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学案
展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和运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小数乘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小数乘法,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前后例题的联系。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数。
5.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1)小数乘整数 (2课时)
(2)小数乘小数 (3课时)
(3)练习课 (1课时)
(4)积的近似数 (1课时)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课时)
(6)解决问题 (2课时)
(7)练习课 (1课时)
(8)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掌握知识技能,巩固算法,培养他们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1)
课题
小数乘整数(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两个重点:
1.关注知识迁移,注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过程中借助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学习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并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3分钟)
师:瞧!文化广场真热闹,有好多小朋友在放风筝,你们想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课件,交流得到的信息。
1.填一填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根跳绳3.5元,学校买了5根跳绳。一共花了多少元?
3.5×5=17.5(元)
答:一共花了17.5元。
3.一台笔记本电脑重3.12千克,4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重多少千克?
3.12×4=12.48(千克)
答:4台这样的笔记本电脑重12.48千克。
4.在积中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1)1.3×5=65
(2)5.04×2=1008
(3)1.06×4=424
答案:(1)6.5(2)10.08(3)4.24
5.用竖式计算。
0.42×3=1.26 2.15×7=15.05
二、自主探究。(24分钟)
1.了解小数乘整数。
(1)老师:有3个小朋友想买蝴蝶风筝,请你帮忙列出算式3.5×3。
(2)仔细观察列的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尝试计算。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3.5×3。
(2)引导学生汇报各自不同的算法,板书并归纳。
(3)引导学生对比,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3.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0.72×5,教师出示自学提示:①计算时应怎么乘?②积的小数点怎么处理?③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2)3.6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互动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1)学生自学观察,列出算式。
(2)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因数有一个是小数,一个是整数。
(3)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1)学生按要求计算3.5×3。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把元转化成角,就是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这样就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了。
3.(1)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例2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并汇报。(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学生交流汇报。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三、巩固深化。(8分钟)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4页第1、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成已知,逐步渗透转化的思想。在教学3.5×3时,提出了“你能将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乘法算式吗”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成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准确的理解。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课时 小数乘整数(2)
课题
小数乘整数(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运用,这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补充,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小数乘整数的问题,经历并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体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会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
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计算1.23×9。
2.引入新课:根据1.23×9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2.联系实际,提出用1.23×9计算的数学问题。
1.刘阿姨买了3千克茄子,每千克5.76元,应付多少钱?
3×5.76=17.28(元)
答:应付17.28元。
2.“神八”飞船在到达预定轨道后,飞行速度达到7.8千米/秒,如果以此速度飞行26秒,“神八”飞船飞行了多少千米?
7.8×26=202.8(千米)
答:“神八”飞船飞行了202.8千米。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8分钟)
1.出示例题:《数学故事》的定价是15.35元,小哲所在班级有45名同学,每人买一本《数学故事》,一共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问题整理条件,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列出算式,并列竖式计算出结果。老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分小组讨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巩固前一课时所学知识。
三、课堂实练,巩固深化。(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4页第3、5题。
2.教师可以讲解例题:胜利小学五(1)班的同学在联欢会上买了一条彩带,准备装饰教室。第一次用去彩带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5.2m,这条彩带原来有多长?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间相互检查,交流心得。
2.分析:这道题可以从最后还剩5.2m入手,当第二次用完后,应该还剩2个5.2m,第一次用完后就应该剩(2×2)个5.2m,以此类推,原来就应该有(2×2×2)个5.2m,也就是8个5.2m。
答案:5.2×2×22=41.6(m)
答:这条彩带原来长41.6m。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解决小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算法。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师还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一块玻璃长2.5米,宽1.8米,每平方米玻璃售价是19.5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1)
课题
小数乘小数(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小数乘小数是小数乘法中的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鉴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对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重点:
1.在情境中引发问题,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尝试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可以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小数乘法来解决。
2.从练习中寻找契机,在实践中实现归纳总结。
本环节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之后,以教材第5页例3为载体,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有序地总结和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并会正确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
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小数点的定位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播放课件)我们的校园真美呀!有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吗?
学生认真看课件。
1.填空。
(1)在7.04×2中,因数7.04是( )位小数,积等于( ),是( )位小数。
(2)计算0.85×5时,先把0.85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成85×5,要使积不变,计算后的积应该缩小到( )。
答案:(1)两 14.08 两
(2)100
2.用竖式计算。
6.7×0.3=2.01 2.7×6.1=16.47
3.一种水果糖每千克12.85元,买8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4千克呢?
12.85×8=102.8(元)
12.85×0.4=5.14(元)
答:买8千克应付102.8元,买0.4千克应付5.14元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8米,宽4.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若每平方米收萝卜24.8千克,这块菜地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8.8×4.5=39.6(平方米)
39.6×24.8=982.08(千克)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9.6平方米。可以收萝卜982.08千克。
二、自主探究新知,掌握算法。(2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想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因数的特点(都是小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
(4)讨论:可以把它们看成整数来计算吗?
(5)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交流。
(6)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7)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
2.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1)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获得的数学信息。
(2)小组交流后汇报:必须知道宣传栏的面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宣传栏的长和宽。可求宣传栏的面积,列式为2.4×0.8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可以将它们看成整数来计算。
(5)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全班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6)学生独立解决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并汇报展示。
(7)学生先讨论自己的发现,然后初步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使用规范的语言做总结。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页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得到解决方法,并学会对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总结。本节课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了两个总结,首先是总结上节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接着是通过教材第5页例3运用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课题
小数乘小数(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重视计算类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独立尝试、思考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明确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7分钟)
1.计算下面各题。
0.09×5 15.4×1.2
2.4×25 7.3×5.2
2.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3.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思考,并汇报计算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我会填。
(1)3.4×2.3的积是( )位小数,0.28×1.26的积是( )位小数。
(2)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原来的( )倍。
答案:(1)两 四(2)100
2.列竖式计算。
0.17×2.4=0.408 1.8×0.14=0.252
3.根据105×27=2835,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2.7= 1.05×0.27=
0.105×27= 0.0105×0.27=
答案:28.35 0.2835
2.835 0.002835
4根据97×25=2425填空。
( )×( )=2.425
答案:0.97×2.5
0.097×25
9.7×0.25
97×0.025
(答案不唯一)
二、自主探究,感悟算理。(20分钟)
1.结合具体问题,深入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4。
(1)学生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讨论:
①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②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该怎样点小数点?
(3)汇报交流。
2.完善、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1.(1)学生独立计算0.56×0.04。
(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3)学生代表汇报。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2.(1)学生讨论、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认真倾听,明确算法。
三、巩固练习。(8分钟)
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答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尝试计算0.56×0.04的值,再让学生探讨研究并进行转化。在交流中,许多学生提出应该把小数和小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可见,学生已初步学会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新问题。感知并逐步掌握这一转化方法,不仅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5课时 小数乘小数(3)
课题
小数乘小数(3)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以课件为载体,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借助课件,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赶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教学的课改理念。
2.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验算方法的教学,设计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发现可以运用整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来验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经历验算的不同方法,感受验算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提高小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小数应用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养成算前估算、算后验算的习惯。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课件展示相应图片)
2.老师:聪聪和明明来到非洲旅游,被一只最高速度是每小时 56 千米的非洲野狗追赶,这时一只鸵鸟救了他们,眼看就要追上了,鸵鸟说:“我的最高速度是它的 1.3 倍,别担心,它追不上我!”,明明说:“你跑得可真快啊!那你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啊?”
(1)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2)同学们听的真仔细,你能帮聪聪和明明算算鸵鸟的最高速度吗?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明确: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倍数是整数的乘法,今天将要学习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1.学生观看相应图片。
2.认真倾听老师讲的故事。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列出算式56×1.3,并汇报列式的理由。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直接写得数。
0.9×6= 7×0.08=
1.87×0= 0.24×2=
0.12×6= 1.6×5=
4×0.25= 1×0.5=
答案:5.4 0.56 0 0.48
0.72 8 1 0.5
2.用竖式计算。
4.3×28=120.4 25×0.125=5
3.将正确的积写在括号里。
(1)32.7×0.24=78.48( )
(2)2.03×0.02=0.406( )
答案:(1)7.848 (2)0.0406
4.一只鸡的质量是1.25千克,一只鹅的质量是这只鸡的2.8倍,这只鹅的质量是多少?
1.25×2.8=3.5(千克)
答:这只鹅的质量是3.5千克。
5.一棵桃树高2.4米,一棵梨树的高度是桃树的3.24倍,这棵梨树高多少米?
2.4×3.24=7.776(米)
答:这棵梨树高7.776米。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教学教材第7页例5。
1.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56×1.3。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中例5的竖式)这位小朋友计算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如何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
3.验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老师小结: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②用计算器计算;③根据算式中的因数特点进行验算。
1.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自己的方法。
3.学生交流后得出:不要抄错数字,小数点要点正确。
4.认真倾听,反思自己的验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页第6、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材主题图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让学生如临其境。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的课改理念,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一开始通过讲故事激情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并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课题
积的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本学期又学习了小数乘法,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实际需要,把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客观生活需要对乘积进行位数保留。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说说对狗的了解,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特别灵敏。通过引导、质疑,找出人和狗的嗅觉细胞的有关信息,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关注思考的主体始终是学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解决狗的嗅觉细胞数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一直是问题的主动参与者,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然后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进而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学习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乘积是求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积的近似数。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每个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4.076 3.72 0.58 9.0548
(2)保留两位小数。
4.864 3.295 5.408 2.753
2.解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计算的结果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0.258(保留两位小数)
12.016(保留一位小数)
9.85(保留整数)
答案:0.26 12.0 10
2.判断。
(1)3.043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0。( )
(2)近似数2.7和2.70的精确度不同。( )
(3)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 )
答案:(1)√(2)√(3)×
3计算下面各题,并把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5×0.86≈
7.5×1.243≈
答案:23.7 9.3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6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1.654 1.645
二、创设情境,探究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20分钟)
1.(1)大家知道哪种动物的嗅觉特别灵敏吗?(狗)人们利用狗的这一特点把它们训练成警犬。(课件出示情境图)看,警犬正在帮警察叔叔检查物品呢。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要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应该怎样列式?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求积的近似数。
(1)引导学生讨论:
①题目中对得数是怎么要求的呢?
②怎样把乘得的积2.205保留一位小数呢?
③结果应怎么写?
(2)结合例题讨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求积的近似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1.(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2.(1)①题目中的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②根据已有的经验: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是2.2。
③因为求的是积的近似数,所以要用“≈”表示。
(2)学生讨论后明确: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用“≈”表示。
(3)学生自由发言: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所要保留数位的末一位或末几位是0,不能划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2题。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为42米,如果每平方米产青菜6.8千克,这块菜地一共产青菜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1.独立计算,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2.先分析题意,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汇报解题、取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实际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我想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结合数学情景,明白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主题图设计了一个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警犬检查物品的故事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自主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并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算出积,最后从中了解到狗具有很敏锐的嗅觉。再让学生运用自己以往的知识基础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求出,并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这样,学生便会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7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用于小数乘法是本节课主要探究的内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将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在游戏中发现规律。
通过找朋友这个游戏,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经历
发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并没有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和发现。
2.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学到了新知识,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就应该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可以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接着通过计算教材第12页例7的两道小题,让学生在简算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目标
1.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学习难点
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对它们有哪些了解。
2.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单,那么对于小数乘法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学生从运算定律的内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和怎样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三个方面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和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1)25×34×4=( × )×34
(2)18×36+18×64=18×(
+ )
答案:(1)25×4
(2)36+64
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填空。
(1)7.8×0.8×1.25=
(2) (8+10)×12.5=
(3)1.7×4.2+1.7×5.8=
答案:(1)7.8×(0.8×1.25)
(2)8×12.5+10×12.5
(3)1.7×(4.2+5.8)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8.9×0.4
=2.5×0.4×8.9
=1×8.9
=8.9
0.27×10.1
=0.27×(10+0.1)
=0.27×10+0.27×0.1
=2.7+0.027
=2.727
3.8×3.4+3.8×6.6
=3.8×(3.4+6.6)
=3.8×10
=38
4.32×102-4.32×2
=4.32×(102-2)
=4.32×100
=432
4.学校电脑室要增加30套电脑桌椅,添置这些电脑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87.5×30+32.5×30
=(87.5+32.5)×30
=3600(元)
答:一共需要3600元。
二、在游戏中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应用规律。(22分钟)
1.验证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猜想验证。
出示教材第12页例7上面的内容。怎样验证小精灵的猜想对不对呢?
(2)验证。
(3)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4)老师总结:我们通过实例推导证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解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了。
2.教学教材第12页例7。
(1)课件出示例7左边一个式子。
请你试着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个运算定律。(强调:注意观察数的特点)
(2)课件出示例7右边一个式子。
①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因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及怎样计算才能更简便,然后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3)小结: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1)学生交流得出:可以看两边的算式结果是否相等。还可以举例验证。
(2)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3)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4)学生认真倾听,猜想得到验证。
2.(1)学生试做,并板演汇报。(乘法交换律)
0.25×4.78×4
=0.25×4×4.78
=1×4.78
=4.78
(2)学生通过观察数的特征,发现:可以把202分成200+2,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计算如下:
0.65×202
=0.65×(200+2)
=0.65×200+0.65×2
=130+1.3
=131.3
(3)学生自由交流后汇报:在计算时应先观察各个数的特点,看其是否符合某一乘法运算定律,再计算。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第4题。
3.教师讲解
简算:
50×0.8×0.04×1.25×0.02×250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并说出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3.在本题中50与0.02、0.8与1.25、0.04与250相乘的积都是整数,所以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分别结合,进行分组计算,使计算简便。
50×0.8×0.04×1.25×0.02×250=(50×0.02)×(0.8×1.25
)×(0.04×250)=1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2.9×0.45+0.29×4.2+0.029×13
=2.9×0.45+2.9×0.42+2.9×0.13
=2.9×(0.45+0.42+0.13)
=2.9×1=2.9
43×11.8+5.7×118
=4.3×118+5.7×118
=(4.3+5.7)×118
=1180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课,学生已经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于小数乘法,也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从而知道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然后就利用这些运算定律来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运算,这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又一次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本节课始终遵循着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始终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迁移类推。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判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去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估算。
2.能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学习难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带有表格的卡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秋季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2.揭题:刚才这道题是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的内容——整数乘法的估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估算的知识,学习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1.学生估算,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列竖式计算。
(1)0.23×2.9
(2)0.8×0.9
(3)1.34×0.24≈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0.31×0.17≈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0.667(2)0.72(3)0.32(4)0.1
2.玲玲用计算器计算4.86×7.3时,得到的答案是354.78,你认为对不对?如果不对,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答:不对,小数点点错了位置。
3.请你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21×4.8=10.08 ( )
3.9×101=3939 ( )
5.09×4.93=2509.37 ( )
1.5×7.7=15.5 ( )
答案:× × × ×
4.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kg,卖掉了400kg,还剩下多少千克?
35.8×14-400=101.2(千克)
答:还剩下101.2千克。
5.刘阿姨新居的面积是120 m2,她打算用边长0.8 m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80块够吗?
0.8×0.8×180=115.2(m2)
115.2<120
答:180块不够。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24分钟)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今天妈妈要逛超市,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妈妈解决一下。(出示教材第15页例8)
(2)整理信息,理解题意。(课件出示表格)
(3)尝试估算,解决问题。
①讨论方法。要想知道妈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元或20元的鸡蛋,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理解估算方法。
同学们的算法真多!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比较容易呢?
2.老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使估算更合理,估算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
1.(1)学生认真观察、倾听。
(2)学生认真分析,理解题意,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
(3)①学生明确:要知道买完大米和肉之后还剩多少钱?
②学生自主计算,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4)学生明确:用估算来解决比较容易。
2.同学们认真倾听,在小结中反思巩固。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7分钟)
1.完成教材第17页第2、5题。
2.教师讲解例题。
汽车的油箱里有25 kg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8.8 km。汽车需行驶200 km的路程,这辆汽车中途需要加油吗?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订正。
2. 25×8.8>25×8=200(km)
不需要加油。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4分钟)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估算意识和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课题
解决问题(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设计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为学生提供了含有多种信息的练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习目标
1.能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难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你们坐过出租车没?还记得当时是怎么付费的吗?
2.其实坐出租车应付多少钱是有固定标准的,这里面还蕴含着小数乘法的知识呢,你们想不想学呀?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数学世界,走进小数王国,去探究小数的知识,用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交流坐出租车付费的方式。
2.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8×4.5
=(10-0.2)×4.5
=10×4.5-0.2×4.5
=45-0.9
=44.1
32×1.25
=8×1.25×4
=10×4
=40
2.列式计算。
(1)3.9加上0.8与1.5的积,和是多少?
3.9+0.8×1.5
=3.9+1.2
=5.1
(2)甲数是7.8,比乙数多0.8,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
7.8×(7.8-0.8)
=7.8×7
=54.6
3.超市促销。一种饮料每瓶2.8元,超过12瓶,每买一瓶只需1.4元。张叔叔买了20瓶这种饮料,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8×12+(20-12)×1.4=44.8(元)
答:一共需要44.8元钱。
4.某市为鼓励节约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25吨(含25吨)以内的每吨1.82元,26吨至33吨(含33吨)以内的每吨2.58元,超过33吨的每吨3.54元。
(1)张华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24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1.82×24=43.68(元)
答:应缴水费43.68元。
(2)李红家上月的用水量为28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1.82×25+2.58×(28-25)=53.24(元)
答:应缴水费53.24元。
5.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
李丽到外婆家的路程为8 km,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多少车费?
8+(8-3)×1.6=16(元)
答: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16元车费。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24分钟)
1.学生观察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交流汇报信息。
2.引导分析,明确收费标准。
(1)谁来说说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王叔叔的乘车里程是6.3千米,应该按多少千米计算呢?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讨论:(1)想一想,王叔叔的乘车费用应该分成几部分来计算?
(2)想一想,如果全部里程都按每千米1.5元来计算的话,比正常收费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3)根据以上理解尝试解决问题。
(4)汇报解题方法,展示解题过程。
(5)组织学生按照收费标准填写“回顾与反思”中的表格,并交流汇报。
4.小结: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问题不止一种解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学生观察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交流汇报信息。
2.(1)学生自由交流:出租车行驶的距离在3千米以内就付7元;如果超过了3千米,那么除了要付7元之外,超出的每千米还要加付1.5元,不足1千米也按1千米计算。
(2)学生根据收费标准明确:应该按7千米计算。
3.(1)学生讨论得出:应该分成两部分来计算,即3千米以内应该付的钱数和超出3千米应付的钱数。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收费变少的原因。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汇报结果。
(4)学生代表汇报解题方法及过程。
(5)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检查。
4.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8页第6题。
2.教师讲解例题。
(1)我市市内通话的收费是这样规定的:前3分钟内共收费0.2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加收0.1元。小华的爸爸打了8分14秒市内电话,需要多少电话费?
(2)叔叔家住北京,小明的爸爸给叔叔打长途电话,根据中国电信长途电话的资费标准:
①国内长途电话每6秒0.07元(不足6秒按6秒收取)。
②国内长途电话每日零时至7时,按通话费0.6倍优惠收取。
③IP卡业务,每分钟0.3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取)。
问:如果小明的爸爸与叔叔通话10.25分钟,选择哪种方式最省钱?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讲解。
(1)答案:0.2+(9-3)×0.1=0.8(元)
答:需要0.8元电话费。
(2)答案:
①10.25×60÷6≈103
103×0.07=7.21(元)
②10.25×60÷6≈103
103×0.07×0.6≈4.33(元)
③11×0.3=3.3(元)
答:选择第③种方式最省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通过对两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使学生清楚地厘清解题的思路,掌握解题的方法,为列式解决问题扫平了学习障碍。同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点评和总结: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3.理解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的算理。
4.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会验算小数乘法。
5.理解可以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会正确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或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验算小数乘法。
3.理解并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的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4题。
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分析:求总价钱,我们要用单价×数量,所以列式为0.85×14。
答案: 0.85×14=
11.9(元)
答:她一共要花11.9元。
1.小明从家步行到外婆家,每分钟行28.4米,共花了18分钟,小明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28.4×18=511.2(米)
答:小明家离外婆家511.2米。
知识点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5题。
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分析:读清题意,利用倍数关系可以直接用一个数乘它的倍数。
答案: 1.28×30=
38.4(万千米)
答:月球到地球有38.4万千米。
2.一头狮子的体重是0.28吨,而一头大象的体重是狮子的8倍,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
0.28×8=2.24(吨)
答:大象的体重是2.24吨。
知识点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1题。
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总路程,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路程=速度×时间。
答案:70.5×6.4=
451.2(千米)
答:他坐火车的路程是451.2千米。
3.学校的长方形操场长是40.5米,宽是31.6米,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0.5×31.6=1279.8(平方米)
答:操场的面积是1279.8平方米。
知识点4:积与因数的关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答案:< < > >
知识点5: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8题。
一只梅花鹿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分析: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答案: 1.46×3.5=
5.11(米)
5.11-1.46=3.65(米)
答:这只长颈鹿高5.11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3.65米。
5.柑橘的价格是2.8元每千克,而杧果的价格是柑橘的2.4倍,杧果的价格为多少元每千克?
2.8×2.4=6.72(元)
答:杧果的价格为6.72元每千克。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第6、7、9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小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活情景,然后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分析、解答。课堂上根据情景图,依据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让学生在流畅的教学过程中顺利掌握所要理解和学习的知识点,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水平。
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点评和总结: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四舍五入”法是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并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估算,并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
1.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学会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1题。
计算下面各题,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5×0.7×0.8
9.8×25
分析:1.25与0.8相乘得1。运用乘法交换律,把0.7和0.8调换位置,先算1.25×0.8,再把乘得的积与0.7相乘就简便了;先把9.8看成是10-0.2所得,然后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10和0.2分别与25相乘,再把乘得的积相减。
答案:
1.25×0.7×0.8
=1.25×0.8×0.7
=1×0.7
=0.7
9.8×25
=(10-0.2)×25
=10×25-0.2×25
=250-5
=245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99
=3.5×(100-1)
=3.5×100-3.5×1
=350-3.5
=346.5
1.25×32×0.25
=1.25×(4×8)×0.25
=(1.25×8)×(4×0.25)
=10×1
=10
知识点2:用小数的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5题。
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吗?
苹果一箱 (38.2元/箱)
梨子一箱(9.6元/箱)
香蕉两箱 (22.8元/箱)
分析:用估算的方法即取比该值大且最接近的整数,如:38.2大约是40,9.6大约是10,22.8大约是23,计算的结果再与100进行比较。
答案:
40+10+23×2=96(元)
96<100
答:100元够。
2.学校舞蹈室长9.1米,宽7.2米。现在要铺上长0.8米,宽0.15米的长方形木地板,500块木地板够吗?(不考虑损耗)
0.8×0.15×500=60(m2)
9.1>9,7.2>7,9.1×7.2>63
63>60
答:500块木地板不够。
知识点3:用小数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及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8题。
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妈妈一次通话时间是8分29秒,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分析:先把不足1分钟的部分按1分钟计算,那8分29秒按9分钟计算,把9分钟分成3分钟以内(3分钟)和以外(6分钟)两个部分,分别算出需要的钱数,然后加在一起算出通话的费用。
答案:0.22+0.11×(9-3)=
0.88(元)
答:她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0.88元。
3.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5吨以内的每吨2.5元,15吨以外的每吨3.6元,小明家上月共用水23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5×15+3.6×(23-15)=66.3(元)
答:应缴水费66.3元。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7页第2、3、5题,第18页第6、7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既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课,也是一节利用数学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估算意识和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点评和总结:
小学苏教版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精品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新知导入,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精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精品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同步导学案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小数乘整数导学案2doc、同步导学案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1小数乘整数导学案1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优秀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