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49842/0-16953607572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49842/0-16953607572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49842/0-16953607573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堂检测,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B.铜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D.一段时间后,锌质量增重2.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电极是正极B.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3.一种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它能溶解辉铜矿石(主要成分是Cu2S)制得硫酸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极为正极B.X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M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S-10e-+4H2O=2Cu2++8H++D.外电路上每通过2mol电子,左室溶液增重32g4.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B.Mg为电池的正极C.正极反应为 D.不能被KCl溶液激活5.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3在电极a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K+向电极b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6.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用和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和混合气体,具有高发电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负极迁移,参与负极还原反应B.负极反应式为:C.正极反应式为:D.电池总反应为:7.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备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氧化反应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8.空间站是一种可以提供多名航天员巡防、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补充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生成。电解水可以生成和,其中可以直接供人类呼吸使用。在一定条件下与人类呼出的反应生成和,然后又可以电解产生。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循环的反应链。在人体内,与葡萄糖反应生成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断开氧气中的化学键会放出能量C.形成键吸收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9.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量值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⑥10.根据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断裂旧键放出了热量C.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11.Ⅰ.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391 kJ、946 kJ。则1 mol N2生成NH3 (填“吸收”或“放出”) kJ热量;Ⅱ.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8e-+10OH-=CO+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8e-+4H2O=8OH-。请完成下列各题:(1)通入CH4的电极为 极,发生 反应。(2)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3)若将该电池中的燃料改为氢气,请写出此时正、负极的反应式:正极 ,负极 。1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12g石墨变为12g金刚石需吸收能量。①上述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常温常压下,石墨与金刚石更稳定的是 。(2)如图所示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键能 (填“>”、“<”或“=”)生成物的总键能。(3)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①上述三套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②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3.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插入浓硝酸中构成原电池,作 极(填“正”或“负”),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2)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如图所示):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填名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反应消耗16.25g负极材料,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将其制成燃料电池后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b为该电池 (填“正”或“负”)极,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b也极消耗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时,则溶液的质量增重 g。14.电池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根据电化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若溶液为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极材料为且作负极,则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将 (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2)可作为燃料使用,用和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应为,则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线路中转移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每消耗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②电池工作时,向电极 (填“A”或“B”)移动。③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系统,通过“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有效减少碳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系统工作时,a极为 极,b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系统工作时b极区有少量固体析出,可能的原因是 。15.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K与M、N均断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若K与M相连、与N断开,石墨为 (填电极名称)。(3)若K与N相连、与M断开,石墨电极处的现象为 。(4)若将CuCl2溶液换成精制饱和食盐水,仍保持K与N相连、与M断开,此时装置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此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 L。16.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 (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b)表示。(3)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①A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 。②利用B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可用做该电池正极材料的是 (填序号)。a.碳棒 b.铁片 c.铜片 d.铂棒17.请根据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冰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氢氧化钠溶于水。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 (填序号),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填序号)。(2)已知一定条件下,1 mol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相关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O=OH—O能量(kJ)436496463在25℃、1.013×105Pa时,H2(g)与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 表示(填“甲”或“乙”)。(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①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②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③铁在氯气中燃烧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18.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反应中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436496463①生成3molH2O(g)可放出的热量为 kJ。②写出水分子的结构式 。③写O2分子的电子式 。(2)Mg、Al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①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 极(填“Mg”或“Al”)。③当电路中通过1mole-时,溶液质量 (填“增加”或“减少”) g。19.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Pt电极(a)为 极(填“正”或“负”);Pt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消耗0.1 mol O2时,理论上转移电子个数为 ;(3)有人以化学反应:2Zn+O2+4H+=2Zn2++2H2O为基础设计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们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O2、H+、Zn2+进行工作。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填名称),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0.根据题意填空:(1)表中是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10.106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则L元素的名称是 ,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某种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为XY2,且X、Y均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Y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XY2含有54mol电子,则该融雪剂主要成分的电子式为 。(3)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的总反应为 。 三、实验题21.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废金属片、水果等)制作一个简易电池,测试是否有电流产生。找一个发光二极管,与同学比比看谁制作的电池能使发光二极管更亮 。22.某班同学想要设计实验验证元素性质变化规律,I.第一组同学拟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原电池装置,用铝片和铜片作电极,电解质为H2SO4溶液,(1)写出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此电池工作时导线中电流方向为: (选填“铜→铝”或“铝→铜”)。(2)乙同学将铜电极换成镁电极,如图乙所示,实验发现也可组成原电池,此时铝片上有气体产生,则此原电池中负极是 。(填“镁片”或“铝片”)。(3)由以上实验推断,当把A、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若B上发生还原反应,则A、B金属的活泼性可能是 (填“A>B”或“A<B”)。II.为了验证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结论,另一组同学也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将新制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②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③将少量I2固体加入NaCl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淀粉溶液,振荡,静置溶液变蓝色④将少量I2固体加入Na2S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变浑浊,出现淡黄色沉淀(4)方案①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方案④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以上方案可知S、Cl、Br、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符号表示)。(6)实验结论:周期表中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规律为 。23.取0.55 mol·L−1的NaOH溶液50 mL与0.25 mol·L−1的硫酸50 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如图实验装置可知,缺少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该实验中进行了三组平行实验测定中和热,此过程中温度计需至少使用 次。(3)该装置还有一处错误是 ,它会导致求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序号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1220.220.423.3320.420.623.5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稀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稀溶液的密度1 g/cm3)。(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量取硫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d.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参考答案:1.A2.C3.C4.A5.C6.A7.B8.D9.A10.B11. 放出 92 负 氧化 CH4+2O2+2OH-=CO+3H2O O2+4e-+2H2O=4OH- 2H2-4e-+4OH-=4H2O12.(1) 化学 石墨(2)<(3) Ⅲ 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放热 13. 负 锌 0.5 正 814.(1) 减弱(2) 正极 22.4(3) 6NA A (4) 负 钠离子移向正极,遇见碳酸氢根,可能生成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从而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15. Fe + Cu2+ = Fe2+ + Cu 正极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2Cl-+2H2O Cl2↑+H2↑+2OH- 22.416. 2H++Mg=H2↑+Mg2+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②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反应A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Fe3++e-=Fe2+ ad17.(1) ①② ③⑤(2) 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放热 甲(3)②④ 18.(1) 726 (2) Al-3e-+4OH-=AlO+2H2O Al 增加 8 19.(1) 负 O2+4e-+ 2H2O=4OH-(2) 2NH3-6e- +6OH- =N2+6H2O 减小 0. 4NA(3) 锌 Zn-2e-=Zn2+ 20.(1) 镁 第三周期ⅥA族(2)(3) 2NH3+6OH--6e-═N2+6H2O 4NH3+3O2=2N2+6H2O 21.取废锌片和铜片各一片,清洗干净后放入烧杯,烧杯内放入稀硫酸,用导线将两片金属与灵敏电流计连接,如图:,看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则表明有电流产生。取两个柠檬,各插入一块清洗干净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与发光二极管连接,如图:,看到二极管发光,证明有电流产生22.(1) Al −3e-= Al3+ 铜→铝(2)镁片(3)A>B(4)2Br- +Cl2 = 2Cl- + Br2(5) Na2S + I2 = Na2I +S↓ Cl> Br>I> S(6)在周期表内同一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小 23. 环形玻璃搅拌棒 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9 大小烧杯杯口未相平 偏小 -50.2 kJ·mol-1 a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L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