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49437/0-1695350855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49437/0-16953508559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49437/0-16953508560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你拿到的试卷满分是1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是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2.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10分)(1)“思念家乡”是古诗文的主旋律。正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里的“ , ”;岑参《逢入京使》里的“ , ”以及《木兰诗》中木兰不愿做官急切想要回到故乡的句子“ , ”都表现了他们对家乡的万千思念之情。(2)知识改变命运。《孙权劝学》一文中“ , ”可以看出吕蒙就是通过学习让他的朋友对他刮目相看的;古人擅长学习音律, 《竹里馆》 “ , ”可以看出即使独自一人,有乐器相伴,作者也孤单。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他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历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chuǎn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 shài裂。(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相应的汉字。(4分)胆怯 ( ) chuǎn( )不上气 脊( )背 shài( )裂(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以上选文出自 (作家)的小说 《 》,文中的他是 ,(人名)。这部小说描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 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6分) 七年级开展“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3分)(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2)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2分) ① 。 ② 。(3)请你写出两句爱国的诗句或名言。 , 。(2分)(4)下面是一则通知,请找出不妥之处,并修改。(6分) 通知学校决定在本周五(3月10号)下午在国旗广场开展“天下国家”知识讲座,【A】请七年级全体同学届时莅临。 2023年3月9号新城实验学校校长处 ①【A】处有语病,应修改为: 。(2分)②通知的内容有处不准确,应怎么修改: 。(2分)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错误,应怎么修改: 。 (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想起那年读书时(18分)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③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④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⑤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⑥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⑦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⑧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⑨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⑩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⑪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4.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5.(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6.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第⑪段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二】 童谣岁月长 (18分)①回老家逢着儿时伙伴,讲起孩提的“玩”,我抚忆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来。②小伙伴之间,做游戏、捉迷藏、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谣的时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还记得一些,如《打电话》:“喂喂喂,打电话,问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给我、我不要,嫁给别人我要告。”我已忘了是怎么学会的,也不知道“嫁”的含义。但很好听,童声清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③在我的老家,童谣并不是“唱”,是念,近乎于唱,很特别。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唱的童谣是由成年人教的,谁教呢?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对长辈的依恋,大概也是从童谣开始的。譬如有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着,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桥吧。④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谣。但别的孩子有外婆,我就可以跟着学,或者别的孩子学会之后,听他们唱一遍,我也就会唱了。如:“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时回家,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拉过来又推过去,做“拉锯”的游戏,“拉锯,还锯,外婆门前耍把戏;请孙孙,去看戏,没有好吃的,青菜萝卜也可以。”每每说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念从未见过面的外婆。⑤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有时,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还有讲过的话,我仍禁不住好笑。毕竟真实地拥有过,谁不是从天真无邪的童谣里走过来的呢?回忆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暂时拉近距离。⑥现在读到一些韵味隽永的儿歌,为了不致忘记,我就要用笔记下。也真有些无奈,童谣的流传,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时候,哪里需要用笔呢?后来我长大了,在这方面真不中用。中国的民间文学,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传的。童谣也属于民歌的一种。可现在一些严肃的新诗,常常不如童谣有意思。比如《过横塘》:“月光光,照河塘。骑竹马,过横塘。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读了这样的童谣,我觉得它像唐诗,像宋词,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话诗。 ⑦在闲暇之日,我读童谣,总想起童年;唱童谣,就想起了童年的伙伴。不知怎么的,在成年的岁月里,童谣虽然能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不出那样的“味道”。有时候很让我茫然,我的童谣,似乎还停留在故乡的草丛间,那时记得很多,怎么现在大都忘了呢?⑧不过,故乡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但那唱着童谣的岁月,仿佛一夜之间,是真的渐渐远去了 7. 文章以“童谣岁月长”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8. 结合第②③④段概括出童谣能够让“我”渐渐明晰的原因?(6分)9. 从内容上和结构上简述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10. 作者在第⑥段引用了《过横塘》的内容,用意是什么?(4分) 【三】古文对比阅读(19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1.《孙权劝学》一文的作者是 ,是 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撰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3分)12.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恐已暮矣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每空不超过5 个字)(4分)两文都是谈学习的,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作文(55分+5分)16.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 .文本自选,不少于600字。3.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答案 1.(10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士别三日几,及更刮目相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12分)(1)(4分) qiè 喘 jǐ 晒(2)(2分)历害 厉害(3)(6分) 老舍 《骆驼祥子》 祥子 刘四爷 虎妞 小福子3.(13分)(1)(3分)回望历史,立志报国 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等(2)(2分)爱国人物故事会 爱国诗词朗诵会 爱国名言展示会。等(3)(2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4)(6分) ①请七年级全体同学准时参加。②“下午”后面加上具体的时间。③署名和日期调换个位置。 4.(6分)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②借小人书读 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书 ⑤打手电筒在被窝看书 ⑥月光下读书。5.(6分)(1)动作描写,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2)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强调了现在读书的条件好了,机会多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读书的美好体验,表达了对读书的喜爱之情。(言之有理即可)6.(6分)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7.(4分)文中以童谣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了童谣是在长久的岁月中积淀而成的,表达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8.(6分)童谣抑扬顿挫,韵味十足;亲人的亲口相传;与实践动作相结合。9.(4分)结构上:过渡,承上启下。内容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童谣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10.(4分)通过对比,突出了现代的诗歌没有以前童谣那样韵味十足,不如童谣好记,难流传。 11.(3分)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12.(4分) (1)推托 (2)到,等到 (3) 迟,晚 (4)怎么13.(4分)(1)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2)年少时爱好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14.(4分) 事务多 年纪大15.(4分) 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16 . 作文(55分+5分)(按中考标准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下面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