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教学内容: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地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能进行较复杂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1.确定最简公分母并正确通分. 2.掌握稍复杂的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难点;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km.其中第一条路是平路,第二条路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小丽在上坡路上的汽车速度是vkm/h,在平路上的汽车速度是2vkm/h,在下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3vkm/h,那么(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2)她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以下内容。分析:(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 .(2)走第一条路,小丽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是,但要求出小丽走哪条路花费的时间少,就需要比较与的大小,少用多少时间,就需要用它们中的较大者减去较小者,便可求出。板书 ,并说明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二、讲授新课1.计算:提问:这是什么运算?怎么做的?关键是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式有很多地方和分数相类似,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是否也可以通过像分数那样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2.计算: 你对这两种做法有何评论?与同伴交流.引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但通分时为了简便,也应该像分数的通分一样,取最简单的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完成下列各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结论: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关键是通分,思考在通分的过程中怎样确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1) 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做系数.(2) 取各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做公分母的因式.(3) 各分母所有的因式都要出现在公分母中. 找出下面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三、典例剖析1.计算 分析:要想计算,应该先通分,通分时,应先确定各个分式的分母的公分母:先确定公分母的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使我们提高了分式运算的能力.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121页“随堂练习1、2” 六、板书设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三、典例剖析四、课堂小结五、作业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3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分式的加减法第2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做一做,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