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文言文阅读 群文通练1 医者仁心——医学家传记(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文言文阅读 群文通练1 医者仁心——医学家传记(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导语 古语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成为一代名医,固然需要精通医术,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大仁之心。当瘟疫来临之际,他们会挺身而出,竭尽全力,拯救人间苦难,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今天如此,古代亦如此。下面两篇文章可助你在完成正常的文言训练之中,深深地领悟“医者仁心”的真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少即通百家,善言老、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欲官之,不受。显庆中,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其道如何?”答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霜雪,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注],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燋槁,发乎面,动乎形。天地亦然。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
照邻曰:“人事奈何?”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复问养生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生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
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节选自《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 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B.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C.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D.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答案 C
解析 原文标点: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古代国子学的学官名。主要职掌教授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B.太宗,和“文帝”“高宗”一样是帝王的庙号。开国皇帝常为“太祖”,第二代多为“太宗”,这里是指唐太宗。
C.推步,推算天象历法,也指推命。古人谓日月五星转运于天,及其对人的影响,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
D.牲牢,古代特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祭祀者和受祭者的不同,以及所用牺牲的搭配不同,分为“太牢”和“少牢”。
答案 B
解析 “文帝”是谥号,不是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年轻时就精通诸子百家,擅长谈论老子、庄周的学说,被洛州总管称赞为“圣童”。
B.孙思邈学问渊博高超。他擅长阴阳、推步、医药,有自己独到的行医之道,孟诜、卢照邻等都尊他为师。
C.孙思邈不图功名利禄。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唐太宗想封他做官,后又请他做谏议大夫,他都不接受。
D.孙思邈思想天人贯通。他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无论行医治病还是行事养生,都要顺应天理。
答案 C
解析 请孙思邈做谏议大夫的是唐高宗,不是唐太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孙思邈)称病请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赐给他骏马,送给他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让他居住。(得分点:第一句补出主语“孙思邈”,第二句补出主语“唐高宗”,“假”“居之”,语意通顺)
(2)“不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不因为付出了义举而感到内心愧疚”,这就叫做行为端正。(得分点:“为”“回”“义”“方之谓”,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年少时就精通百家学说,擅长谈论老子、庄周。北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他很年轻,感到很惊讶,说:“这是一位神童啊,只是他本领太大,在我这小小州衙难得施展呀!”孙思邈长大之后,隐居在太白山。当时,隋文帝辅助国政,以国子博士的职务征召孙思邈入朝,孙思邈没有接受任命。唐太宗初年,征召孙思邈到京城,虽然年纪老了,可听力视力都很好。太宗想封他做官,他没有接受。显庆年中,高宗再次召见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他坚决推辞。上元元年,(孙思邈)称病请求回太白山,(唐高宗)赐给他骏马,送给他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让他居住。
孙思邈在阴阳、推步、医药等方面无不精通,孟诜、卢照邻等按照孝敬老师的方式礼待他。卢照邻问孙思邈说:“高明的医生治愈疾病,他的医道是怎样的?”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人,一定是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人,也一定是以自然法则为根本。天有四季和五行,寒暑交替,阴阳之气和洽就形成雨,激奋就形成风,凝滞就结成霜雪,舒展就成为虹霓,这是老天的日常规律。人的四肢五藏,一醒一睡,吐故纳新,不断运行,阴阳之气流动就形成气血,彰显在外就成为神色,抒发出来就成为声音,这是人的日常规律。在外表现为形貌,在内表现为精气,天和人都是一样的。一旦失去规则就会气血升腾而出现热症,气血阻隔而出现寒症,气血郁结而成为瘤赘,气血溃陷而成为痈疽,气血狂热就会气喘疲累,气血滞竭就会形容枯槁,或在面容上表现出来,或在形体上流露出来。天和地也是这样。高明的医生用药物导治,以针砭救治;圣人用高尚的德行加以疏导,再用恰当的人力加以辅助。所以身体上有可治愈的疾病,自然中有可解救的灾难。”
卢照邻说:“人事如何处理?”孙思邈说:“胆量要大,心思要细密,智谋要周全,行为要端正。‘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样,如若在薄冰上行走一般’,这就叫做心思细密。‘健壮威武的军人,做了公爵侯爵的将领,要像盾牌的城墙一样保卫国家’,这就叫做胆量大。‘不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不因为付出了义举而感到内心愧疚’,这就叫做行为端正。‘看到合适的机会就行动,不必等到最后’,这就叫做智谋周全。”
卢照邻又问养生的要诀,孙思邈回答说:“天有满盈和虚亏,人有艰难曲折和危险,如不能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就不能调节好自己。所以养生一定要先知道谨慎地支配自己。而谨慎又以敬畏为根本,所以读书人无所敬畏就会缺少仁义,农民无所敬畏就会毁堕农耕,工匠无所敬畏就会无视规矩,商人无所敬畏就不能增加财货,子孙无所敬畏就会忘记孝悌,长辈无所敬畏就会废弃慈爱,大臣无所敬畏就不能建立功勋,君主无所敬畏就不能治理乱世。因此,至上是敬畏大道,其次是敬畏上天,其次是敬畏外物,其次是敬畏他人,其次是敬畏自身。对自身担忧的人就不会为他人所束缚,对自己敬畏的人就不会为他人所钳制,在小处谨慎的人就不会在大处畏惧,对眼前的事警戒的人对未来的事就不会轻慢。”
永淳初年,孙思邈去世,享年一百多岁,留下遗嘱要求家属从简治丧,墓穴中不要藏放陪葬品,祭祀时也不要用牲畜祭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酔死无所知,因破取。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B.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C.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D.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答案 B
解析 原文标点: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学,指离家到远处求学。游学精神可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追求的逍遥游是现代游学的始源。
B.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汉代推举孝悌、清廉之士的察举制与征辟制相反,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员。
C.士人,文中指读书人。在崇儒社会,读书人普遍把《礼记·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作为理想。
D.郡县,行政区划名。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郡、县两级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 A
解析 “道家追求的逍遥游是现代游学的始源”错,应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治学精神是现代游学的始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精通方药,谙熟于心。他治疗疾病,所配药汤剂并不多;且对所用药物,心中能估算岀分量,不用再称量。
B.华佗医术高明,精于辨证。给病症相同的倪寻、李延治病时,他能准确辨别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C.华佗医者仁心,主动救治。在路上偶然遇到患者,他主动前去救治,让患者饮用三升蒜泥和酸醋,治好了患者。
D.华佗不畏强权,身死狱中。他为太祖治病,回家却延期不返,在郡县多次写信召而无果后,惹怒太祖,被拷打致死。
答案 D
解析 “郡县多次写信召”有误,属张冠李戴。原文是“太祖累书呼”。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华佗在路上行走,见到一个人有咽喉梗塞的病,特别喜欢吃东西却又咽不下去,家里人用车拉着他想去求医诊治。(得分点:“行道”,即行于道,在路上行走,走在路上;“病”,得……的病;“就医”,求医诊治;语意通顺)
(2)华佗说:“这病短时间很难治好,长久实施治疗,可以延长寿命。”(得分点:“近”,短时间,近来;“济”,治好;“恒”,长久,持久;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他在徐州一带游历求学,又通晓几部儒家经典。沛国丞相陈珪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前往。又精通医方和药物,他治疗疾病, 配药汤剂不过几种药物,心里知道药的分量,不用再称量,煮熟了就让病人喝下去,告诉病人服药的方法和禁忌,他离开后病人的病就痊愈了。如果应当艾灸,不过选一两处穴位,每处不过七八壮,病痛也就消除了。如果应当扎针,也不过选一两处穴位,进针时对病人说“针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就告诉我”。病人说“已经到了”,就立刻拔出针来,病人的病也很快就好了。如果疾病在身体内部结积,针刺和药力都不能达到,应当需要剖开切除的话,就给病人喝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像醉死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了,于是剖开腹腔取出结积物。府吏倪寻、李延一同来到华佗处治病,他俩都是头疼身体发热,病的痛苦正好相同。华佗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泄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应当用不同的方法。”于是给他们用不同的药, 第二天早上他们俩的病全都好了。华佗在路上行走,见到一个人有咽喉梗塞的病,特别喜欢吃东西却又咽不下去,家里人用车拉着他想去求医诊治。华佗听到他的呻吟声,停下车前往探视,告诉他说:“我刚才来的路边有个卖饼店,店里面有蒜泥和酸醋,从那里取三升喝下去,病自然会消除。”病人就按照华佗的话做了,立刻吐出一条蛇,他把蛇悬挂在车边,想去拜访华佗。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小孩子正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像遇到我父亲了,车边的病物(指悬挂的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病人上前进了华佗家就座,看见华佗家的北墙上悬挂着这种蛇,大约有几十条。华佗的绝妙医术,大致都是这样一类的。然而他本来是个读书人,却把从医作为职业,心里经常懊悔自己的选择,后来太祖亲自处理国事,得了很严重的病,让华佗专门为他诊治。华佗说:“这病短时间很难治好,长久实施治疗,可以延长寿命。”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说:“刚刚收到家信,正想暂时回一趟家。”回到家后,他用妻子生病推辞,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想返回。太祖多次写信召他回来,又命令郡县把他发派遣回原职。华佗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又厌恶干受人役使的事,还是不肯上路。太祖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他四十斛小豆,放宽回来的期限;如果他是说谎欺骗,就把他拘捕押送回官府。于是华佗被移送交付许昌监狱,经审问,他招供认罪。荀彧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超,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应当宽容赦免他。”太祖说:“不必担心,天下难道会没有这种小人物吗?”于是将华佗拷打审问致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小说阅读 群文通练2 秤如人心——做秤之道(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文言文阅读 群文通练2 龙城飞将——军事家传记(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小说阅读 群文通练1 医者担当——瘟疫之思(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