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1749/0-1695453307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1电荷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1749/0-16954533080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1电荷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1749/0-16954533080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情境导入,新知探索,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1电荷导学案 年级 班 姓名 物理备课组 主备人 【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分析摩擦起电和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2)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进一步提高应用物理模型解释现象的能力。(3)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4)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5)知道元电荷概念,体会电荷量是不连续的【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2-5页【情境导入】PPT展示4张摩擦起电的图片,给带电现象下定义:带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我们称这样的物体带有电或者电荷。问题探究一:上述情境中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该物体带电了,电到底是什么? 【新知探索】知识点一、电荷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本P2-P3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说一说王充、吉尔伯特、富兰克林关于电学的发现…… 2、什么是电荷?物体是怎样带上电荷的呢? 3、电荷间有怎样的相互作用?知识点二、原子结构学生活动二:讨论和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原子由什么组成? (2)为什么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 (3)原子核稳定还是最外层的电子稳定? 知识点三、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思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它和电子的稳定性有关吗?它的实质是什么? 2、感应起电(1)金属导电原理: (2)感应起电实质: (3)静电感应: 规律: (4)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作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1)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互相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这种方式称为接触起电。(2)本质: (3)规律: 4、验电器(1)作用: (2)工作原理: 5、三种起电方式小结 知识点四、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 2、另一种表述为: 思考: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那么,物体的所带的电荷量是任意数值吗?知识点五、元电荷概念: 符号: 数值: (密立根测得)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知识点六、荷质比概念: 公式: 单位: 电子比荷: 【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验电器B上面的金属球,则( )A.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 2、(多选)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B.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粒子,它带正电C.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粒子,它带负电D.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的3.有A、B、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 B,B 和 C,C 和 A 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 A 带正电,则( ) A.B、C 球均带负电 B.B 球带负电,C 球带正电 C.B、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 球都不带电4.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正电荷,且正、负电荷不一定等量B.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见则A带负电,B带正电C.若先将 AB分开,再移走 C,则A带负电,B带正电 D.若手不小心触碰了一下导体B,则导体A带负电,大地中的电子转移到了A导体上5. 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金属小球上的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A.金属小球上原来的负电荷消失了B.此过程中电荷不守恒C.金属小球上的负电荷减少是由于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6[多选]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单元,等于1 C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7、完全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B带有相同大小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带电荷量大小之比;(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带电荷量大小之比. 8、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91电荷参考答案docx、91电荷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