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88/0-16954574271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88/0-16954574272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51888/0-16954574272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20页。
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则1mol氢气和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
B.在100℃、101kPa,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0.69kJ的热量,则
C.已知 ,则的燃烧热为802.33kJ
D.已知 , ,则
2.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可以表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3.在标准状态下,将指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的反应焓称为该化合物的生成焓,符号为。由题图所给的数据可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NaF时放出热量最多,故化合时反应速率最快
B.
C.NaI的热稳定性比NaBr高
D.由图可知,断开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断开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4.乙苯催化脱氢制备苯乙烯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反应:→+H2(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
B. 的总能量大于与的总能量
C.1g完全反应转化为 需吸收约1.1kJ的能量
D.反应→(g)+H2(g)
5.在25℃和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P-P
P-O
O=O
键能
198
360
498
白磷(P4)和六氧化四磷(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4O6(s)的能量比和的总能量高
B.相同条件下,P-O键比P-P键更容易断裂
C.断开白磷中键放出能量
D.上述反应生成放出能量
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是
B.a、b、c、d、e中c最稳定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一定温度下,与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a、b、d,溶液中a、b、d的浓度之比可能为
7.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方程式不符合的是
A.自然界正常雨水pH=5.6是因为:H2O+CO2H2CO3,H2CO3H++HCO
B.用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CH3COOH(aq)+NaOH(aq) = CH3COONa(aq)+H2O(l) kJ·mol-1
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 +2H2O(g) ΔH= -890.3 kJ/mol
D.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出现浑浊:S2O+2H+=S↓+SO2↑+H2O
8.以下反应均可制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①:
反应②:
A.制取的反应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较高
C.若使用催化剂,反应②的将减小
D.反应的
9.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H=-57.3kJ•mol-1
已知: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l) △H1=akJ•mol-1
②HCl(aq)+NaOH(aq)=NaCl(aq)+H2O(l) △H2=bkJ•mol-1
③HNO3(aq)+KOH(aq)=KNO3(aq)+H2O(l) △H3=ckJ•mol-1
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b>c>a C.a>b=c D.a=b<c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B.含有大量能大量共存:、、、
C.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则稀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已知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则辛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11.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N2、H2、NH3,已知:N2(g)+3H2(g)⇌2NH3(g) ΔH=-92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所有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B.②→③过程,是吸热过程且只有H-H键的断裂
C.③→④过程,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1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ΔH=-297.23kJ。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g)+O2(g)=SO2(g),ΔH=-Q,Q值小于297.23kJ
B.S(s)+O2(g)=SO2(s),ΔH=-Q,Q值小于297.23kJ
C.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之和
D.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之和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由C(石墨)=C(金刚石) △H=+1.9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4.已知在101kPa和一定温度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 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为0,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kJ·mol)
下列几种固体物质中,最小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② H2(g)+1/2O2(g)=H2O(g) △H=-241.8kJ/mol
③ C(s)+1/2O2(g)=CO(g) △H=-110.5kJ/mol
④ C(s)+O2(g)= CO2 (g) △H=-393.5kJ/mol
回答下列各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 ;C的燃烧热为 。
(2)燃烧10g H2生成液体水,放出的热量为 .
(3)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航天燃料通常由液氧煤油,液氧液氢,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请利用化学反应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298K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问题:
①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C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等物质的量、、C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②若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且完全燃烧放出2066.4kJ的能量,则 。
(2)“嫦娥二号”卫星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作推进剂,燃烧产物是三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10.0g液态偏二甲肼与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燃烧可放出42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若用0.15mol CO还原至(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放出的热量为 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17.按下列要求填空
(1)常温下,1mol NO2气体溶于水中,生成硝酸和NO气体,放热46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298K,101kPa时,1mol气态水转化为1mol液态水放出热量44kJ,并且知道热化学方程式:=2H2O(g) ∆H=-483.6kJ·。请写出该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反应:H2(g)+O2(g)=H2O(g) ∆H1 N2(g)+2O2=2NO2(g) ∆H2 N2(g)+H2(g)=NH3(g) ∆H3;利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g)+7O2(g)=4NO2(g)+6H2O(g)的反应焓变为 (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4)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O2(g)=2NO(g) ΔH=+180.5 kJ/mol;
2C(s)+O2(g)=2CO(g) ΔH=-221.0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为NO和CO生成N2和CO2,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醋酸代替盐酸进行实验,测得的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
(2)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则 0(填“>”或“”“”“”“0,两个反应相加得到2H2O2(l)=2H2O(g)+O2(g),故ΔH>-196.4kJ/mol,D正确;
故答案选D。
9.C
【详解】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所以1mol盐酸和氨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盐酸、硝酸都是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是强碱,1mol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能量为57.3kJ,1mol硝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能量为57.3kJ,中和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所以a>b=c,故选C。
10.C
【详解】A.在中性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A错误;
B.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B错误;
C.一水合氨是弱碱,弱碱的电离吸热,故稀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C正确;
D.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为液态水,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 ②→③过程,断裂为,H-H键断裂为两个H原子,为吸热过程, 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②→③过程还有断裂为, B错误;
C.③→④过程,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N-H键,N-H键为极性键,C错误;
D. 合成氨的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S与氧气反应为放热反应,因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气态也要吸收热量,所以S(g)+O2(g)=SO2(g)放出的热量更多,S(g)+O2(g)=SO2(g)ΔH=-QkJ/mol中Q的值大于297.23,故A错误;
B.S与氧气反应为放热反应,因物质由气态转变成固态也要放出热量,所以S(g)+O2(g)=SO2(s)放出的热量更多,S(s)+O2(g)=SO2(s) ΔH=-QkJ/mol中Q的值大于297.23,故B错误;
C.S(s)+O2(g)=SO2(g) ΔH=-297.23kJ,由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