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三中八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 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 中学生行走一步 D. 人打一个哈欠
2.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 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 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D.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相同
3. 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在平直轨道上高速行驶过程中,放在列车窗台上的四枚硬币稳稳地竖立着。若我们说硬币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图中的( )
A. 地面
B. 硬币
C. 窗台
D. 树木
4.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表明它的速度越小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C. 当速度的大小不变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一定时,它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5. 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C点,测出小车到达B点处的时间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 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倾角应该大一些
C. 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 测量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
6. 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 B. 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 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8. 用两个纸盒和一根钢线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 )
A. 只有空气能够传声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固体能够传声 D. 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9. 石子投入水中发出声音,岸上的人和水中的鱼到石子的落点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先听到声音的是( )
A. 鱼 B. 人 C. 一样快 D. 无法确定
10.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能显著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量 C. 音色 D. 音调
1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12.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3. 噪声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射击时戴耳罩
B. 禁止大声喧哗
C. 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D. 安装噪声监测系统
14. 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
A. 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 B.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 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15. 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s;由此可以推算出小明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______次。
16.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_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17. 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19. 如图包括对应的描述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20.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大;
②“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好;
③“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高。
21. 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cm。
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2.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通话时,传声的介质主要是______ 填“固体”、“液体”、“气体”。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3. 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某辆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是否被判为“超速”,请通过计算说明。
24. 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
①竹管开口 ②管侧劈形小口 ③竹管 ④木劈 ⑤布团 ⑥铁丝
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
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
在民族乐器中,______二胡/腰鼓/古筝/箫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比心脏跳得快,约为秒。
B、心脏正常跳动一次,大约需要秒。
C、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大约需要秒。
D、人打一个阿欠,大约需要秒。
通过比较:B最接近一秒,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在这些经历中,同学只要对一秒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不难找到答案,如果实在搞不清,可以现场做一下小实验,比较,然后排除错误答案。
本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能对不同的时间进行比较。
2.【答案】C
【解析】解:AB、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AB错误;
C、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的物体本身,因为物体本身相对于自己始终是静止的,没有研究价值,故C正确;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错误。
故选:C。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但要注意,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
3.【答案】C
【解析】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判断物体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以窗台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可知: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小,A选项没有说路程相同,故A错误;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
C、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才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速度和路程不是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公式;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5.【答案】C
【解析】解:A、小车运动距离,,
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计时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故B错误;
C、由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运动速度的越来越快,所以前半程AB的速度快小于全程AC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
根据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析。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6.【答案】D
【解析】解:A、测量中出现的错误不是误差,二者在产生原因、是否能避免等方面均不相同,故A错误;
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出现误差,故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
D、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故D正确。
故选:D。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不同、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解答】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读数时会产生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属于产生的误差,故B正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C错误;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解:用两盒纸盒和一根钢线制成的“土电话”,声音是通过钢线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A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固体传播声音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本题考查了传播声音的介质,以及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一样,固体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
向水中扔石子,石子撞击水面,水面振动产生声音;站在岸边的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较慢;水中的鱼听到声音是通过水传播的,由于液体传声比气体快,所以最先听到声音的是水中的鱼,故A正确.
故选
10.【答案】D
【解析】解: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会结合概念解释现象。
11.【答案】C
【解析】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2.【答案】A
【解析】解:地震时会伴随有低频的振动,产生次声波,故A错误;
B.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
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故CD正确。
故选:A。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次声波等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3.【答案】C
【解析】解:射击时戴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禁止大声喧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安装双层中空玻璃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安装噪声监测系统只能了解噪声的强度,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
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是从噪声的产生环节防治噪声,不符合题意;
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是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只能检测出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0和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
脉搏1s跳动的次数为次,
所以跳动的次数为次次。
故答案为:;75。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根据跳动次数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1s跳动的次数,进一步得到跳动的次数。
此题主要考查了秒表的读数,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16.【答案】船;榆堤
【解析】解:
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
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船;榆堤。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17.【答案】大客机C919巡航时每小时通过的距离是920km
【解析】解:大客机C919的巡航速度是,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大客机C919巡航时每小时通过的距离是920km。
故答案为:大客机C919巡航时每小时通过的距离是920km。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概念和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8.【答案】甲和丙 12:5 东
【解析】解:
甲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乙的图象也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丙的图象是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因为,
所以乙丙所用时间之比为;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丙,甲和丙保持相对静止,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东运动。
故答案为:甲和丙;12:5;东。
根据三个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出甲、乙、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已知乙与丙通过的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利用公式得到时间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
19.【答案】振动
【解析】解: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见,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跳动,这说明,它们在发声的时候,自身都是在振动的。
故答案为:振动。
第一幅图中用鼓槌敲鼓,鼓在发声的同时,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第二幅图中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内的纸屑在跳动;第三幅图音叉被敲击发声,当把音叉放入水中后,能溅起水花。
给出图画情景,通过观察图画归纳结论,能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0.【答案】响度 音色 音调
【解析】解:“震耳欲聋”说明声音比较大,指声音的响度大。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质比较好,即声音的音色好。
“脆如银铃”意思是声音如银铃般清脆,说明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容易混淆,声音的高低可以理解为粗细。
21.【答案】乙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最小示数是0cm,刻度尺最大示数是10cm,所以量程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由图知,甲同学测量方法正确;
木块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
乙;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2.【答案】固体 用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 阻碍了声波的传播 不能
【解析】解:由图可知:通话时,传声的物质有:纸杯、细棉线、空气,传声的介质主要是固体;
用金属线连接土电话比用线连接土电话传声效果好;
当用手捏住线的某一部分时,此时会阻碍声波的传播,故另一方会听不到声音;
对着杯子讲话产生的振动通过笔直的线传导给了另一端,从而使对方接收到了声音;而如果绳子松动时,这种振动就不能延续,从而达不到传递声音的目的。
故答案为:
固体;
用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
阻碍了声波的传播;
不能。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空气中、液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而且声音正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影响声音传播条件的因素是解决此类的关键。
23.【答案】解:从图中可知,区间测速的路程,限速,
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的速度,
故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会被判为“超速”。
答: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会被判为“超速”。
【解析】从图中可知,区间测速的路程,限速,
利用速度公式得出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的速度,并与限速比较,即可判断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是否被判为“超速”。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24.【答案】空气柱 a c 箫
【解析】解:
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由于空气柱越长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
在以上四种乐器中,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乐器是箫。
故答案为:空气柱;;c;箫。
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靠空气振动发声的乐器有很多,中国的有箫、笛、笙、胡芦丝等;西洋乐器包括萨克斯、长笛、长号、小号、短号等。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音调高低的决定因素。
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其中弦乐器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其音调高低受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材料等因素决定;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其音调高低受空气柱的长短来决定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