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高中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34/0-16954562005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高中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34/0-1695456200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高中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34/0-1695456200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高中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高中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共17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CO2和8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kJ·mol-1,测得n(H2)随时间的变化如曲线I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0~1min内CO2的转化率为25%
B.若起始充入4molCO2、2molH2、2molCH3OH和1molH2O,该温度下反应正向进行
C.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3molCO2和4molH2,该温度下平衡时H2O体积分数大于20%
D.改变条件得到曲线II、III,则曲线II、III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充入氦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3C(s)+CaO(s) =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
C.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D.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3.通过反应 可实现的资源化利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H-H
键能
803
413
436
b
A.断裂1mol H-H键需吸收436kJ热量
B.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C.反应中每消耗11.2L(标准状况下),转移的电子数为
D.选择合适、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4.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决定其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反应体系的温度 B.反应物的性质 C.反应体系的压强 D.反应物的浓度
5.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在低于100℃时,在活性炭催化作用下,在1.0L密闭容器中自发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表:
0
5
10
15
2
0.6
0.6
1.8
0.4
0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10min内,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变为绝热容器,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4mol
D.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15min向容器中加入三种物质各0.4mol,则平衡逆向移动
7.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下列可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
B.密闭容器中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8.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B.
C. D.
9.某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c(H2)/(mol•L-1)
0.01
0.02
0.01
0.02
c(I2)/(mol•L-1)
0.01
0.01
0.01
0.01
c(HI)/(mol•L-1)
0
0
0.02
0.0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甲中I2的转化率为50%
C.平衡时,丙中c(I2)=0.01mol•L-1 D.平衡时,乙和丁中相等
10.可逆反应mA(g)+nB(?)⇌pC(g)+qD(s)(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一定等于p
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气体的颜色加深,说明B一定是气体
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的转化率都增大
11.汽车尾气处理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利用反应 ,能很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IM表示中间产物)。则该反应的是。
A. B.
C. D.
12.硫酸工业中涉及反应: 。下表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的平衡转化率/%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A.工业上通入过量空气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B.回收尾气中的仅为了防止空气污染
C.采用常压生产是因为平衡时的转化率已足够高,增大压强会增加设备成本
D.选择的较高温度既提高反应速率也提高平衡转化率
13.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005 mol∙L−1∙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时c(B)=0.78 mol∙L−1
B.830℃达平衡时,A转化率为2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A(g)+B(g)平衡常数为2.5
14.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放入高压氧舱,增大氧气浓度缓解病情
C.啤酒瓶开启后,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D.工业合成氨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正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常温下硝酸铵能够溶于水,因为其溶于水是一个熵增大过程
二、填空题
16.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2min,气体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反应开始~2min,气体Y的转化率为_______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X)=5mol/(L·min)②v(Y)=0.05mol/(L·s)③v(Z)=4.5mol/(L·min),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编号)。
17.有A、B、C、D四个反应:
反应
A
B
C
D
ΔH/kJ/mol
10.5
1.80
-126
-11.7
ΔS/J/(mol·K)
30.0
-113.0
84.0
-105.0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77℃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_℃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
18.已知在橙色K2Cr2O7水溶液中存在橙色的Cr2O与黄色的CrO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 + H2O CrO+ 2H+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 ,平衡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2)向原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 , 平衡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1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请利用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
①食品抽真空包装 ②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③向门窗合页里注油 ④用冰箱冷藏食物
三、计算题
20.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过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
(1)x的值是__________。
(2)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
(3)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
21.一定条件下,将和充入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体系中某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H2C2O4溶液
H2O
3mol/L稀硫酸
0.05mol/LKMnO4溶液
1
3.0
2.0
2.0
3.0
1.5
2
2.0
3.0
2.0
3.0
2.7
3
1.0
4.0
2.0
3.0
3.9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还原剂是_____,实验2中的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NA(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v(KMnO4)=______。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了已有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你的假设:__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无需具体过程)________。
23.I.某实验小组用10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400mLNaOH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
(3)实验小组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最高平均温度比起始温度高3.5°C,则计算出该实验测定出的中和热是_____ (溶液比热容c=4.18J/ (g·°C) ,密度和水相同)
II.某实验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实验序号
温度/K
物质
溶液全褪色所需时间 (s)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体积 (mL)
浓度mol/L
体积 (mL)
浓度mol/L
体积 (mL)
A
293
2
0.02
4
0.1
0
6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1
(4)写出上述实验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
(5)若要通过A、B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则V1=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速率的影响。
(6)在C组实验中的反应速率v(KMnO4)= _________。
(7)实验中,三组实验都出现一个现象:“ 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①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的影响。
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____ (填字母序号)。
A.硫酸钾 B.氯化锰 C.硫酸锰 D.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分析】根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
解析:A.0-1min内∆n(H2)=8mol -6mol=2mol,由方程式系数可知∆n(CO2)=∆n(H2)=mol,CO2的转化率为×100%≈11.1%,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化学平衡常数K==0.5,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4molCO2、2molH2、2molCH3OH(g)和1mol H2O(g),c(CO2)==2mol/L、c(H2)=c(CH3OH)==1mol/L、c(H2O)==0.5mol/L,Qc==0.25<K,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
C.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CO2和8molH2,达到平衡状态时,H2O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100%=20%,保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3molCO2和4molH2,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时H2O的体积分数小于20%,C错误;
D.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变短,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大于I时,II可能是升高温度;充入氦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与I相同,与I曲线为一条线,因此曲线III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充入氦气,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反应3C(s)+CaO(s) =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0,因为>0,说明该反应的ΔH>0,A正确;
B.同温同压下对于具体反应的反应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相同,B错误;
C.啤酒瓶中二氧化碳存在平衡:,则夏天打开啤酒瓶时瓶内气压减小,则平衡向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方向进行,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错误;
D.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相当于减压,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A.由表格数据知断裂1mol H-H键需吸收436kJ热量,A正确;
B.该反应是熵增焓增的反应,由复合判据知,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B正确;
C.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甲烷中的氢元素共得6e-电子化合价降低,甲烷中碳失6e-化合价升高。反应中每消耗11.2L(标准状况下)即0.5mol,转移的电子数为,C正确;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项错误;
故选D。
4.B
解析:温度、压强、浓度都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内因,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
故选B。
5.D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的比是一个常数。用K表示,K值表达式中,固体、水溶液中液态水不写。该反应中铁、四氧化三铁是固体,氢气和水蒸气的系数为4,因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故答案选D。
6.C
解析:A.反应是一个熵减的反应,低于10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高温下熵减的反应可能为非自发反应,A错误;
B.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10min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换算后可知速率约为,则,B错误:
C.由表中第10min与15min数据可知,10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根据反应方程式,此时体系内、、,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4mol,如果变为绝热容器,由于该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大于2.4mol,C正确;
D.若保持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则平衡常数,在第15min向体系中加入三种物质各0.4mol,则,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故选C。
7.C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析:A.达平衡时应有v(NH3)生成=2v(CO2)消耗,故A错误;
B.密闭容器中c(NH3):c(CO2)恒等于2:1时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固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一直不变,才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B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析:A.,选项A正确;
B.,选项B错误;
C.,选项C正确;
D.,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9.D
解析: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乙中c(H2)为甲中的2倍,乙中反应速率较大,选项A正确;
B.设甲中I2的转化率为x,根据三段式有:
,K===4,解得x=50%,选项B正确;
C.根据丙中各数据,Q= ==4=K,平衡不移动,c(I2)=0.01mol•L-1,选项C正确;
D.乙中始终保持2:1,而丁中由于,Q= ==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