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竞赛内容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向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暑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已知水稻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显性,现有甲、乙抗稻瘟病的水稻,其中一个为纯合子,而另一个为杂合子。若要鉴别并保留纯合抗稻瘟病水稻,则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甲×乙 B. 甲×甲,乙×乙
    C. 甲、乙分别测交 D. 甲×乙,得F1再自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如果是纯合子,则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是杂合子,则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保留纯合子即可,因此选择甲×甲,乙×乙。
    故选B。
    2.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在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属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A正确;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B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属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C正确;
    D、孟德尔认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也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能用于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分离定律的实质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所以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而自由组合定律是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并且这些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才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A错误;
    B、一对相对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所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也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故选B。
    4.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本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 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题意可知,Gg、Gg-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
    B、两性为gg-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
    C、两性植株gg-可自交可产生g-g-雌株,C项错误;
    D、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则纯合子比例会比杂合子高,D项正确。
    故选D。
    5.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玉米颖果的球形对扁球形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现有一株结球形果的玉米植株,下列方法中不能确定该植株基因型的是( )(不考虑突变)
    A. 该植株自交,子代中球形果∶扁球形果=3∶1
    B. 该植株与结扁球形果植株杂交,子代全为球形果植株
    C. 该植株与结扁球形果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扁球形果植株
    D. 该植株与另一结球形果植株杂交,子代全为球形果植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隐性判断方法(1)自交法:表现型相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杂交法: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相同,则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3)假设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通过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根据显隐性进而判断基因型。
    【详解】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且子代3:1的分离比说明球形是显性,扁球形是隐性。且该球形是显性杂合子。A能确定;
    B、球形和扁球形杂交,子代全为球形,则球形是显性,扁球形是隐性。该球形果是显性纯合子。B能确定;
    C、球形果与结扁球形果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扁球形果植株。若球形果是显性,则是显性杂合子。若若球形果是隐性,则是隐性纯合子。C能确定;
    D、球形果与另一结球形果植株杂交,子代全为球形果植株。若球形果是显性,则该球形果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或显性杂合子。若球形果是隐性,则该球形果是隐性纯合子。D不能确定。
    故选D。
    6.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基因型BB、Bb、bb的花色分别表现为红色、粉色、白色。某种群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2,雄株的基因型均为Bb。则该种群子一代中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最可能为( )
    A. 9:2:1 B. 5:6:1 C. 3:2:1 D. 2:3:1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某植物种群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BB、Bb、bb花色分别表现红色、粉色、白色,说明B对b是不完全显性。
    【详解】雌、雄异株的植物只能杂交,雌株产生配子及其比例为2/3B、1/3b,雄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1/2B、1/2b,雌雄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3BB、3/6Bb、1/6bb,即BB:Bb:bb=2:3: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2:3:1,D正确。
    故选D。
    7. 在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亲本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 5/8 B. 3/8 C. 1/12 D. 1/4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在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和双亲中ddEeFF相同的占1/2×3/4×1=3/8,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1-3/8=5/8,A正确。
    故选A。
    8. 狗的毛色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具有A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B基因抑制皮毛细胞色素的合成。下面为狗的杂交遗传图谱,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本褐毛狗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 F2 中白毛狗为杂合子的概率是3/4
    D. F2中黑毛狗与褐毛狗杂交,后代基因型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狗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表现型出现了12∶3∶1的分离比,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和题干“具有A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B基因抑制皮毛细胞色素的合成”,可判断狗的皮毛黑色基因型为A_bb,褐色为aabb,白色为A_B_、aaB_。
    【详解】A、由分析可知,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白毛∶黑毛∶褐毛=12∶3∶1,说明F1是AaBb,则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B正确;
    C、已知F1是AaBb,则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则F2中白毛狗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0/12=5/6,C错误;
    D、F2中黑毛狗(A_bb)与褐毛狗(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D正确。
    故选C。
    9. 如图是某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①②③
    B.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③④
    C. ③中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这个动物正常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①②细胞都进行有丝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②④,B错误;
    C、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一般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
    D、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0.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含有44+XX染色体组成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 B. 次级卵母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 D. 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人体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或44+XX或44+YY,A不符合题意;
    B、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人体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X或44+XX,B不符合题意;
    C、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人体初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X,C不符合题意;
    D、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人体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D符合题意。
    所以选D。
    【点睛】
    11.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Ⅱ-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A. 0 B. 1/2 C. 1/4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判断口诀: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父子都病,很有可能为伴性;若其父子有正常的 ,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有中生无是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母子都病,很有可能是伴性;若其母女有正常的,一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详解】ABCD、II-1和2均不患病,但是生出了患病的儿子,由此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II-2的基因型为Aa,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2的基因型为XAXa,所以II-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0,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2. 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能够排除伴 X染色体遗传的是( )

    A. ① B. 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①中双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遗传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①正确;
    ②中有病的母亲生出了正常的儿子,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②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②错误;
    ③中有病的母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③错误;
    ④中父亲有病,儿女都正常,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④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①能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且A对a,B对b均完全显性。下图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依次是( )

    A. 3、2、2 B. 4、2、2 C. 4、2、3 D. 4、2、4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图1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即A_B_、A_bb、 aaB_、aabb,4种表型;图2种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2种表型;图3种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3种表型,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依次是4、2、3,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4.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的病斑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感染作用
    B. 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感染烟叶,结果说明其具有感染作用
    C. c、d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感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HRV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HRV
    D. 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用TMV的蛋白质外壳、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与HRV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叶,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的烟叶没有出现病斑,其他两组烟叶上出现的病斑是HRV的病斑,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与HRV的RNA组成的重组病毒有感染作用。
    【详解】A、a过程中烟叶没有出现病斑,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A正确;
    B、b过程中烟叶出现病斑,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其有侵染作用,B正确;
    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出现病斑,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C正确;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D。
    15. 分别用含有32P和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含32P或含14C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用32P或14C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暂保温,再进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元素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32P标记组,沉淀物中放射性明显高于上清液
    B. 14C标记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
    C. 32P标记组,32P只存在于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
    D. 14C标记组,14C存在于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详解】AC、32P标记组中,32P存在于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随DNA分子进入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只有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A、C正确;
    B、14C标记组中,14C存在于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中,32P随DNA分子进入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14C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故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B正确;
    D、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中不存在14C,D错误。
    故选D。
    16.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
    B. 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DNA
    D.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烟草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DNA酶水解,A错误;
    B、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烟草花叶病毒不含逆转录酶,不能逆转录出单链DNA,C错误;
    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17. 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 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 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
    D. 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和“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可知: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a管中的DNA密度最大,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 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错误;b管中的DNA密度介于a、c管中的之间,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C正确;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以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为切入点,从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a、b、c管中的DNA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b>c。由此推知:a、b、c管中的DNA依次为:双链均为15N标记、一条链为15N与另一条链为14N标记、双链都为14N标记,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8. 下图为肝细胞内某蛋白质合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参与该过程的①属于基因表达的产物
    B. 图中③在②上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往右
    C. 图中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 3'UAG5'
    D. 肽链合成时, 一个②分子上可同时翻译多条肽链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为tRNA,②为mRNA,③为核糖体。
    【详解】A、基因转录的产物是RNA,①为tRNA,属于基因表达的产物,A正确;
    B、图中tRNA从左侧进入核糖体,据此判断③在②上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往右,B正确;
    C、图中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5'AUC3',C错误;
    D、肽链合成时, 一个②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多条肽链,D正确。
    故选C。

    19.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原癌基因与癌细胞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存在于癌细胞及正常细胞中
    B. 原癌基因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C. 原癌基因是具有一定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
    D. 食用霉变食物会诱发原癌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细胞癌变的原因:
    (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A正确;
    B、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B正确;
    C、原癌基因是具有一定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C正确;
    D、基因的突变是不定向的,另外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
    故选D。
    【点睛】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20. 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是由于X染色体上编码F蛋白的基因中序列CGG重复过度导致的人类疾病。正常编码F蛋白基因中序列CGG有6~54次重复,而患者中有230~2300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X染色体上F蛋白基因的这种变异属于(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详解】由题意可知,脆性X染色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编码F蛋白的基因中序列CGG发生230~2300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即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 某果蝇的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性关系。小翅雌蝇和纯合残翅雄蝇交配,子一代表现为小翅和长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 B. 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1E2 D. 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6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且“亲本是小翅和残翅,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
    【详解】A、亲本是小翅(E1_)和纯合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E1E2)和长翅(EE2),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进而可知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是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错误;
    B、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C错误;
    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D正确。
    故选D
    22. 某植物果实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一株红色果实植株和一株白色果实植株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也有白色果实,让F1自交产生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实验结果可推测红果为显性性状
    B. 图中P、F1、F2的白色果实的基因型均相同
    C. F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1:3
    D. F2中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2/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F1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果实是显性性状,红色果实是隐性性状。
    【详解】A、由题图可知,亲本白色果实和红色果实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又有白色果实,说明亲本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F1白色果实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果实是隐性性状,白色果实是显性性状,A错误;
    B、因为白色果实是显性性状,故图中P白色果实基因型为Aa、F1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Aa、F2的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Aa、aa,B错误;
    C、F1中红色果实占1/2,白色果实占1/2,F1红色果实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红果,F1白色果实自交得到F2中,红色果实∶白色果实=1∶3,所以F2中红色果实与白色果实的理论比例是(1/2+1/2×1/4) ∶(1/2×3/4) =5∶3,C错误;
    D、F2中白色果实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AA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F2中白色果实植株自交,子三代中纯合子占1/3+2/31/2=2/3,D正确。
    故选D。
    2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Ⅲ、Ⅳ小桶中的 A/a、B/b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只符合分离定律
    B.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的过程
    C.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 Dd、ab 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Ⅰ与Ⅱ、Ⅲ与Ⅳ桶中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及题文: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
    【详解】A、Ⅲ、Ⅳ小桶中的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它们的遗传既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也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Ⅰ和Ⅱ中的D和d是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正确;
    C、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分别约为50%、25%,C错误;
    D、由于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等,因此Ⅰ与Ⅱ、Ⅲ与IV桶中小球数量不一定要相同,但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要相等,D错误。
    故选B。
    24.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图A细胞代表的个体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图B细胞代表的个体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图C细胞代表的个体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与题意相符符,C正确;
    D、图D细胞代表的个体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25. 两株纯合植株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F1自交后代只有两种表型,即可判断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若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且A、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F1为雌株
    C. 若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 =4:4:1:1,则其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7/50
    D. 若该植物AB雌配子致死,让F1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种,且比例为1:1:1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F1(AaBb)自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则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若A和a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雌性个体;若A和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不能确定AaBb的植株的性别,B错误;
    C、若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 =4:4:1:1,纯合体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其中AAbb的概率为1/10×1/10=1/100,AABB的概率为4/10×4/10=16/100,aaBB的概率为1/10×1/10=1/100,aabb的概率为4/10×4/10=16/100,16/100+1/100+16/100+1/100=17/50,因此其后代纯合体约占17/50,C正确;
    D、若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该植物AB雌配子致死,F1AaBb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1:1:1,则让F1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种,且比例为1:1:1;若F1的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F1能产生ab一种配子,则让F1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1种,D错误。
    故选C。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題,每小题3分,共30分)
    26.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过程a、e均需要DNA聚合酶
    B. 过程b表示转录,产物有mRNA、tRNA、rRNA等
    C. 过程a、b、c、d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复制过程,c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R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RNA复制酶,A错误;
    B、过程b表示转录,产物有mRNA、tRNA、rRNA等,B正确;
    C、图中中心法则的内容中,a、b、c、d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因为人体是没有逆转录酶的,所以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D正确。
    故选BCD。
    27. 研究表明某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当A基因的部分碱基被某些化学基团(如-CH3)修饰后,其表达受到抑制(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修饰可能会遗传给子代
    B. 该修饰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C. 该修饰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
    D. 该修饰不会对生物的表型产生影响
    【答案】AC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通过DNA复制遗传给子代,A正确;
    B、甲基化修饰只是导致A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A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发生甲基化修饰后,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基因中相应部位的结合,进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当A基因的部分碱基被某些化学基团(如-CH3)修饰后,其表达受到抑制,因而可能会对生物的表型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AC。
    28. 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 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 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因而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c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但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
    故选ABC
    29.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B. 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碘液染色后,均为蓝黑色
    C.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
    D.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1、花粉鉴定法的原理: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而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
    【详解】A、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亲本应分别含有糯性、抗病优良性状,糯性性状由a控制,抗病性状由T控制,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A正确;
    B、将②AAttDD和④aattdd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ttDd,F1产生关于A/a的花粉为1/2A、1/2a,碘液染色后,非糯性花粉A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a遇碘液变橙红色,B错误;
    C、利用花粉粒被碘液染色后的颜色能区分A与a两种配子的种类,利用花粉粒的形状能区分D和d两种配子的种类。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所以可选择亲本①和④(或②和④、③和④)杂交产生Aa的个体,也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或②和③、②和④)杂交能产生Dd的个体,但不能选择①和③杂交,其后代为AATtdd,其花粉无法验证分离定律,C错误;
    D、利用花粉粒被碘液染色后的颜色能区分A与a两种配子的种类,利用花粉粒的形状能区分D和d两种配子的种类,但是否抗病不能用来区分T和t两种配子的种类,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能用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花粉来验证(其产生的4种配子能区分开来),只有②和④杂交才能得到AaDd的基因型,因此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能观察②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D错误。
    故选A。
    30.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YyRr)会产生4种配子,且4种配子(YR:Yr:yR:yr)的比例为1:1:1:1,A错误;
    B、F1产生的精子数目远远多于卵细胞数目,即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不为1:1,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F1产生配子时起作用,其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错误;
    D、F1产生的精子中,YR:Yr:yR:yr=1:1:1:1,D正确。
    故选ABC。
    31.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 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C. 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
    D. 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
    【答案】A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断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主要特征: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形成4个子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
    有丝分裂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各个时期主要特点如下:前期最大特点是:核膜、核仁逐渐消失,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到细胞两极,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期: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后期:着丝点(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到细胞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④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间内陷,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由于DNA半保留复制,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每一个DNA经两次分裂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14N,另外2个DNA分子一条单链含14N,另一条单链含15N,这四个DNA分别进入4个子细胞中,导致有2个子细胞含有15N的染色体,再考虑另外7个DNA复制后随机分到这4个子细胞的情况,最终导致有2个、3个或4个子细胞含有15N的染色体,因此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A错误;
    B、由于DNA半保留复制,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是由一条含14N的单链和一条含15N的单链组成,再经过第二次有丝分裂,1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其中之一的2条链均含14N,另一个由一条含14N的单链和一条含15N的单链组成,在有丝分裂中期,这两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B错误;
    C、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复制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都是由一条含14N的单链和一条含15N的单链组成,这两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含15N的染色单体有16条,C正确;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由于DNA半保留复制,每对源同染色体上的DNA复制后,形成的4个染色单体都含有15N,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各自含有这4个染色单体其中一个,因此子细胞都含有15N,D正确。
    故选AB。
    32.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4个实验中小鼠最后存活的有()
    A. 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B. 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
    C. 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DNA→注射入小鼠体内
    D. 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DNA→注射入小鼠体内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S型细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A正确;
    B、R型细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但后面加入的S型细菌有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B错误;
    C、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R型菌已经死亡,后面再加入S型菌的DNA也不会发生转化作用,因此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C正确;
    D、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S型菌已经死亡,后面再加入R型菌的DNA也不会发生转化作用,因此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D正确。
    故选ACD。
    33.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④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D. ⑤⑥分别代表A、G, 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的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⑨连接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为磷酸基团,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⑤⑥⑦⑧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判断依次为A、G、C、T,⑨为连接碱基的氢键。
    【详解】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即①②相间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错误;
    B、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基团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图中所示的④并非为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标记为①的磷酸基团属于上方的胸腺嘧啶,B错误;
    C、DNA分子中的碱基种类、数量、排列方式代表了遗传信息,C正确;
    D、⑤⑥分别代表A、G,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的两个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相连,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互补碱基通过⑨,即氢键相连,D错误;
    故选ABD。
    34.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表示雄性动物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了片段
    C. 丙图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D. 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
    【答案】BC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A正确;
    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互换;且细胞中只有左边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分别为A和a),而右边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相同(均为a),据此也可判断并非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
    C、由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所以丙图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
    D、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相同,D正确。
    故选BC。
    3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 D. 基因突变一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杂交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原理:基因重组。
    2、诱变育种: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原理:基因突变。
    3、单倍体育种: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4、多倍体育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
    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C正确;
    D、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AB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36. 某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请回答:
    (1)若将多株紫花与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与白花植株比为5∶1,则理论上亲本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
    (2)Aa紫花植株连续自交三代,理论上子三代中杂合子占______
    (3)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则Aa紫花植株自交,得到的F1中紫花∶白花=______。
    【答案】(1)1/3 (2)1/8
    (3)5:1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若将多株紫花与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与白花植株比为5:1,说明紫花产生的配子比为A:a =5:1,设Aa占1份,能产生A:a=1:1,则AA能产生4份的A配子,即AA有2份,故可推出紫花AA: Aa=2: 1,杂合子占1/3。
    【小问2详解】
    Aa紫花植株连续自交,Fn中杂合子占1/2n,理论上子三代中杂合子占1/8。
    【小问3详解】
    若含a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则Aa紫花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A:a=1:1,雄配子A:a=2:1,子一代aa占1/2×1/3=1/6,F1性状分离比为5:1。
    37. 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E(e)、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灰体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灰体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F1
    灰体红眼
    灰体白眼
    黑檀体红眼
    黑檀体白眼
    雌(只)
    73
    0
    26
    0
    雄(只)
    0
    75
    0
    24

    (1)黑檀体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2)亲本雌果蝇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______个E基因。
    (3)F1中黑檀体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4)若F1中黑檀体果蝇相互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0或2 (3)eeXRXr
    (4)1/2
    【解析】
    【分析】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根据杂交实验分析可知,亲代都是灰体,后代雌雄都有灰体与黑檀体,且灰体与黑檀体比例为3:1,发生了性状分离,则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故黑檀体的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问2详解】
    据题意分析:只考虑体色,亲代都是灰体,后代雌雄都是灰体与黑檀体的比例为3:1,说明与性别无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亲代基因型都是Ee;只考虑眼色,亲代是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后代雌性全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亲代基因型为XrXr和XRY。那么针对题干的两对相对性状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灰体白眼雌果蝇EeXrXr、灰体红眼雄果蝇EeXRY。亲本雌果蝇EeXrXr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EEeeXrXr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可能为EEXrXr或eeXrXr,因此亲本雌果蝇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E基因。
    【小问3详解】
    灰体白眼雌果蝇EeXrXr与灰体红眼雄果蝇EeXRY杂交,则F1中黑檀体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eeXRXr。
    【小问4详解】
    F1中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XRXr、eeXrY,那么F1中黑檀体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为eeXRXr、 eeXrXr、eeXRY、eeXrY,其比例为1:1:1:1,因此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38. 为提高玉米产量,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转入玉米,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代)。某研究小组从中选择既抗虫又抗除草剂的植株丁,并对植株丁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植株丁的染色体上分别插入了两个基因A和两个基因B,并确认了基因A和基因B的位置(见图)。若将植株丁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的表现及比例为:______。

    【答案】抗虫抗除草剂∶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4∶1∶1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植株丁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B:BB=1:2:1,则其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B:AABB:ABBB:BBBB=1:4:6:4:1,所以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抗除草剂: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4:1:1。
    39. 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由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20对碱基(其中A有12个)的DNA双链片段(氢键数也用订书钉个数表示),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______个。
    【答案】166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A、T之间由2个氢键连接,G、C之间由3个氢键连接;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由题意知,构建DNA分子模型时,脱氧核苷酸、磷酸和碱基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连接脱氧核苷酸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以及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形成碱基对都需要订书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20对碱基的DNA双链,包含40个脱氧核苷酸,40个脱氧核苷酸需要的订书钉是40×2=80个,4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2条链需要的订书钉是40-2=38个,20个脱氧核苷酸对中含的A、T碱基对是12个(每个A-T碱基对之间含2个氢键),G、C碱基对是8个(每个G-C碱基对之间含3个氢键),因此连接碱基对需要的订书钉是12×2+8×3=48个,因此构建该双螺旋结构模型需要的订书钉是80+38+48=166个。
    40. 若1个DNA分子片段具有100个碱基对,内含6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3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个。
    【答案】280
    【解析】

    相关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与安静状态相比,剧烈运动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