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3.3 汽化与液化 知识点解析+题型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7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1. 知识点典例解析知识点1  汽化知识总结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典例解析1 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A凝固现象 B溶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熔化现象答案C:雾是小水滴,大雾逐渐散去,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BD错误,C正确。变式题1千山四季风景如画,其中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湖面的冰逐渐消融 B.夏季,绵绵细雨落入山涧 C.秋天,山顶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慢慢消散 D.冬季,冰棱子挂窗沿答案C:冰逐渐消融,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细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慢慢消散,小水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冰棱子挂窗沿是凝固形成的。故选C 知识点2  沸腾知识点总结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典例解析2 2023•凉山州)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A.能沸腾                      B.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答案A: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试管中的酒精吸热,温度上升,且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故试管中的酒精温度能达到沸点,且能持续从水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酒精能沸腾,故A正确。变式题2如图所示,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较低,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B.加热过程中纸锅不断地向水放热 C.虽然不断加热,但纸锅的温度最高也只会接近100 D.为了确保纸锅不会燃烧,加热时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答案A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A错误;当纸杯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杯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传递给水,故B正确;用纸锅烧水,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锅的温度会接近100℃,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从而纸锅没有燃烧,故C正确在纸锅里装一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时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故D正确。 知识点3  蒸发知识点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典例解析3 2023•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答案D: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是给树苗补充水分,与蒸发无关;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选D变式题3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有关简易冰箱问题讨论中,正确的是( B )A.纱布的作用是可以隔热     B.纱布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食物的温度较低 C.纱布袋会减慢水的蒸发     D.吃冰棒解热与此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答案:B纱布能让饭菜表面通风,方便饭菜接触冷空气,纱布吸水,水会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故A错误。、纱布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食物的温度较低,这样饭菜不容易变质,故B正确。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放在通风的地方,会加快水的蒸发,故C错误。此简易冰箱利用的是汽化吸热,而吃冰棒是冰熔化吸热,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4  探究“水沸腾”的实验知识点总结1)水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3)要缩短实验时间,即尽量快使烧杯中的水达到沸腾,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减少水量、给烧杯盖上盖子,提高水的初始温度等典例解析4 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且温度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答案:(1)自下而上;(2)吸热;保持不变;(398;低于;(4)质量。:(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从第7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是98℃;4)如图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两位同学所用时间不同,是因为实验时用水质量不同。 变式题42023•连云港)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图示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     现象,此过程需要      3)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你观察到烧杯中水的现象是                                    答案:1)自下而上;(297;液化;放热;(3)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过了一会水停止了沸腾。:(1)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实验仪器时,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2)从图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7℃;“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3)撤去酒精灯,石棉网上还有一定的余热,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沸腾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过了一会随着吸热的停止,水停止沸腾。 知识点5  液化知识点总结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典例解析5  2023•宜昌)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D: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变式题52023•扬州)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它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答案C: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 题型专题典例解析 专题1  汽化与液化的综合【典例1 2023•苏州)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仅液化          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答案D:点火升空时,高温的火焰喷射到水池里时,水吸热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此过程放热。专题变式题12023•常德)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答案A: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的越快,故A错误;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B正确;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冬季室内温度较高,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侧,故D正确。 专题2  汽化、液化与吸放热现象【典例2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如图表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氟利昂在冷凝管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 C.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答案D: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氟利昂在冷凝管内液化、放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会冒汗,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故选D 专题变式题2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  )A.熔化吸热 B.蒸发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固放热答案B: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靠汗液的蒸发吸热,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使体温不致升高太多,故B正确。32023•娄底)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液氮冰激凌,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热。答案:液化;放:“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物态变化是液化,该过程需要放热。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