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单诗精练4 怀古之伤——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单诗精练4 怀古之伤——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含解析),共2页。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 ①戴复古:南宋词人。②貔(xiū)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其小名为阿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貔虎噪”“鱼龙怒”,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表现了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了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答案 C解析 “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主要写出了词人对时事的伤感。2.同样写赤壁之战,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苏词通过细节描写“谈笑间”,就让曹军快速崩溃,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②戴词则运用对偶、比喻、夸张等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周瑜火烧曹营时惊心动魄的赤壁战场,意在表现战争场面的宏大激烈,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可谓造语相同,都以不同凡响的气势入文,展现了赤壁矶雄浑壮阔的气象。B.“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两句写出了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历史的往事、风流人物都随着滚滚长江水流逝,即事悟理。C.“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姜夔的《扬州慢》结尾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D.本词上片末尾句使用了过渡句,“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传神地写出了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转折一问,将目击伤心的国事全融入问中。答案 A解析 “都以不同凡响的气势入文,展现了赤壁矶雄浑壮阔的气象”错。从词中来看,戴词显得气势平淡,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显得自然轻快。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瑜赤壁之战的故事,试从详略的角度赏析两词在写法上的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相同点:两词写周瑜赤壁之战,都是用来作反衬。(2)不同点:①苏词意在通过周瑜年少有为、意气风发来反衬词人的老大无功、怀才不遇,所以词中详写了周瑜的形象,而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较少;②戴词意在用周瑜强大的军事力量、吴蜀联军高昂的士气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所以词中对赤壁之战的场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而对周瑜的形象只用了“气吞区宇”四个字来概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单文精练1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之伦理(含解析),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群诗通练3 兄弟情深——苏轼苏辙往来诗(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群诗通练2 华清宫冷——华清宫组诗(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