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达标测试,共11页。
第三章 第三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 总分:34分知识点1锋与天气知识点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023年山西晋中开学考试)下图为2022年2月15日至25日我国某地在某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受此天气系统影响,当地光伏发电设备22日单日发电效率最低。据此完成第1~2题。1.2022年2月15日至18日,该地( )A.经历冷锋天气 B.地面温度较低C.大气保温作用强 D.气温日较差增大2.该天气系统为(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反气旋【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温天气,读图可知,2月15日至18日没有明显降温过程,A项错误;白天最高气温升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增大,可推测这几日为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受该天气系统影响,过境前当地气温较高,过境后气温降低,可推测该天气系统为冷锋,A项正确。[知识点1](2022年山东青岛期末)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被更后面的气团追上,便会形成新的锋面。此新锋面称为副锋,原锋面称为主锋。下图示意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据此完成第3~4题。3.主锋、副锋的锋面类型分别是( )A.冷锋、冷锋 B.暖锋、暖锋C.冷锋、暖锋 D.暖锋、冷锋4.导致主锋锋后气团变性的主要原因是( )A.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下降B.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升高C.途经高原山地高海拔区,气温下降D.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气温升高【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图中示意的是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主锋和副锋均是西北侧冷高压推动冷空气南下与东南部暖气团相遇导致,均属于冷锋。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冷气团逐渐变性,被后期南下的更冷的冷空气追上,形成新的冷锋(即副锋),故A项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由于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冷气团空气获得地面辐射而增温,气温升高,原先的冷气团逐渐变性,D项正确。气温下降则冷气团不会向相对温暖的气团变性,阴雨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升高,故A、B、C项错误。[知识点2](2022年湖南永州适应性考试)2021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经历了“史上最热7月”。2021年国庆期间,我国山西多地遭受暴雨袭击,南方多地持续高温。气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极端天气与同期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和强度有关。据此完成第5~6题。5.副热带高气压带西侧多(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6.关于2021年国庆期间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和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偏西、强度较强 B.位置偏东、强度较强C.位置偏西、强度较弱 D.位置偏东、强度较弱【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副热带高气压为高压区,其西侧风从东向西吹,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东南风,故C项正确。第6题,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雨天气。[知识点2](2023年山西朔州月考)2022年10月27日8时,台风“尼格”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并以每小时20~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10月29日凌晨在菲律宾东部海岸登陆,给当地造成严重灾害。据此完成第7~8题。7.台风“尼格”登陆菲律宾时带来的天气是( )A.暴风雪 B.沙尘暴C.海啸 D.狂风暴雨8.防御台风“尼格”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 B.加强台风监测预报C.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 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台风属于气旋(低压中心),故台风“尼格”登陆菲律宾时带来的天气是狂风暴雨,D项正确;台风主要发生在副热带海域,温度高,不会产生暴风雪,A项错误;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沙尘暴少,B项错误;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C项错误。第8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灾害重在预防,以防为主,故需要加强监测预报,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0分)[知识点1、2]9.(2022年山东潍坊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 露点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单位与气温相同。通常露点越高,湿度越大;露点越低,湿度越小。某年2月21日至23日,华北北部出现了一次特大降雪天气过程。图甲、图乙分别示意本次天气过程中的锋面和湿度场的变化图。温带气旋是活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又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当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冷锋赶上暖锋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离地面并锢囚到高空,近地面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新锋面,叫锢囚锋。 甲 乙(1)2月21日8时与20时降水范围有明显差异。分析20时降水范围大的原因。(4分)(2)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多锢囚锋,说明其原因。(6分)【答案】(1)锋线附近露点升高,空气湿度增大,水汽充足;锋线长,控制范围广,锋线附近暖气团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2)华北位于中纬度地区,春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易形成锋面气旋;当冷锋赶上前面的暖锋时,形成锢囚锋。【B拓展提升练】时间:20分钟 总分:49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区域认知](2022的山西太原期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21年9月25日至30日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第1~2题。日期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天气晴晴晴晴晴晴气温26~35 ℃27~36 ℃27~36 ℃27~36 ℃26~36 ℃22~31 ℃风力<3级<3级<3级<3级<3级<3级1.2021年9月25日至30日,影响该城市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高气压 D.低气压2.2021年9月25日至30日,该城市风力较小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小 B.植被茂密C.气流上升 D.气流下沉【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2021年9月25日至30日该城市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风力较弱,天气稳定,可知影响该城市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反气旋),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C项正确;冷锋、暖锋、低气压控制下都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1年9月25日至30日该城市受高气压(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的水平运动弱,风力较小,D项正确;昼夜温差、植被茂密对该时段的风力大小没有直接影响。[综合思维](2023年河北邢台模拟)在特定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我国某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2022年某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过程。下图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3.海岸锋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两个物理性质相近的气团B.遇热强烈上升的气流C.海陆之间的温差较为明显D.漫长且曲折的海岸线4.推测该半岛在图中的位置及此次海岸锋形成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分别为( )A.锋面左侧;偏北风 B.锋面左侧;偏西风C.锋面右侧;偏东风 D.锋面右侧;偏南风5.该半岛的强降雪区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答案】3.C 4.A 5.C [解析]第3题,锋面两侧气团存在明显的温差,使得海洋一侧气流上升运动形成海岸锋,C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地面锋线向左侧倾斜,冷气团应该从左侧向右侧的暖气团推进,形成锋面。由海陆热力性质可知,冬季大陆气团为冷气团,冷气团向暖气团推进形成冷锋,会有降雪现象,所以该半岛应该位于锋面的左侧;由材料可知,海岸锋在半岛的北部形成,可推测其形成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为偏北风,A项正确。第5题,甲地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A项错误;乙地离锋面较远,水汽交换不明显,难以形成强降雪,B项错误;锋面附近的丙地,热量交换使得海洋上升气流冷凝形成降水,冷气团一侧气温低形成降雪,C项正确;丁地位于上升气流底部区域,多云雨,但气温相对高,难以形成降雪,D项错误。[区域认知](2022年浙江联考)“锋前增温”指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异常偏高的现象。下图为世界中纬度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第6~7题。6.近地面从戊到戌,气温、气压变化状况为( ) A B C D7.此刻最有可能发生“锋前增温”现象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6.B 7.B [解析]第6题,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虚线是等温线,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根据图中风向可判断出图示闭合的气压中心丙处附近为低压中心,形成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近地面从戊到戌经过低压槽,气压先降低后升高;由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近地面从戊到戌气温逐渐升高。B项正确。第7题,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虚线是等温线,等温线数值大致向南减小,故图示区域所处半球是南半球,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旋转。甲地附近冷气团势力强形成冷锋,甲、丁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影响大;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较大,最有可能发生“锋前增温”现象,B项正确;丙位于低压中心,不易发生“锋前增温”现象。[综合思维](2023年重庆万州区月考)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天气实况图,图中的海轮预定航向为325°(船舶航行时,自正北线顺时针方向计量到航向线的角度,计量范围为0°~360°),航速为37千米/时。据此完成第8~9题。8.正确表示乙—丙段锋面剖面的是( ) A B C D9.此时,海轮航行中( )A.风从正前方吹向船体 B.风从正后方吹向船体C.风从右侧吹向船体 D.风从左侧吹向船体【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图中乙—丙段西段为冷锋,锋线西侧为冷气团,东侧为暖气团;乙—丙段东段为暖锋,锋线西侧为暖气团,东侧为冷气团。其中冷暖锋锋线交于甲处,并没有出现大范围重合。第9题,由航向的概念可知,此时海轮预定航向为325°, 即向西偏北55°航行,由等压线分布可以画出该处的风向为偏西风(西南风),所以此时海轮航行中风从左侧吹向船体,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2分)[综合思维]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2018年8月14日,山东潍坊昌邑遭遇龙卷风袭击,龙卷风过后,附近村庄大棚、房屋被毁,一片狼藉。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通常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产生的强烈旋风。龙卷风中心气压很低,中心风力可达200米/秒以上,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材料二 中国灾害性龙卷风空间分布图。材料三 图甲为中国强龙卷风事件发生逐月分布统计图,图乙为中国强龙卷风事件发生日变化统计图。甲乙(1)说出我国龙卷风的气流运动方向。(4分)(2)指出我国龙卷风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龙卷风多发于平原地区的原因。(6分)(3)简述我国强龙卷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4)在家或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我们应如何紧急防范?(6分)【答案】(1)近地面气流水平运动方向:逆时针旋转辐合。垂直方向:垂直上升。(2)我国龙卷风有两个高发区:一是自长江三角洲经苏北平原至黄淮海平原(或长江三角洲及华北平原);另一个是在广东和广西(或珠江三角洲)。原因:平原地形对气流旋转的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面积广大,有助于气流运动。(3)时间分布特征:强龙卷风在一年中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和早秋(或集中在春、夏两季),在一天中主要集中在下午(12时到20时)。原因:春季中低纬度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夏季,夏季风强,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气温高,湿热空气容易受热抬升;下午(12时到20时) ,经过白天太阳辐射,这一时段大气层结构不稳定(或气温高) ,强对流天气最易发生。(4)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天气系统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天气系统测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