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实验)(含答案)
展开(1)事先用易拉罐做好带孔的装置,再取锥形瓶注入水,置于装置中,放入_______,用带孔的橡皮塞固定温度计,测量水温,作好记录. (2)称出一粒________花生种子的重量,将这粒花生种子用铁丝穿好,放到火焰上燃烧. (3)让刚刚燃烧的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______燃烧后,测量水温,并做好记录.
讨论结果:实验装置可以用塑料瓶,底部可以剪成四个爪的,内壁用锡纸来防止能量的丢失.实验可以重复3次,求取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一定用易拉罐么?怎样才能做到尽量减少花生种子燃烧中的能量的丢失?
(1)注意用带孔的橡皮塞固定温度计,测量水温,作好记录. (2)注意称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的重量,将这粒花生种子用铁丝穿好,放到外焰上燃烧. (3)让刚刚燃烧的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并做好记录.
(2019东营)“将军肚“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校园里“小胖墩”比比皆是。请分析回答:(1)肥胖者往往经不住美食诱惑,每天都从外界摄取过量食物。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 被吸收。(3)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 (心脏的结构名称)。这些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
(4)据统计,中学生男生平均每日所需能量约为10465千焦。若某八年级男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那么,他的体重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理由是 。(热价: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5)运动量不足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罪魁”之一。据研究,快走是消耗能量较多的一项运动。当大腿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引股骨围绕着 活动,从而完成快走动作。(6)“管住嘴,迈开腿”是远离肥胖,身体健康的前提。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你有哪些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偷快心情的方法?试举两例 、 。
解:(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即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2)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3)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中学生男生平均每日所需能量约为10465千焦,某八年级男生每天从食物获得的能量是:蛋白质:200×17.15═3400(千焦),糖类:300×17.15═5100(千焦),脂肪:100×38.91═3800(千焦)。三者合计为12300千焦,大于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10465千焦,因此他们的体重会增加,越来越胖,原因是他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远远大于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5)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6)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2、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故答案为:(1)太阳能;(2)小分子物质;小肠;(3)右心房;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体重逐渐增加,导致肥胖;他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远远大于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5)关节;(6)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实验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本实验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3.(1)①号与②号对照,变量为________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①号________;②号___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①号与③号对照,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①号________;③号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唾液消化淀粉有促进作用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但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具有甜味。 2、人的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它的作用下口腔中的部分淀粉可以转化成麦芽糖。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摄氏度。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1.(2019绵阳)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解:A、“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在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它能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了唾液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正确; C、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如果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未被唾液消化,C错误; D、37℃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如果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此实验缺乏对照组,不能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2.(2019临沂)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解:该实验中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因此,一段时间后,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③>①。故选:B。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5.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一)(含答案),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皮肤干燥,夜盲症,神经炎,食欲不振,坏血病,佝偻病,考点聚焦,生命活动,溶解在水中,骨质疏松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练习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淀粉等糖类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教学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长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夜盲症,神经炎,坏血病,消化道,消化腺,麦芽糖,消化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