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中学生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评卷
(七年级·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
第5题(1)小题1分,(2)—(5)小题每题2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悲苦惆怅的句子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早展格外清爽①宁静,默默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此刻,东方燃起了火红的朝霞,辉煌灿烂。田野连着村舍,村舍依偎着田野,放眼望去,庄稼黄灿灿、赤橙橙的,累累的果实挂满秋夜播种下的晶莹透亮的露珠,在霞光照耀下,珠光闪闪,果实更显得饱满丰润。远处的山峦和田野笼草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好像敷盖着一层白色柔软的绒毯一样。是的,乡村秋天的早晨,( )一幅经过浓装艳抹的山水画,( )大自然的真情实景,比山水画更诱惑感人,具有无比的魅力。
(1)语段中加点字“朝”的读音是
(2)在语段①处填上标点符号,下列选项恰当的是( )
A.逗号B.顿号C.句号D.感叹号
(3)“在霞光照耀下,珠光闪闪,果实更显得饱满丰润。”句中“丰润”的词性是( )
A.动词B.名词C.形容词D.代词
4)文中“远处的山峦和田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好像敷盖着一层白色柔软的绒毯一
样”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B.拟人C.夸张D.反复
(5)给文中括号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
C.不是……而是……D.即使……也……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1分)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差可拟(大体)
C.内集(向里面集合)
D.未若(不如,不及)
8.对《咏雪》一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9.“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
B."尊君"是谦辞,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C.《咏雪》一文着重描写室外大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D.《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短文主要说明了情义的重要性。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5分)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获(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②闾里:街坊,乡邻。③士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统称,此指读书人。
11.文中“以荻画地”一句中“以”的意思 。(1分)
12.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13.你认为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小题。(16分)
剥玉米
安 宁
①剥玉米当然是全家老少都要参与的大事。
②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如果我能爬到月亮上去,一定会看到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此刻都和我家一样,坐在院子高高的玉米堆前,一心一意地埋头剥着玉米。
③有时候玉米里隐藏了整个秋天的小虫子们,也会出来热闹热闹,钻到你的鞋子里、袖筒里,或者脊背上。它们一个一个都吃得圆滚滚的,有时候因为太胖爬不动,就会直接从高高的玉米堆上骨碌下来。小孩子们也学它们,爬到高处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于是院子里便会响起大人们的叫骂声,让他们赶紧滚回床上睡觉去!只有像我这样的笨预子,躲在角落里一个一个地剥着玉米,最后被大人们忘记了,自己坐着睡过去了。蒙胧中听见母亲叫我,才一个激灵醒过来,看到大人们已经剥完了大半,并将玉米编织在一起,准备明天挂到梧桐树或者平房上去了。我有些愧疚,为自己偷了懒,于是无声无息地拍落身上的玉米须、小虫子和灰尘,啪嗒啪嗒地走去上了床。眼皮沉沉地合上的那一刻,我听到院子里疲惫不堪的父母在絮叨争吵着什么,可是我已经顾不得了,一脚就踏入了梦乡。
④剥玉米的盛事,要持续很多天。在绵绵的秋雨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赶着要将玉米剥完了,挂到院子的角角落落里去。但凡能够砸进钉子的墙上,都会挂满了玉米。所有的梧桐树,也全变成了金黄色,从上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犹如披了一件黄金铠甲。平房的四面墙上,当然更是挂得满满当当的,以至于我猴子一样爬上去,又猴子一样爬下来,因为实在是没有站的地方了。不过站在高处看四面八方,会觉得此时的村子,跟个披红挂绿的新邮官似的,很阔气,也很土豪。女人们就站在这片金黄色里,边唠叨着自家的男人偷懒,边顺手
操过棍子来,打某个将尿滋在“玉米树”上的熊孩子。
⑤如果赶上阴雨绵绵的秋天,玉米一挂上树,就得立刻给披上塑料做的雨衣。我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啪啪地打在塑料上,而后又顺着玉米滑落下去,在地上滴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我于是有些无端地发愁,想着玉米要是发霉了怎么办呢?所以天还是快快地晴起来吧,等着晒干了,我们全家好进入下一个浩大工程——剥玉米粒。我这样想着,听见母亲也在身后长长地叹气,于是整个下雨的秋天,一切便都是阴郁的、潮湿的,快要生了霉,腐烂了一样。
⑥所以天一放晴,看着挂在外层的玉米差不多干了,父母便又带领我和姐姐把玉米摘下来,扔到大铁盆里去。一整个冬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剥玉米棒,不停歇地剥,好像我们生下来就只做这一件事一样。母亲是负责用剪刀将玉米插出一两道“垄沟”的人,这样方便我们顺着垄沟去剥。她还教我和姐姐,用一个剥完的玉米棒,代替手去剥另外一个玉米棒,这样可 装以更省功,也不至于让手很快地红肿疼痛。
⑦夜晚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关起门来,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剥着玉米棒。玉米粒噼里啪啦地落在大铁盆里,单调地附和着夜色中墙根下灿蛐们的呜叫。有时候我和姐姐偷懒,跑到 订床上去玩过家家。隔着蚊帐,看到父母的影子落在对面墙上,一高一低,忽而抬头,忽而弯腰,好像皮影戏一样好玩。于是我和姐姐也将手高高地举起来,模拟出羊、马、兔子或者小狗等动物。两个人玩着玩着,还会一语不合,争执起来。父亲听了心烦,让我们要么下来剥玉米,要么赶紧躺下睡觉。我和姐姐怕父亲脾气再大一些,将玉米棒砰的一声砸过来,也便消了声,躺下乖乖地入了梦乡。
⑧梦里都在做什么呢?现在已经忘了,大约,也是在无休无止地剥着玉米吧,一直剥到冬天快要过去,挂在院子里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全都进了麻袋,运进粮库里去,换成我们需要的烧饼、衣服、咸菜或者针头线脑。
14.“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请分析在剥玉米之前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4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剥玉米写了几件事。(4分)
16.剥玉米是作者儿时的盛事,意义非凡;时移世易,今天作者对“剥玉米”已经是另外一种情怀。请分析“剥玉米”对于当时和今天的作者有什么不同的意义。(4分)
1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所有的梧桐树,也全变成了金黄色,从上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犹如披了一件黄金铠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9分)
家 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徼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线 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晃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⑤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别人都感到奇怪,祖父便向他们讲起鱼的来历,父亲他们恍然大悟。
⑥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⑦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8.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3分)
→放贼→ →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父是个怎样的人。(3分)
20.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三)名著阅读(5分)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热。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21.请你阅读上面的名著节选,回答问题。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作者是______,《朝花夕拾》原名_____。(3分)
(2)语段中的“他”是谁?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学校准备开展以“与自律同行”为主题的语文活动,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规则法度,约束自己的言行。
【材料二】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朱熹
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村上春树
哪怕对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高尔基
【材料三】亲爱的孩子,现在尚未明确自己的梦想,并不可怕,也不必慌张,慢慢成长,终会发现心中挚爱。实现梦想的道路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挑战,不要怕失败。困难就像纸老虎,你强它就弱,要有勇气打败它。心定磐石之坚,行有日月之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孩子,记得读书运动,记得守时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它将是你一生的挚友,是你实现梦想的助手,让你一生受益无穷。
——航天员刘洋写给孩子的信
【任务一】拟写标语
(1)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2分)
【任务二】解说过程
(2)下面是本次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说此方案的活动过程,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4分)
【任务三】学会劝说
(3)受疫情影响,学校启动“停课不停学”活动。小新同学在上网课期间,沉迷于电子游戏,经常课上不在线,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你和小新是微信好友,得知这一情况后,你将怎样劝说小新?请你通过微信给小新发一条消息。(不少于50字)(4分)
(二)写作(50分)
23.作文题目:我要说声谢谢你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4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4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17,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7,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