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852068/0-16954694979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852068/0-16954694979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 图形的平移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 图形的平移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图形的平移(三)一 、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图形中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二 、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在上节课学习一次平移时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一次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坐标的变化特点。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 评价自我;第五环节:链接知识 归纳小结,导入下节课内容;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活动内容:活动目的:复习巩固前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坐标系中,图形一次平移(横向或纵向),进一步明确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效果:给空间让学生回答,可能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有待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合情推理自己的结论,养成一个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探求“鱼”在坐标系中,既横向又纵向平移时,坐标的变化情况.内容1:内容2:内容3:归纳如下:活动目的:通过具体事例探究既有横向又有纵向的平移,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通过交流活动归纳总结一般情况。 效果:操作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平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开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进行新知探究方面还不理想。第三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对坐标系中的平移有进一步的认识,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第四环节:展示应用 评价自我1.点A(4,3)经过平移后得到点B(6,-3),它的平移过程是( ) 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2.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的 A' 的坐标是( ) A.(6,1) B.(6,-3) C. (0,1) D (0,-3) 3.将四边形ABCD平移后得到四边形A′B′C′D′ ,已知点A(-1,2)的对应点为A′(-7,10).若将四边形A′B′C′D′看成由四边形ABCD沿A到A′的方向一次平移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4.已知△ABC顶点坐标分别是A(0,6), B(-3,-3),C(1,0),将△ABC平移后顶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4,10),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 )A.(7,1) B.(1,7) C.(1,1) D.(2,1)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5,3),B(-4,1)C(-2,0),D(-1,2),E(-2,4),然后用线段依次连接A,B,C,D,E各点;(2)将(1)中所画的图形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第二次平移后的图形(3)如何将(1)中所画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2)中所画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点的横坐标有什么关系?纵坐标呢?6.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使其一个端点到C (3,2),则平移后另一个端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效果:通过练习评价学生的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五环节:链接知识 归纳小结,导入下节课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活动目的:完善知识,明确重点知识,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本3.3习题四、教学设计反思注意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图形与坐标3.1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11.2 图形在 坐标中的 平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结论,教学说明,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