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2 古诗文阅读(一)(中) 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复习大串讲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4.2 古诗文阅读(一)(中) 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复习大串讲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要点,考查方式,陷阱设置,特殊句式,运用自如,词类活用,准确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热点考点三理解与分析综合1.知识要点。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因此,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难度加大了的句意理解能力,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主要意思,系统梳理、归纳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的文句。2.考查方式。这一考点考查的范围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文段的层次结构、语言技巧,都可以成为筛选的对象。近年来,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主要是: 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特点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本考点考查的基本题型是客观题型,以文中主人公的经历或事迹、品质或情操等为依据,编为四个选项,要求选出不符合某一方面信息的选项。3.陷阱设置。高考对于筛选文中的信息题的陷阱设置主要有六种方式:(1)对象错位。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为人物传记,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2)方式误导。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既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3)混淆标准。题干的要求是两项,要求考生将分别能体现题干要求的一项选出来。命题者往往故意混淆上下两项的标准,干扰考生。(4)偷换主旨。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取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即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真善美的内涵博大精深,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试题要求筛选的只是“某一种”传统美德,这就容易陷入“偷换主旨”的筛选误区。(5)举例错误。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考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谨防命题者故意用错例。(6)混淆时空。在叙事类文段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阶段,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命题人有时会用“提速”的办法,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导致时空混淆,以此来干扰答题思维。示例一:(河北省张家口市届高三4月统一模拟)(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通,并州太原人。弱冠应募,以勇力闻,补骑军队长。晋开运末,汉祖建义于太原,置通帐下。寻从汉祖至东京,累迁为军校。汉祖典卫兵,以通为衙队副指挥使,从讨杜重威,得银青阶,检校国子祭酒。汉祖开国,加检校左仆射。隐帝即位,迁奉国指挥使。乾祐初,周祖为枢密使,统兵伐河中。知通谨厚,命之自随,先登,身被六创,以功迁本军都虞候。周祖镇大名,奏通为天雄军马步军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授奉国左第六军都校,领雷州刺史。周祖亲征兖州,以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时河溢,灌河阴城,命通率广锐卒千二百浚汴口,又部筑河阴城,创营壁。未几,拜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周祖亲郊,正授节度。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以通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为地道攻其城。俄班师,移镇曹州,检校太保。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堨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显德二年,命通与王彦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击退之,遂城李晏口为静安军,四旬而完。又城束鹿及鼓城,并葺祁州。时大兵之后,遗骸布野,通悉收瘗为万人冢。又城博野、安平,往来深、定间,夜宿古寺,昼披荆棘。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又城百八桥镇及武强县,皆旬日毕。归朝,会攻秦、凤,以通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入大散关,围凤州,分兵城固镇,以断蜀饷道。未几,拔凤州,以功授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王彦升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太祖闻通死,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 (节选自《宋史·韩通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通恭谨忠厚,很受赏识。周祖镇守大名时把他当作心腹委任,世宗即位后也是多有倚重,甚至太祖对韩通的被杀也深感遗憾。B.韩通骁勇善战,多次因功提拔。韩通刚成年就响应招募,以勇敢有力而闻名,跟随周祖征讨河中,身上受了六处伤,因功升为本军都虞候。C.韩通擅长修筑营垒,修筑效率高。曾在河阴城建造营垒,在李晏口筑城时四十天就完工;又在束鹿、鼓城、祁州等地筑城,都是十天完成。D.韩通为人善良,体恤百姓。大战之后,留下的尸骸遍布郊野,韩通把他们全部收葬成万人冢;行军期间夜宿古寺,不扰民。【答案】12.C【解析】“又在束鹿、鼓城、祁州等地筑城,都是十天完成”,原文没有明确的描述只是说“又城束鹿及鼓城,并葺祁州”。 方法技巧1.复习对策。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注意以下五点:(1)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2)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涉对象的一致性上。⑶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⑷梳理文意句意。要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要正确理解。⑸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2.应试技巧。 ①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明确筛选方向。②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括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③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要了解高考文言文筛选信息题中干扰项的常见陷阱,把握命题规律,快速准确地排除错误,筛选正确答案。本考点的复习,除了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阅读做题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1)把握整体,通观全文。做此类试题,首先要强化“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意识,整体把握文章,做到“胸有全局”,并能理清选文的结构层次,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涉及到哪些人、其间的主次关系等);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要涉及哪几件事、事件的进程、其间的逻辑关系等),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包括事件反映人物何种个性品格等)。(2)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选文的关键句、中心句,如段落总起句、段末总结句、全文中心句、作者评述性语句等。内容要点有“显”“隐”之分。“显性要点”指有明显语言标志的要点,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领起的;或者是有醒目的中心句的。“隐性要点”是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而且散见于文章各处的要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必须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概括不到位贬低了文章的价值。(4)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了。这就要求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示例二:(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C.宋太初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答案】B学#科*网热点考点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标准。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随意改变、增减;“达”,即通顺,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雅”,即有文采,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要做到“信”和“达”。翻译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就是“通其大意”,按原文表达的大体意思来翻译。高考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一般要求直译,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常见失误文言翻译题在高考中常见的失分点有七: ①误译文言实词。②误译文言虚词。③古今词义不对应。④语言不合规范。⑤不辨感情色彩。⑥不懂文化常识。⑦不懂修辞。 答题细节1.通读全文,注意细节。文言文的阅读是整体阅读,不能将句子断章取义就拿来翻译,对于翻译的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职等可以不译。2.以“本”为本,触类旁通。所谓“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出发点。文言文翻译考查的是古文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文言文翻译感到力不从心,其实是古文积淀不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教材搞深搞透。3.虚词用法,成竹在胸。文言虚词在句中占有重要份额,在翻译题中占有一定分值,掌握了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出的句子流畅,就会减少失分的可能。4.特殊句式,运用自如。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有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应该熟练地掌握,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等。高考对于这些句式的考查,一般是在翻译题中出现。5.词类活用,准确翻译。在句子翻译里,经常会出现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等。高考对于词类活用的考查,主要是在翻译题中考查。示例三:(福建省建瓯市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备遣子人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5分)(2)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5分)【答案】13.(10分)答案(1)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操是心里想着王室的,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用来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矫”“逆”“副”“所以”关键词各1分,句子大意1分)(2)于是表奏汉帝任命钟繇担任侍中守司隶校尉,让他拿着天子符节督察关中诸军,把一切事务都委托给他,特地让(他)不必被条文制度拘泥。(“表”“委”“后事”“不拘科制”关键词各1分,句子大意1分)示例四:(年海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贾直言,河朔旧族也,史失其地。父道冲,以艺待诏。代宗时,坐事赐鸩① ,将死,直言绐其父日。:“当谢四方神祗。”使者少怠,辄取鸩代饮,迷而踣。明日,毒溃足而出,久乃,苏。帝怜之,减父死,俱流岭南。直言由是躄②。后署李师道府属。及师道不轨,提刀负棺入谏日:“愿前死,不见城之破。”又画缚载槛车状而妻子系累者以献,师道怒,囚之。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事泄,悟以兵围承偕,杀小使,直言遽入责日:“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③邪?它日复为军中所指笑。”悟闻,感悔,匿承偕于第以免。悟每有过,必争,故悟能以臣节光明于朝。穆宗召为谏议大夫,群情洒然称允。而悟固留,得听。始,悟子从谏贵甚,见直言辄衣紫拥笏,以兵自卫。直言谏悟日:“郎少年,毋使袭山东态,朝服可擅著邪?”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求袭位直言入让日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日欲反耳直言仰天哭日:“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为功臣。然以张汶故,自谓不洁淋头,卒羞死。郎今日乃欲反邪?”从谏起抱直言项哭曰:“计穷而然。”直言日:“君何忧无土地,今胁朝廷,正速死耳。若从武德谋,吾见刘氏为元济④矣。”从谏拜日:“唯大夫救之。”直言乃自摄留后,使从谏居丧。初,从谏惟郓兵二千同谋。直言既折之,军中遂安。大和九年卒,赠工部尚书。(选自《新唐书•贾直言传》,有删改)【注】①鸩(zhèn):毒酒。②躄(bì):腿瘸。③李司空:李师道。唐代叛将。④元济:唐代叛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使者少怠,辄取鸩代饮,迷而踣。②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答案】(4)①使者稍微一懈怠,贾直言就取过毒酒代替父亲喝掉,接着昏迷而仆倒。②刘承偕与刘悟不和,暗中和张汶图谋要捆绑刘悟并送到京城,用张汶代任节度使。【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汶图谋要捆绑刘悟并送到京城,用张汶代任节度使。参考译文:贾直言,是河朔的望族,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的父亲名道冲,以技艺待命供奉内廷。代宗时,父亲因事获罪被皇帝下令赐予毒酒自杀,将要饮下毒酒时,贾直言欺骗他的父亲说:“应当拜谢一下四方神祗。”使者稍微一懈怠,贾直言就取过毒酒代替父亲喝掉,接着昏迷而仆倒。第二天,毒气从脚下泄出,很久才苏醒过来。皇帝怜悯他,下令免除他父亲的死罪,与贾直言一同流放到岭南。贾直言因此跛脚。后来贾直言在李师道幕府中任职。当李师道图谋不轨时,他提着刀载着棺材进去规劝说:“我愿意提前死去,也不愿意见到城池被攻破。”又画了幅捆坐在槛车上的情形以及妻子儿女被捆绑起来的图献给李师道,李师道很生气,囚禁了他。刘悟进城以后,把他释放出来,征用他在义成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后来刘悟迁到潞州,贾直言也随府迁移。刘承偕与刘悟不和,暗中和张汶图谋要捆绑刘悟并送到京城,用张汶代任节度使。事情泄露后,刘悟带兵包围刘承偕,杀掉小使,贾直言急忙进去责备说:“司空出兵胁迫天子的使者,这是想仿效李司空吗?将来又要被军中指点讥笑罢了。”刘悟听到这话,感悟而后悔,就把刘承偕藏在家中没有杀掉。刘悟每有过失,贾直言必定要与他争辩,所以刘悟能以臣子的节操在朝廷中显耀。穆宗下令召贾直言入朝任谏议大夫,民意欣然赞同。但是刘悟坚持挽留他,朝廷便听从了刘悟。起初,刘悟的儿子刘从谏非常显贵,去见贾直言时总要身穿紫衣手持笏板,带上士兵保卫自己。贾直言规劝刘悟说:“令郎是少年,不要使他沿袭山东故态,朝服可以擅自穿着吗?”刘悟死后,刘从谏不发丧,召集大将刘武德等谎称刘悟遗言,和邻近的各道使一起上表请求继承父职,贾直言进去责备他说:“父亲死亡而不哭,有什么脸面去见山东的义士呢?”刘从谏说:“想反叛罢了。”贾直言仰面朝天哭着说:“你父亲把十二个州的地盘还给朝廷而成为功臣。但是因为张汶的缘故,自称是用脏东西淋头,终于含羞而死。你如今却想反叛吗?”刘从谏起身抱住贾直言的脖子哭着说:“我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贾直言说:“你何必担忧没有土地,如今威胁朝廷,才是加速死亡啊。如果听从刘武德的谋划,我们将会看到刘氏变成吴元济。”刘从谏拜谢说:“希望大夫救我。”贾直言于是就自己代理留后,让刘从谏为父亲守丧。当初,刘从谏军中只有二千郓兵与他同谋,贾直言说服了刘从谏,军心于是又安定下来。贾直言大和九年去世,追赠工部尚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4.6 古诗文阅读(二)(下) 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复习大串讲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专题4.5 古诗文阅读(二)(中) 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复习大串讲 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诗题,看作者,看注释,看关键词,看关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4.4 古诗文阅读(二)(上) 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复习大串讲 Word版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