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56664/0-16956475856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燃烧与灭火》视频+教学设计
展开《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眉山天府新区高家初级中学 高顺利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理解灭火的原理。2.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设计实验,让学生学会对实验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通过认识燃烧的利与弊,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燃烧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而且,在前面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都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探究燃烧条件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并进行大胆的质疑与猜想,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三、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基本之上,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必要的条件,通过教师演示和小组合作交流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四、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五、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六、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坩锅钳、陶土网、表面皿、小木条、小木棍、大理石七、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分组讨论八、教学活动新课引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等,近代,生活上人们通过燃烧获得的热量烧水、做饭;工业上利用燃烧提供的高温来炼钢炼铁。现代人类通过燃烧提供的能量,转化为动力,发射太空探测器,以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燃烧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燃烧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生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板书:燃烧的条件学生活动:同学们在平时已经接触过很多燃烧,大家一起来讨论猜想,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猜想二: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猜想三:燃烧需要达到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教师演示实验: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对燃烧条件的猜想,到底这些猜想是对还是错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下面请同学们先看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然后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思考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实验1点燃一只酒精灯,然后用坩埚钳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大理石分别放在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小木条很快就可以燃烧,大理石始终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2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一个烧杯将其罩住,观察蜡烛燃烧的情况。【实验现象】蜡烛刚开始能正常燃烧,过一会儿就观察到蜡烛火焰越来越小直到熄灭。学生讨论:为什么刚开始蜡烛能正常燃烧,但没等到蜡烛消耗完就熄灭了呢?【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实验3点燃两只酒精灯,然后用坩埚钳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根小木棍同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小木条很快就燃烧起来了,小木棍需要加热一会儿才能燃烧。实验分析:小木条和小木棍同时加热,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小木条能很快燃烧,小木棍需要加热一会儿才能燃烧,说明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要达到的温度一般是不相同的。我们把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实验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条件的总结 (1)需要可燃物(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3)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问题讨论:1、小张同学旅游回家去洗澡,可天然气怎么也打不着火,猛然想起旅游出门前把天然气的阀门关闭了。请问:小张洗澡打不着火是燃烧不具备哪个条件( )A 可燃物 B 氧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2、家中炒菜是锅中油燃起来了,我们可以盖上锅盖让其熄灭,这是因为盖上锅盖后燃烧缺少了哪个条件( )A 可燃物 B 氧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3、大型火灾一般采用水来灭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缺少可燃物 B 隔绝氧气 C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一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