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答案(共30分,每小题3分)
1 | 2 | 3 | 6 | 7 | 10 | 11 | 12 | 15 | 18 |
D | C | D | C | B | CGH | A | D | A | B |
1.D D项有两处错误,偷换概念,“具有强烈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是海洋贸易的过程”,而不是海洋史。原文是“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原文用的是“可以说”,选项太过绝对。
2.C A项错误,这种观点形成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B项错误,“汉代时,国人开始走向远海”错误。原文是指汉代走向远海,有了更具体的记载,并不是汉代才开始走向远海。D项错误,促进形成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原因是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大海的自然属性促进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
3.D A、B、C项是中国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对外交往,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特点。D项表明开始航海活动的时间早,不能体现开放包容。
4.(4分。每点2分。)
①明清两朝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明清两朝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碍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②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5.(6分。每点2分)
①开头陈述黑格尔的观点,直接指出其观点的片面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
②然后以史实为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精神特质,并且这种海洋文化精神特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同构、开拓进取等精神特质不断强化,直击黑格尔“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停滞的”观点。
③最后进一步指出开放包容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基本特质,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总结全文,照应、强化自己的观点,有力驳斥了黑格尔的观点。
6.C 将军说自己是“全贵之相”,是因为自己投身抗日,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有了先生所说的“后天升德之相”。
7.B 本文有矛盾冲突,如开篇少校的倨傲与老人的不卑不亢之间的矛盾冲突。
8.(4分。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对病人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给危急老幼孕优先看病;
②医术不保守,向同行无私分享自己独到的用药之道;
③帮助青年成长,引导少校走出人生误区,走向抗日救国的正确道路;
④有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命运,以自己的方式为民族解放尽心尽力。
9.(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人物形象方面,本文主要塑造了先生和少校两个人物形象,人物少,但先生和少校代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抗日力量,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
②场景方面,故事围绕豫西清易镇庙坡这个小山村展开,场景集中,但这个小山村是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③情节方面,小说多用对话和心理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情节紧凑,但“留白”等手法的运用,使情节很有张力;
④主题方面,“朝为匪,暮为兵”的青年少校在以先生为代表的正义力量的感召之下,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抗击侵略者并取得民族解放的宏大主题,也表现了“青春的价值”“青年成长”的青春主题。
10.(3分。填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答错不扣分。)
CGH 应为“‘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11.A “从亲”的“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从弟”的“从”指“堂房亲属”。
12.D 选项中的“楚国”错,应为“诸侯国”,原文是“诸侯由是不直秦”。
13.(8分)(1)(4分)太子欺凌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攻打您的边境。(得分点:陵杀,欺凌杀死;谢,道歉;诚,确实。每译对一处得1分,句意1分。)
(2)(4分)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大,忍受杀父之仇而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得分点:主谓倒装句;劫,威逼;竞,强大;每译对一处得1分,句意1分。)
14.(3分。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贪图秦国六百里土地。 ②轻信张仪而与齐绝交。③怒而轻率发兵攻秦,以致楚将被擒,楚兵被斩首八万。
文言翻译:
文段一: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却与楚国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却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文段二
秦人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离开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派兵攻打了您的边境。现在(我)听说大王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如果今日秦国、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相约,结盟后再离开,(这是)我的愿望。”楚怀王忧虑此事,想前往又担心被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更加愤怒。昭雎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各诸侯的心思,不可以相信呀!”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楚怀王于是到了秦国……秦人把他扣留了下来。楚国的大臣们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被用割地要挟,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雎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要求迎太子回国即位。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来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可。楚国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空有人质而又在世人面前做了不义的事。”那个主张扣留太子的人说:“不是这样。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他们的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您杀太子。不这么做,(我们)将会联合三国一起立太子为楚王。’”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立太子为楚王。
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回楚国。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楚怀王。楚怀王准备逃往魏国,秦国人追上了他,抓回秦国。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悲伤。各诸侯因此不再认为秦国有理。
司马光说: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忍受杀父之仇而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唉,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臣子如果能任用得当,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啊。
15.A “气势雄伟”错。
16.(6分。每点3分。)
①戴词是伤时。用周瑜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感时伤今。
②苏词是伤己。用周瑜的年少有为,才能卓越,来反衬自己的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感伤自己。
17.(6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该空不得分)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石破天惊逗秋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8.A 第一处,“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这里没有提到创业。
第二处,“幽静”强调的是环境的宁静、隐蔽,很少有人来往。而“寂静”强调的是无声的环境,没有人也没有声音。“幽静”更符合上下文语境。
第三处,“运筹帷幄”是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未雨绸缪”的意思是在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就做好打算。从上文看,语境是“出发途中与完成任务后归来”,所以不能用“未雨绸缪”。
第四处,“依然”是照往常、依旧的意思,“宛然”是仿佛、很像的意思。从下文的“不改其志”可知应该用“依然”。
19.(5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叠词。原句用“浩浩”“茫茫”“滂滂”“沛沛”这些叠词突出黄河流域面积大、河水浑浊、水量丰沛的特点。情感饱满真挚。
②排比。有力突出黄河的气势磅礴,呈现如诗歌般的韵律美,传情达意酣畅淋漓。
③短句。洋溢着对黄河母亲的热爱,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增强了感染力。
④倒装。原句把四个定语后置,强调突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气势。
20.(4分。每空2分。)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 ②更是全民的运动会。
21.(4分。每处2分)①语序不当。“将‘智能’ 首次纳入”修改为“首次将‘智能’纳入”。
②句式杂糅。把“作为”修改为“为”或把“以”修改为“把”。
22.(4分。整句的句式2分,包含文化、智能、全民三方面内容2分。)
示例:展现人文亚运,演绎智能亚运,共享全民亚运。
23.(60分)
【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旧唐书》这句话中“圆”是指才智要灵活变通,“方”是指行为要端正。也就是说,一方面必须坚持原则,以正气正行维护你的人格,毫不妥协;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圆通的手段去应付艰难、复杂的局势,这样做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不向外部社会和他人妥协,坚持自我坚守原则,薛宝钗的变通表现为懂得人情世故,与他人融洽,与社会融合。综合看来,既要坚持、坚定和执著,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又要学会变通,能够适时改变或接受,甚至有的时候是妥协,一般指的是对待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因此写作时,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写出二者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外圆内方为做人之道
坚守方正,做人圆融
秉坚守之心,悟变通之道
方圆相集,正身立德
(三)评分等级
一类文 54~60分 A.立意准确、集中、鲜明:能扣紧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鲜明,主旨集中、明确。B.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C.能严格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立意准确、集中:能结合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明确。B.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符合文体的特征要求。
三类文 42~47分 A.立意基本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B.内容具体,结构大致完整,思路基本清楚。C.基本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基本符合文体的特征要求。
四类文 36~41分 A.立意不够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局部观点游离材料的主要思想内涵。B.内容大致具体,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如残缺、思路混乱。C.未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D.不符合文体的特征要求。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不符合文体要求,仅选取材料、要求或背景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补充说明】
(一)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等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共4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