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一中光华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52℃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
2.(2分)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小
B.运动的路程越长,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D.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2分)如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分)关于错误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了差错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5.(2分)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2分)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有关体温计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1℃
C.检测某同学体温是 38.8℃,则体温正常
D.体温计不能测出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
7.(2分)如图所示中对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B.乙图:从左往右敲击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低
C.丙图: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丁图:该实验在月球仍可以成功
8.(2分)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水银(固)
铜
酒精(固)
钨
铝
钢
纯铁
﹣39℃
1083℃
﹣117℃
3410℃
660℃
1350℃
1356℃
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再使用
C.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9.(2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0.(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群峰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千里冰封
11.(2分)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12.(2分)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C.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13.(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
B.如图水杯中的钢勺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如图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14.(2分)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图中的( )
A. B.
C. D.
15.(2分)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二、选择说明题(每题5分,共10分;选择3分,理由2分,错选得0分)
16.(5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理由: 。
17.(5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C.稍后也沸腾了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理由: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8.(1分)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19.(3分)小明同学有一天玩打火机时,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功夫,却发现液体不见了,这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此时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的冰冷 。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常温下是气体,它是通过 的方法在常温下使气体液化装入打火机中的。
20.(3分)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 mm。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如图乙为了测量铜丝的直径,小敏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缠绕20圈 mm。
21.(2分)细心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小明同学观察到我市交通道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图甲中65.0dB表示的是当前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乙表示的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2.(2分)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所示是用温度计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
23.(1分)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 m远处。
四、应用题(共16分)
24.(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请你选择下列现象中的一种用物理知识进行进行解释(多选不得分)
现象一: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泥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月光看作平行光)走;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是水。
现象二:在冬天,你上车坐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前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雾气,打开空调开关,对着挡风玻璃吹了一会暖风
25.(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请画出它在玻璃砖表面的反射光线和进入玻璃砖中的光线的大致方向。
26.(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
(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热量。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8.(5分)十一假期,小明和家人乘坐小轿车沿银川到青铜峡的快速通道前往青铜峡游玩。快速通道线路由南向北路线全长约为30km,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假期随爸爸驾车沿快速通道开车前往青铜峡时,观察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这是因为小明选取 为参照物。
(2)小明在公路上看到一个交通标志如图(a)所示,这时汽车上的速度表如图(b),如果汽车继续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再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青铜峡?
(3)爸爸全程开车用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青铜峡,小明看到路边有个限速牌如图c所示,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爸爸开车有没有超速?
五、实验验探究题(33分)
29.(5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全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9分)图甲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组装装置甲时,A、B、C三个部件安装的顺序是 (由上往下/由下往上);探究时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
(2)由图像乙可知:该物质属于 (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第15分钟该物质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该物质在第25分钟到30分钟过程中,需要不断 (吸/放)热,温度不断 ;
(3)从图像中发现该物质熔化时间很长,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①烧杯中水温太高了
②试管中的固体太多了
31.(7分)某同学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在课后完成一些实验,下面是他进行的两次尝试。他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实验时,他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水沸腾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 ,水的沸点为 ℃,这是因为当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3)如图丙、丁所示的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 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形。看见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而产生的;
(4)实验中记录了多次该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32.(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本实验中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显示 ;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
入射角i
15°
30°
45°
50°
65°
80°
反射角r
15°
30°
45°
50°
65°
80°
(3)在图甲中,若让入射光线沿BO入射,将观察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 ;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F沿ON向后折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3.(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1)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用两支形状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小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原因是 ;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蜡烛相距20cm
D.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
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一中光华校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52℃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合理的选项.
【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A不合理;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40℃左右;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2m。
故选:C。
【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2.(2分)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小
B.运动的路程越长,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D.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公式v=,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根据速度的公式v=,时间越长才能说明速度越小;
B、根据速度的公式v=,路程越长才能说明速度越大;
C、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过的路程。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故C正确;
D、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所以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3.(2分)如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分析】(1)对路程﹣﹣时间图象来说,物体做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为一正比例函数图象;
(2)对速度﹣﹣时间图象来说,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为一定值,图象为一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
【解答】解:
①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
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
③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2分)关于错误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了差错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答案】D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测量工具不精密、测量方法不科学、估读等原因;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A、测量时出现误差,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C错误;
D、误差只能尽力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5.(2分)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C
【分析】(1)声音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唱出的国歌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音调与响度、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6.(2分)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有关体温计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1℃
C.检测某同学体温是 38.8℃,则体温正常
D.体温计不能测出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
【答案】D
【分析】(1)体温计的量程:35~42℃。
(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3)人的正常体温约37℃
(4)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左右,根据体温计的量程分析。
【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B、体温计一个小格代表0.1℃,故B错误;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该同学体温不正常;
D、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体温计不能测出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正常体温等,属于常识性习题。
7.(2分)如图所示中对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B.乙图:从左往右敲击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低
C.丙图: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丁图:该实验在月球仍可以成功
【答案】B
【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2)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A、甲图:用听诊器看病,可提高声音的响度;
B、乙图: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水和瓶子振动越来越慢,故B正确;
C、丙图: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丁图:月球上没有空气,该实验在月球不可以成功。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响度和音调;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8.(2分)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水银(固)
铜
酒精(固)
钨
铝
钢
纯铁
﹣39℃
1083℃
﹣117℃
3410℃
660℃
1350℃
1356℃
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再使用
C.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答案】C
【分析】(1)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
(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A、钢的熔点是1350℃,也可能更高,因此钢水的温度可能高于,还可能等于纯铁的熔点,也可能不会熔化;
B、当气温为40℃时,可以使用水银温度;
C、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钨的熔点高于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可用作灯丝;
D、由表中数据可知,如果用铜锅炼钢,故D说法不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和掌握,以及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的认识,是一道中档题。
9.(2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A、云的主要成分是小水滴或小冰晶,故A错误;
B、河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形成的小冰晶,故C正确;
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群峰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千里冰封
【答案】A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液化放热;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物质前后的状态。
11.(2分)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答案】D
【分析】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扇扇子会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解答】解:夏天用电风扇吹,尽管不能降低气温,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会觉得凉快。
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12.(2分)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
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C.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答案】C
【分析】(1)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2)水中的白云,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
故选:C。
【点评】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3.(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
B.如图水杯中的钢勺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如图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倒立的实像;
B、水杯中的钢勺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属于光的反射;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14.(2分)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
(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2分)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答案】C
【分析】(1)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解答】解: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
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方便人们的生活,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平时要注意观察身边的现象。
二、选择说明题(每题5分,共10分;选择3分,理由2分,错选得0分)
16.(5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D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理由: 两人全程的总路程相等,总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
【答案】D;两人全程的总路程相等,总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分析】(1)图中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即速度在不断变化;
(2)由图可知,在前2s内,小华的路程大于小明的;
(3)两人全程的总路程相等,总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v=判断,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B、图中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即速度不变,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图像是曲线,即速度在不断变化,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小华的路程大于小明的,故C错误;
D、两人全程的总路程相等,根据速度公式v=,全程中,故D正确。
故选:D;两人全程的总路程相等,根据速度公式v=,全程中。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像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7.(5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B 。
A.同时沸腾
B.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C.稍后也沸腾了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理由: 不能持续吸热 。
【答案】B;不能持续吸热。
【分析】沸腾的两个条件:(1)达到沸点;(2)持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答】解: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就不能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B;不能持续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沸腾的条件,属于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8.(1分)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9.(3分)小明同学有一天玩打火机时,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功夫,却发现液体不见了,这是 汽化 (填物态变化)现象,此时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的冰冷 汽化吸热 。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常温下是气体,它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法在常温下使气体液化装入打火机中的。
【答案】汽化;汽化吸热;压缩体积。
【分析】(1)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解答】解:①火机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阀门松动,所以一会儿功夫液体不见了;
②丁烷液体汽化,从外壳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打火机非常凉;
③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常温下是气体,它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在常温下使气体液化装入打火机中的。
故答案为:汽化;汽化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气体打火机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重点是汽化、液化两个物态变化情况的考查,平时注意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0.(3分)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 0.08 mm。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337.5 s;如图乙为了测量铜丝的直径,小敏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缠绕20圈 1.2 mm。
【答案】0.08;337.5;1.2。
【分析】(1)一张纸包括2页,利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求每张纸的厚度;
(2)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根据小表盘指针介于哪两个刻度之间读取整数;当小表盘指针超过半刻度时,大表盘按大于30的数据读数,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d=。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纸的张数为张=100张,则每张纸厚度为;
(2)在秒表的中间小表盘上,7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
在秒表的外面大表盘上,ls中间有10个小格,秒针指针指在37.5处;
故停表示数为:300s+37.5s=337.5s。
(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线圈左侧与7.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6.40cm﹣4.00cm=2.40cm;
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n=20;
故细铜丝的直径d===0.12cm=2.2mm;
故答案为:0.08;337.8。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物理学中的测量工具非常多,它们的读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学习中把握要求、分清不同、细心读数,这是我们学习物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21.(2分)细心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小明同学观察到我市交通道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图甲中65.0dB表示的是当前环境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乙表示的是在 声源处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声源处。
【分析】(1)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1)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2)城市某些街道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响度;声源处。
【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知道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并能利用其解释实际问题。
22.(2分)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图乙中所示是用温度计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12℃ 。
【答案】D;﹣12℃。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解答】解: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10℃下两格处;
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
故答案为:D;﹣1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需要掌握。
23.(1分)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 1 m远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判断视力表到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然后求出视力表和人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所以人和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7m﹣5m=1m。
故答案为:8。
【点评】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在平面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四、应用题(共16分)
24.(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请你选择下列现象中的一种用物理知识进行进行解释(多选不得分)
现象一: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泥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月光看作平行光)走;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是水。
现象二:在冬天,你上车坐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前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雾气,打开空调开关,对着挡风玻璃吹了一会暖风
【答案】(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地面看起来较亮;
(2)“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雾气”很快除去
【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答:(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光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
(2)“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物态变化,难度不大。
25.(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请画出它在玻璃砖表面的反射光线和进入玻璃砖中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见解答
【分析】(1)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根据以上内容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O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反射的作图,关键是掌握了角度关系,作图要规范。
26.(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见解答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所示:
【点评】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2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
(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升华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吸收 热量。
(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平面镜 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1)3×108;(2)升华;吸收;(3)平面镜。
【分析】(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答。
【解答】解:(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3)利用光的反射的知识:当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
故答案为:(1)2×108;(2)升华;吸收。
【点评】本题通过“神奇的激光”考查物态变化、光的反射等多个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就不难解答。
28.(5分)十一假期,小明和家人乘坐小轿车沿银川到青铜峡的快速通道前往青铜峡游玩。快速通道线路由南向北路线全长约为30km,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假期随爸爸驾车沿快速通道开车前往青铜峡时,观察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这是因为小明选取 汽车 为参照物。
(2)小明在公路上看到一个交通标志如图(a)所示,这时汽车上的速度表如图(b),如果汽车继续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再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青铜峡?
(3)爸爸全程开车用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青铜峡,小明看到路边有个限速牌如图c所示,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爸爸开车有没有超速?
【答案】(1)汽车。
(2)再过0.3h才能到达青铜峡;
(3)通过计算知,爸爸开车没有超速。
【分析】(1)若物体相对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
(2)根据速度表读出速度,再利用t=计算时间;
(3)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与限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解:(1)小明假期随爸爸驾车沿快速通道开车前往青铜峡时,观察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2)小明在公路上看到一个交通标志如图(a)所示,距离s=15km,v=50km/h,
时间t===0.3h;
(3)爸爸全程开车用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青铜峡,t=2.5h,限速80km/h,
开车的速度v===30km/h<80km/h;
答:(1)汽车。
(2)再过0.3h才能到达青铜峡;
(3)通过计算知,爸爸开车没有超速。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五、实验验探究题(33分)
29.(5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为了便于操作,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0.2 m/s,小车通过全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v=;(2)小;(3)大;(4)0.2;变大。
【分析】(1)测平均速度利用了速度的计算公式v=;
(2)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时间不容易记录,所以选择坡度小的斜面;
(3)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
(4)根据图象读出上半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得到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做加速运动。
【解答】解:(1)根据图中实验装置可知,利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再由v=,故实验原理是v=;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要使物体运动速度慢一些;
(3)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由v=,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4)由图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tAB=3s,路程s2=s1=×120cm=60cm=0.7m=0.7m/s,速度变大。
故答案为:(1)v=;(2)小;(4)0.2。
【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出平均速度。
30.(9分)图甲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组装装置甲时,A、B、C三个部件安装的顺序是 由下往上 (由上往下/由下往上);探究时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受热更均匀 ;
(2)由图像乙可知:该物质属于 晶体 (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80 ℃,第15分钟该物质是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经历了 10 分钟。该物质在第25分钟到30分钟过程中,需要不断 放 (吸/放)热,温度不断 降低 ;
(3)从图像中发现该物质熔化时间很长,可能原因是 ② 。(填序号)
①烧杯中水温太高了
②试管中的固体太多了
【答案】(1)由下往上;受热更均匀;(2)晶体;80;固液共存态;10;放;降低;(3)②。
【分析】(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考虑到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该将酒精灯点燃后根据火焰的位置调整装置;水浴法”加热不仅可以缓慢升温,还可以使试管受热更均匀。
(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在熔化的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因此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熔化时间较长,可能的原因是物体质量过大。
【解答】解:(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考虑到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该将酒精灯点燃后根据火焰的位置调整装置、B、C三个部件安装的顺序是由下向上。
“水浴法”加热不仅可以缓慢升温,还可以使试管受热更均匀。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由图可知该物体在80℃时开始熔化。
由图可知第15分钟时该物质还处于熔化阶段,故该物质在第15分钟时是固液共存状态。
由图可知物体在第10分钟时开始熔化,第20分钟完全融化。
由图可知该物体在第25分钟到30分钟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熔化时间较长,可能的原因是物体质量过大,而烧杯中水温过高会减小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由下往上;受热更均匀;80;10;放;(3)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热学部分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观察时要注意抓住关键的温度点,学会分段对图象进行分析。
31.(7分)某同学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在课后完成一些实验,下面是他进行的两次尝试。他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实验时,他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水沸腾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 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水的沸点为 98 ℃,这是因为当地大气压 低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3)如图丙、丁所示的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 丁 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形。看见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而产生的;
(4)实验中记录了多次该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其目的是为了 B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答案】(1)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不变,继续吸热;98;低于;(3)丁;液化;(4)B。
【分析】(1)实验时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和0刻度线;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3)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水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多次测量后通过观察数据分析得到结论是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解答】解:(1)实验时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
(3)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水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后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结论是得到普遍规律,所以本次实验中是对记录数值分析从而得到晶体熔化时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不变;98;(3)丁;(4)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和温度计的读数,难度不大。
32.(4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本实验中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显示 光路 ;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入射角i
15°
30°
45°
50°
65°
80°
反射角r
15°
30°
45°
50°
65°
80°
(3)在图甲中,若让入射光线沿BO入射,将观察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 光路是可逆的 ;
(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F沿ON向后折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答案】(1)光路;(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是可逆的;(4)同一平面内。
【分析】(1)实验中需用白纸板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
(3)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根据是否能看到光线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1)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显示光路;
(2)根据表格分析,入射角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若让入射光线沿BO入射,将观察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光路是可逆的;
(4)接着做如图乙所示操作,将纸板沿ON向后折,反射光线存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故答案为:(1)光路;(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同一平面内。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实验探究的关键是对相应的知识理解透彻,要思路清晰。
33.(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1)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
(2)用两支形状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3)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小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蜡烛相距20cm
D.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
【答案】(1)方便确定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相等;不能;虚;反射;(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D。
【分析】(1)半透明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与能确定像的位置;
(2)根据实验操作及两支蜡烛外形完全相同分析回答;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虚像不能成的光屏上;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造成实验无法完成;
(5)根据平面镜成像成像规律分析。
【解答】解:(1)半透明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与能确定像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因用两支形状完全相同的蜡烛,故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小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
(5)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变;
B.平面成的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10cm,故C正确;
D.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对称面的位置不变,不会也跟着向上平移。
故答案为:(1)方便确定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不能;虚;(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点评】本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查对器材的要求、实验操作及成像规律的理解。
宁夏银川第三中学治平校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第三中学治平校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共5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说明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银川十五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十五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说理,填空题,应用,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