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心思考,轻松填空,仔细推敲,认真辨析,看清数据,准确计算,实际操作,探究创新,仔细观察,分析图表,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在25×(100+2)=25×100+25×2中,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
2.(1分)下面第( )组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单位:cm)
A.B.
C.
3.(1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B.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C.三角形有3条高
4.(1分)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
A.(70+12)×(25﹣13)B.620+(256﹣51×2)
C.(205÷5﹣8)×7
5.(1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108,原来的数是( )
A.10.8B.12C.120
二、细心思考,轻松填空。(20分,每空1分)
6.(2分)根据36×18=648,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648÷36=
648÷18=
7.(2分)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是35990km2,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km2,保留两位小数是 万km2.
8.(2分)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8.19 8.2
(2)(23+37)×44 23×44+37
9.(2分)0.72的计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10.(2分)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11.(3分)8.04千克= 千克 克
9元5分= 元
12.(2分)在一个三角形中,∠1=35°,∠2=43°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它是一个 三角形。
13.(2分)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4.(1分)根据60﹣34=26,12×26=312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15.(2分)小明买回20分邮票和50分邮票共35张,共支付10元钱。其中20分邮票有 张,50分邮票有 张。
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每小题1分)
16.(1分)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3m,李明身高为1.4m,李明下水游泳没有危险。
17.(1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8.(1分)在2.3和1.2中,两个“2”表示的意思不同。
19.(1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20.(1分)李亮和王强进行60米跑步测试,李亮用了9.8秒,王强用了10.1秒
四、看清数据,准确计算。(32分)
21.(8分)直接写得数。
22.(6分)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8.81+2.35=
(2)10.45﹣3.7=
23.(12分)脱式计算,怎样简算怎样算。
24.(6分)列式计算。
(1)12乘24与46的和,积是多少?
(2)一个数比52的15倍少36,这个数是多少?
五、实际操作,探究创新。(5分)
25.(5分)(1)根据对称轴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26.(3分)画一画。
六、仔细观察,分析图表。(3分)
27.(3分)如图是某校高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统计图。
(1)女生自己收拾床铺的有40人,请在上图中补全统计图。
(2)自己洗衣服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人。
(3)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建议?
七、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每小题5分)
28.(5分)
29.(5分)一个水果店运来24箱苹果和27箱桃子,每箱都是25千克,运来的桃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30.(5分)图书馆买来144本新书,分别放在2个架子上,每个架子3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31.(5分)一列货车10分钟行驶14.8千米,从甲站到乙站用了100分钟。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2.(5分)东东上个星期前四天共跳绳1800下,后三天平均每天跳296下。东东上个星期平均每天跳绳多少下?
33.(5分)某公司将21吨防疫物资运往货运站,大卡车每辆运费120元;小卡车每辆运费是80元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5分,每小题1分)
1.(1分)在25×(100+2)=25×100+25×2中,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
【答案】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25×(100+2)=25×100+25×2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情况,乘法分配律是常用的运算定律,要牢记。
2.(1分)下面第( )组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单位:cm)
A.B.
C.
【答案】A
【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2厘米+2厘米<8厘米,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B:4厘米+4厘米>5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5厘米+4厘米>2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3.(1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B.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C.三角形有3条高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可知,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可知,三角形有3条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可知,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B.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可知,三角形有3条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高等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4.(1分)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
A.(70+12)×(25﹣13)B.620+(256﹣51×2)
C.(205÷5﹣8)×7
【答案】B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算式去掉括号前后的结果,再比较即可求解。
【解答】解:(70+12)×(25﹣13)
=82×12
=984
去掉括号后:
70+12×25﹣13
=70+300﹣13
=370﹣13
=357
984>357,去掉括号后改变了结果;
620+(256﹣51×2)
=620+(256﹣102)
=620+154
=774
去掉括号后:
620+256﹣51×2
=620+256﹣102
=876﹣102
=774
774=774,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205÷4﹣8)×7
=(41﹣5)×7
=33×7
=231
去掉括号后:
205÷2﹣8×7
=41﹣56
=﹣15
去掉括号后改变了结果。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去掉括号前后计算顺序的变化,正确的计算出算式的结果。
5.(1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108,原来的数是( )
A.10.8B.12C.120
【答案】B
【分析】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也就是比原数大9倍,已知比原数大108,那么原数是(108÷9)。
【解答】解:108÷(10﹣1)
=108÷9
=12
答:原数是1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二、细心思考,轻松填空。(20分,每空1分)
6.(2分)根据36×18=648,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648÷36= 18
648÷18= 36
【答案】18,36。
【分析】根据乘除的互逆运算,积除以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填空即可。
【解答】解:因为36×18=648
所以648÷36=18
648÷18=36
故答案为:18;36。
【点评】熟练掌握乘、除的互逆运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2分)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是35990km2,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599 万km2,保留两位小数是 3.60 万km2.
【答案】3.599,3.60.
【分析】把3599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再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解答】解:35990平方千米=3.599万平方千米≈3.60万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2.599,3.6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以及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8.(2分)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8.19 < 8.2
(2)(23+37)×44 > 23×44+37
【答案】(1)<;(2)>。
【分析】根据整数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即可,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据此作答。
【解答】解:因为(2)(23+37)×44=23×44+23×37=1863,23×44+37=1049。
即:(1)8.19<8.4
(2)(23+37)×44>23×44+37
故答案为:<;>。
【点评】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会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和计算。
9.(2分)0.72的计数单位是 0.01 ,再添上 28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答案】0.01,28。
【分析】搞清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1﹣0.72=5.28
0.72的计数单位是0.01,再添上28个这样的单位就是5。
故答案为:0.01,28。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要熟练掌握。
10.(2分)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答案】4,3。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6,3。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要求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11.(3分)8.04千克= 8 千克 40 克
9元5分= 9.05 元
【答案】8,40;9.05。
【分析】1千克=1000克,1元=100分,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解答】解:8.04千克=8千克40克
6元5分=9.05元
故答案为:4,4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2.(2分)在一个三角形中,∠1=35°,∠2=43° 102°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它是一个 钝角 三角形。
【答案】102°;钝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和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180°﹣35°﹣43°=102°
答:∠3=10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
故答案为:102°;钝角。
【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2分)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2.04 ,最小是 1.95 。
【答案】2.04,1.95。
【分析】要考虑2.0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2.0最大是2.04,“五入”得到的2.0最小是1.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四舍”得到的2.0最大是6.04,“五入”得到的2.0最小是4.95。
故答案为:2.04,1.95。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14.(1分)根据60﹣34=26,12×26=312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12×(60﹣34)=312 。
【答案】12×(60﹣34)=312。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60﹣34的差,再用12乘所得的差即可。
【解答】解:根据60﹣34=26,12×26=312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2×(60﹣34)=312。
故答案为:12×(60﹣34)=312。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15.(2分)小明买回20分邮票和50分邮票共35张,共支付10元钱。其中20分邮票有 25 张,50分邮票有 10 张。
【答案】25;10。
【分析】假设买的全是50分的邮票,则共花钱0.5×35=17.5(元),比实际的钱多花17.5﹣10=7.5(元),这是因每张20分的邮票比每张50分的邮票少0.5﹣0.2=0.3(元),用除法可求出20分邮票买了多少张,进而求出50分邮票的张数。
【解答】解:50分=0.5元
20分=3.2元
假设买的全是50分的邮票,20分邮票的张数为:
(0.7×35﹣10)÷(0.5﹣6.2)
=7.2÷0.3
=25(张)
50分邮票的张数为:35﹣25=10(张)
答:其中20分邮票有25张,50分邮票有10张。
故答案为:25;10。
【点评】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类题一般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每小题1分)
16.(1分)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3m,李明身高为1.4m,李明下水游泳没有危险。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池塘里可能出现水深大于1.4m的区域,因此下水可能会有危险。
【解答】解: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3m,李明身高为5.4m。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熟练掌握。
17.(1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答案】√
【分析】结合题意,如果顶角为60度,则两底角和为120度,由于两底角相等,所以都为60度,因此是等边三角形。如果底角为60度,则两底角和为120度,因此顶角为180°﹣120°=60°,仍然三个角都是60度,因此是等边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果顶角为60度,则两底角和为120度,所以都为60度。
如果底角为60度,则两底角和为120度,仍然三个角都是60度。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8.(1分)在2.3和1.2中,两个“2”表示的意思不同。 √
【答案】√
【分析】搞清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在2.3和6.2中,两个“2”表示的意思不同、3个0.1。
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要熟练掌握。
19.(1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由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是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当小数位数不一样时,小数的末尾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所以,计算小数加,小数的末尾要对齐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20.(1分)李亮和王强进行60米跑步测试,李亮用了9.8秒,王强用了10.1秒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路程相等,用的时间越短,跑的越快,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9.8秒<10.5秒,所以李亮的测试成绩比王强好。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明白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跑的越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四、看清数据,准确计算。(32分)
21.(8分)直接写得数。
【答案】2,13.6,37,0.12,310,19.19,0.335,16。
【分析】根据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计算法则直接口算解答。
【解答】解: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运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2.(6分)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8.81+2.35=
(2)10.45﹣3.7=
【答案】11.16;6.75。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解答】解:(1)8.81+2.35=11.16
验算:
(2)10.45﹣3.7=6.75
验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23.(12分)脱式计算,怎样简算怎样算。
【答案】109,26,3.17,4900,978,56。
【分析】(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2)按照除法的性质计算;
(3)按照减法的性质;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解答】解:(1)73+3.4+27+2.6
=(73+27)+(3.8+5.6)
=100+2
=109
(2)2600÷25÷4
=2600÷(25×4)
=2600÷100
=26
(3)8.17﹣1.8﹣6.2
=8.17﹣(8.8+3.6)
=8.17﹣5
=2.17
(4)49×99+49
=49×(99+1)
=49×100
=4900
(5)78+18×(65﹣15)
=78+18×50
=78+900
=978
(6)[(200﹣158)÷3]×8
=[42÷3]×4
=14×4
=56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4.(6分)列式计算。
(1)12乘24与46的和,积是多少?
(2)一个数比52的15倍少36,这个数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先算24与46的和,再用12乘所得的和即可;
(2)先算52的15倍,所得的积再减去36即可。
【解答】解:(1)12×(24+46)
=12×70
=840
答:积是840。
(2)52×15﹣36
=780﹣36
=744
答:这个数是744。
【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五、实际操作,探究创新。(5分)
25.(5分)(1)根据对称轴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答案】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解答】解:作图如下:
【点评】作轴对称图形,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图形平移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6.(3分)画一画。
【答案】
【分析】左面的立体图形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从左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居中1个;从上面能看到5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三层,上、下层各1个,中层3个,两端齐。
【解答】解: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六、仔细观察,分析图表。(3分)
27.(3分)如图是某校高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统计图。
(1)女生自己收拾床铺的有40人,请在上图中补全统计图。
(2)自己洗衣服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22 人。
(3)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建议?
【答案】(1);
(2)22;
(3)我建议同学们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给出的信息补充统计图即可;
(2)自己洗衣服的女生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可;
(3)提出合理建议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
(2)38﹣16=22(人)
答:自己洗衣服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22人。
(3)我建议同学们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2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统计图与要解答的问题,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
七、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0分,每小题5分)
28.(5分)
【答案】1.83米。
【分析】用女孩的身高加0.3米,即可得李明的身高。
【解答】解:1.53+0.7=1.83(米)
答:李明身高1.83米。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要熟练掌握。
29.(5分)一个水果店运来24箱苹果和27箱桃子,每箱都是25千克,运来的桃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答案】75千克。
【分析】因为每箱都是25千克,先用27减去24,求出运来的桃子比苹果多几箱,然后再乘上25即可。
【解答】解:(27﹣24)×25
=3×25
=75(千克)
答:运来的桃子比苹果多75千克。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0.(5分)图书馆买来144本新书,分别放在2个架子上,每个架子3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答案】22本。
【分析】先用144除以2求出每个架子上放多少本,在除以3就是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解答】解:144÷2÷3
=72÷4
=24(本)
答:平均每层放22本书。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连除解决问题,需准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1.(5分)一列货车10分钟行驶14.8千米,从甲站到乙站用了100分钟。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答案】148千米。
【分析】已知“一列货车10分钟行驶14.8千米”,可用“速度=路程÷时间”代入对应数值,求出货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对应数值,求出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14.8÷10×100
=1.48×100
=148(千米)
答: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148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32.(5分)东东上个星期前四天共跳绳1800下,后三天平均每天跳296下。东东上个星期平均每天跳绳多少下?
【答案】384下。
【分析】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总数=平均数×数据个数,求出七天总下数再除以7天,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1800+296×3)÷7
=2688÷6
=384(下)
答:东东上个星期平均每天跳绳384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相关公式。
33.(5分)某公司将21吨防疫物资运往货运站,大卡车每辆运费120元;小卡车每辆运费是80元
【答案】520元。
【分析】根据题意,大卡车的每吨的运送成本为:120÷5=24(元),小卡车的每吨的运送成本为:80÷3≈26.7(元),所以尽量租大卡车,且每辆车都满载时最省钱;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大卡车的每吨的运送成本为:120÷5=24(元)
小卡车的每吨的运送成本为:80÷3≈26.3(元)
24<26.7
所以尽量租大卡车,且每辆车都满载时最省钱。
21=3×3+2×3
所以租8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最省钱,需要的钱数为:
3×120+7×80
=360+160
=520(元)
答:运费最少需要520元。
【点评】根据需要运送的吨数及两卡车的运费及限载吨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尽量多使用大卡车运送,且尽量满载时最省钱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01﹣99=
1.36×10=
37+63×0=
0.6﹣0.48=
237+73=
18.09+1.1=
335÷1000=
25×4÷25×4=
73+3.4+27+5.6
2600÷25÷4
8.17﹣1.8﹣3.2
49×99+49
78+18×(65﹣15)
[(200﹣158)÷3]×4
101﹣99=
1.36×10=
37+63×0=
0.6﹣0.48=
237+73=
18.09+1.1=
335÷1000=
25×4÷25×4=
101﹣99=2
1.36×10=13.7
37+63×0=37
0.7﹣0.48=0.12
237+73=310
18.09+5.1=19.19
335÷1000=0.335
25×7÷25×4=16
73+3.4+27+5.6
2600÷25÷4
8.17﹣1.8﹣3.2
49×99+49
78+18×(65﹣15)
[(200﹣1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