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件全套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第三课时课件(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第三课时课件(部编版),共19页。
13 唐诗五首八年级语文上册1第三课时1.加深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读诗,感受经典的魅力。3.继续学习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本课时目标导入新课2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创作了近4000首诗,与李白、杜甫齐名。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放声吟诵,读准节奏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放声吟诵,读准节奏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刚与堤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五彩缤纷的繁华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设问1:本诗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设问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设问3: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设问4:尾联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字斟句酌,赏析诗句字斟句酌,赏析诗句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这首诗把西湖的初春描绘得生机盎然、生动传神。诗人陶醉于这西湖初春的美景中,最爱的却不是那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而是绿杨荫里的白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山光湖色之美,心旷神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赞美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读来让人倍感喜悦与闲适。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研习诗歌,学习章法研习诗歌,学习章法研习诗歌,学习章法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待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研习诗歌,学习章法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研习诗歌,学习章法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诗意转折,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研习诗歌,学习章法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学法总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放声吟诵,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疏通诗意研习诗歌,学习章法走进情怀,理解情感学法总结,提升素养课堂小结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