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试讲课ppt课件
展开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
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
对照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教材33页图3-2),识别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了解各个结构的功能。
(1)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2)怎样区分高倍、低倍的物镜和目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3)如何选择光圈大小及反光镜的平面、凹面? 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反光镜用凹面;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反光镜用平面。
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5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2. 转动遮光器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注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1.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2.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视野中的图像是倒置的图像(倒置180度),所以移动玻片的时候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偏离方向一致;(同向移动)
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1.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是如何移动的? 上升。 2. 移动玻片,物像移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向相反方向移动。 3. 观察写有“9”字的玻片,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 “6”。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然后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3.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显微镜 的构造
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10×、 40×、100 ×、(油镜)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C.以物镜倍数为准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4.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认识显微镜,1取镜安放,2对光,请帮他们找出错误,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观察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完美版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衣藻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看书思考,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获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装片标本,临时装片,永久装片,防止气泡的产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动物细胞结构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