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3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4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4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52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55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57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60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3《人皆有不忍之心》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856554/0-169564433262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文意疏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了解的孟子有什么特点?
善辩?“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上》尧舜既没,暴君代作。
迂阔(迂腐而不切实际)?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
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去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凭什么?施仁政性善论
孟子所说的“四端”是指什么?“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译】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译】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的原因是:(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结交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邻朋友中间博取声誉,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译】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
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
“四端”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仁之端: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义之端:羞恶之心,即“正义感”礼之端:辞让之心,即“有教养”智之端:是非之心,即“是非观”
“四端”即仁、义、礼、智四种美德观念的开端和萌芽。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人性本善”为何社会中还有那么多恶行?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起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古今异义/名作动,伤害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有“四端”是否就足够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推己及人的仁爱个人担当的要求
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仁义礼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 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遗编:指《孟子》一书。
风标:风度,品格。迂阔:迂腐而不切实际。故:固,毕竟。
本文在论证方法和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一)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孺子入井 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对比论证:正面: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反面: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正面:足以保四海/反面:不足以事父母
(二)语言特点①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孺子入井、“四端”与“四体”)进行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更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②排偶句式,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富雄辩色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教学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文本疏通,📕文意疏通,文本赏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性善论,✍主题归纳,论辩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目解读,探究拓展,文本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优质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