺激,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因为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
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解答】解: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A正确。
B.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
C.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正确。
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耳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5.(1分)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④⑤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6.(1分)某人因疾病导致尿液总量比正常人健康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
故选:C。
【点评】掌握了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成,是解题的关键。
27.(1分)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学习时间紧,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B.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
C.晶状体凸度过小会引起近视
D.近视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1)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
【解答】解:A、不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否则容易造成近视,A错误。
B、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B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C错误。
D、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及眼的保健。
28.(1分)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是指的眼球的哪个结构( )
A.巩膜 虹膜 B.虹膜 巩膜 C.瞳孔 虹膜 D.巩膜 瞳孔
【分析】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眼球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29.(1分)在学习中如果用眼不当,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④视网膜.
【解答】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②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④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用眼不当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②晶状体。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30.(1分)血常规化验可以作为对某些疾病作出诊断重要依据。下面是李××的血常规化验单,分析有误的是( )
南昌人民医院血液化验报告单NO:0050898
姓名:李××年龄:58 性别男 科别:门诊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范围
红细胞总数 4.37×109个/L (4~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21g/L (120~160)g/L
白细胞总数 3.1×1010个/L (4.0~10.0)×109个/L
血小板总数 1.63×1011个/L (1.0~3.0)×1011个/L
A.红细胞和白细胞异常
B.他可能患有贫血和炎症
C.他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根据检查数据,他如果受伤,可能会出血不止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就会使组织细胞缺氧,造成贫血;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具有保护和防御作用,白细胞数目过多说明身体可能有炎症;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会出现出血时血流不止。
【解答】解:A.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体内的红细胞总数测定值低于正常值,白细胞总数测定值超出了正常范围,红细胞和白细胞异常,A正确。
B.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体内的红细胞总数测定值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病;白细胞总数测定值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患有炎症,B正确。
C.李××红细胞总数测定值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病,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铁元素,因此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由血常规化验单可知,李××的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能促进血液凝固,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他如果受伤,凝血功能应该正常,不会出血不止,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血常规化验单的分析。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31.(2分)当我们还是胎儿时,通过 胎盘 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分析】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解答】解: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故答案为:胎盘
【点评】掌握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32.(2分)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糖类 。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故答案为:糖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33.(2分)人体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 膀胱 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解答】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为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故答案为:膀胱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4.(4分)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 胃腺 、肝脏、胰腺和肠腺.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解答】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其中肝脏分泌的消化腺叫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为:消化道;胃腺
【点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
三、综合题(共10分,每空1分)
35.(10分)图1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①~③表示相关血管,a、b、c、d表示相关物质,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1中c代表维生素,那么吸收该物质的场所除了小肠外,还有 大肠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殊结构有 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
(2)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 1 ] 肾小球 。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最终随尿液排出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心脏的腔室及相连血管是 ②→A→D→①→⑥→B→C→⑤ 。(用图中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如图2所示尿素在经过肾单位的1、2、3处时的浓度大小是: 1=2<3 。
(4)物质a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成分是 氮气、氧气 。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现提供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
步骤1:取甲、乙两个集气瓶,甲置于空气中,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乙中装满水,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置水槽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后,正放在桌面待用;
步骤2: 向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细木条的燃烧情况 。
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 甲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燃烧一段时间,丁立即熄灭,两者对比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 。
(5)人体神经系统由 脑 和 脊髓 ,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分析】图1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a表示吸入的气体、b表示呼出的气体、c被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d食物残渣、①肺动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肾静脉、④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⑤肾动脉、⑥肺静脉、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
【解答】解:(1)胃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因此人体消化道内,能吸收维生素的场所有小肠、大肠。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殊结构是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能增大吸收面积。
(2)1肾小球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盘绕的毛细血管球,对血液起滤过作用,因此它属于循环系统;肾小球与肾小囊构成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因单位,因此肾小球又属于泌尿系统的结构。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肝脏内的毛细血管→肝静脉→②下腔静脉→A右心房→D右心室→①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B左心房→C左心室→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膀胱→尿道→体外。
(3)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一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图中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尿素在经过肾单位的1、2、3处时的浓度大小为:1=2<3
(4)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氧占16%、氮气占78%、二氧化碳占4%,因此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因此物质a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步骤2:向甲、乙两个集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细木条的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甲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燃烧一段时间,丁很快熄灭,两者对比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
(5)人体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故答案为:
(1)大肠;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2)1肾小球;②→A→D→①→⑥→B→C→⑤;
(3)1=2<3;
(4)氮气、氧气;向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细木条的燃烧情况;甲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燃烧一段时间,丁很快熄灭,两者对比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
(5)脑;脊髓。
【点评】此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辨对错,连线题,识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