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1 课时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4/0-16956973978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1 课时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4/0-16956973979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1 课时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857844/0-1695697398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1 课时1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1 课时1,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力与弹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力的表示方法,2 N/mB,如图所示,某人用弹簧拉力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重力与弹力
课时1 重力与弹力
课标要求
素养定位
1.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2.会作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
3.理解接触力、形变的概念。
4.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能够正确的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5.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等级要求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合格考试
形成初步的重力、弹力概念,应用重力、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对简单的重力、弹力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弹力有无和方向的结论
能根据弹力大小探究方案,获得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
等级考试
能对重力、弹力的综合性问题进行分析,获得定量分析弹力的方法
有学习和研究重力、弹力性质的内在动机,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在探究合作中既能坚持观点,又能修正错误
知识点一 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重心的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重心位置的决定因素: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5.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表示力。
①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②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知识点二 弹力
1.接触力: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相互作用。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弹力和摩擦力。
2.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2)绳子的拉力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被拉伸时产生拉力,被压缩时产生支持力。
知识点三 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是N/m。k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1.判断正误
(1)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
(2)力的示意图能准确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3)重力和弹力都是接触力。 (×)
(4)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
(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
(6)弹性形变可以超出弹性限度。 (×)
(7)根据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
(8)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所受的外力F无关。 (√)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解析:选C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重力不是一个力,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并不是垂直向下,故B错误,C正确;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手镯,重心就不在物体上,故D错误。
3.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跳板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选B 有弹力时,相互接触的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综上可知,B正确。
4.一根弹簧原长L0=10 cm,若在下面挂质量m=0.4 kg的物体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L=12 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g取10 m/s2) ( )
A.0.2 N/m B.2 N/m
C.20 N/m D.200 N/m
解析:选D 由题意得弹簧原长L0=10cm=0.1m,挂物体后,弹簧长度L=12cm=0.12m,由胡克定律得F=kx,又由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F=G,形变量x=L-L0,联立解得:k=200N/m,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一 对重力与重心的理解
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吗?
2.重力的公式G=mg中,g与自由落体加速度是什么关系?g的取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3.竖直方向如何确定?竖直向下就是垂直于地面吗?
[提示] 1.不是。
2.同一物理量;所处地点的纬度和离地高度。
3.利用重垂线;不是,只能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1.对重力的深入理解
(1)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如从两极到赤道或离地面越高,g值均减小,从而使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能将重力的方向描述为“垂直向下”“向下”“指向地心”。
2.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空间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情况无关。
(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位置。
【典型例题1】 (多选)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弹簧测力计和天平都可以直接用来测量重力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
[思路点拨] (1)重力是如何产生的?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是测量力的还是测量质量的?
(2)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但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并不是全部来提供重力,所以不能说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A错误;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错误;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的特点有关,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砖的形状和质量分布的特点都没有变化,所以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故C正确;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故D正确。
[答案] CD
归纳总结
对重力有关问题的认识易产生错误的几点
(1)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支撑面。
(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对点训练1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解析:选B 物体的重力大小在同一地点是恒定的,不同地点可能是变化的,比如在地球上不同的高度或不同的纬度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同,故A错误;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结合G=mg可知,在石块竖直上抛整个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B正确;物体重力的大小为G=mg,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只有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二力平衡可知,物体的重力才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故D错误。
考点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与联系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区别
用来准确地表示力
用来粗略地分析物体受到了某个力
需要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联系
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直观
【典型例题2】 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6 N。
(1)画出压力的图示;
(2)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思路点拨] (1)画力的图示时,先选定标度,再确定线段,最后标注方向。
(2)画力的示意图时,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对线段的长短没有严格要求。
[解析] (1)画力的图示时,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定标度→选适当长度的线段表示2N的力。
②确定线段→从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标上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下画一条三倍于标度的线段。
③标注方向→在线段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为了简便,也可以画成图乙所示。
(2)图丙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也可以依照图丁那样用一个点表示木块,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见解析图
归纳总结
(1)力的图示的应用
①力的图示反映了力的三要素,用作图法解决力的问题时经常用到。
②用力的图示把力表示出来,这是一种科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把力译成几何语言,能更直观和形象地表示力。
(2)力的图示法口诀
要想表示力,方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线段,长短表大小,箭头示方向,注意线尾巴,放在作用点。
对点训练2 图甲、乙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10 N,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图示。
解析:选定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2N或5N的力。
根据选定的标度,从作用点(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段5倍或2倍于标度的线段,线段上加刻度。
在线段上加上竖直向下的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如图甲、乙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考点三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图甲中杯子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形变了吗?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观察?
(2)图乙中用弹簧拉小车,小车由静止而运动,小车的运动状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示] (1)发生形变;用放大微小形变的方法可以观察。
(2)被拉伸的弹簧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给小车一个拉力作用。
1.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1)两物体间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条件法
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法多用来判断发生明显形变的情况(弹簧、橡皮条等)
假设法
可以假设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撤去,判断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则无弹力;若不能,则存在弹力
状态法
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替换法
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来替换
3.常见弹力方向的分析
类型
方向
图例
接触方式
面与面
垂直于公共接触面
点与面
过接触点且垂直于面
圆面与点或面
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即圆弧面对应的半径方向)
轻绳
沿绳收缩的方向
轻杆
可沿杆
可不沿杆
轻质
弹簧
沿弹簧形变
的反方向
【典型例题3】 (多选)下列与力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
B.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D.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思路点拨] (1)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2)绳子的拉力一定是沿绳子的吗?杆的弹力一定是沿杆的吗?
[解析]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所以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故A正确;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比如水平杆末端固定一小球,处于静止,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故B错误;对“书对桌面的压力”来说施力物体是书,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不能说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故C错误;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故D正确。
[答案] AD
归纳总结
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思路
对点训练3 (多选)(2022·厦门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F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受到杆的弹力是因为杆发生形变产生的
D.小球受到杆的弹力是因为小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解析:选BC 小车静止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杆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mg,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正确;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小球受到杆的弹力是因为杆发生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四 弹力大小的计算
如图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
(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表达式(x单位为m);
(2)当弹簧伸长20 cm或压缩20 cm,弹力大小相等吗?
[提示] (1)由图知k=8×10240×10-2N/m=2×103N/m,故F=2000x。
(2)相等。
1.计算弹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公式法
利用胡克定律F=kx计算。适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弹力的计算
平衡法
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例如: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解细绳的拉力时,可用二力平衡求得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弹簧、橡皮筋等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公式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注意不是弹簧的长度。
(3)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
(4)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5)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
【典型例题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置于水平面上的劲度系数为k1的竖直轻弹簧B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根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未发生形变时,细绳处于伸直状态,其右端点位于a位置;将弹簧C的右端点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恰好没有弹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该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2)ab间距为多少?
[思路点拨] (1)物体A对弹簧B的压力使弹簧B具有压缩量,当弹簧B恰好没有弹力时,处于原长。
(2)将弹簧C的右端点沿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处于原长,根据胡克定律求出C的形变量,弹簧B的形变量加上弹簧C的形变量即为ab间距。
[解析] (1)当弹簧C未发生形变时,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设压缩量为x1,
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有k1x1=mg
解得x1=mgk1
则该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h=x1=mgk1。
(2)当弹簧C的右端点水平缓慢拉到b位置时,弹簧B恰好没有弹力,说明弹簧C拉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有k2x2=mg
解得x2=mgk2,
则ab间的距离为d=x1+x2=mgk1+mgk2。
[答案] (1)mgk1 (2)mgk1+mgk2
归纳总结
(1)轻弹簧有压缩形变和拉伸形变,既能产生支持力,又能产生拉力,方向均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2)如果题目中只告诉弹簧的形变量,并没有指出是伸长还是压缩;或只告诉弹簧弹力的大小,并没有指出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处于压缩状态,就要分别进行讨论。
(3)轻弹簧的一端自由(即不连接物体)时弹力为零,不自由(即连接物体)时两端弹力必然相等。
对点训练4 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解析:选A 题图甲中,弹簧下面的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向上的弹力,二力平衡,F1=mg;题图乙、丙(任意一侧)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二力平衡,弹簧的弹力大小均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则F2=F3=mg,故平衡时弹簧的弹力大小F1=F2=F3,A正确。
STSE问题——生活中的重力和弹力
重力和弹力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
苹果成熟后,自由下落;在建筑工程上,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测量房屋是否竖直;骑自行车时,遇到下坡路,即使不蹬自行车,车辆还能继续前行等等。
在许多体育运动中,如撑竿跳高、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弹力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撑竿跳高中,选用弹性好的撑竿可以帮助运动员获得好成绩。
教学楼的读书角迎来了一位新客人,如图所示。这个小瓶子非常漂亮,不经意之间增添了许多审美的情趣。关于这个装饰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饰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装饰瓶的重心与其形状结构及质量分布有关
C.若装饰瓶底部出现一个小洞,那在水滴完的过程中,装饰瓶的重心一直在降低
D.若装饰瓶底部出现一个小洞,那在水滴完的过程中,装饰瓶的重心不变
[解析] 装饰瓶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才与几何中心重合,故A错误,B正确;若装饰瓶底部出现一个小洞,那在水滴完的过程中,装饰瓶的重心先降低后升高,故C、D错误。
[答案] B
(2022·深圳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正在跳高。此时杆对运动员的弹力 ( )
A.方向向下
B.方向一定沿杆
C.由杆的形变所产生
D.由手的形变所产生
[解析] 由于运动员在跳高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杆对运动员的弹力方向不能确定,故A、B错误;杆对运动员的弹力施力物体为杆,是由于杆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对运动员的力,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
1.【力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B.有受力物体,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
D.力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的,而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
解析:选C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尽管没有和地球接触,仍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B、D错误。
2.【重力和重心的理解】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向下的
B.车厢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物体对车厢的压力
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且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解析:选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垂直于支持面向下,故A错误;物体对车厢的压力作用在车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力,故B错误;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是重心,故C正确;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且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
3.【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四种情境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与外界的接触面(点)均光滑,其中物体A所受弹力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解析:选D A图中,A球受到两个支持力,这两个支持力都与接触面垂直,即通过球心,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中A球只受到水平面的弹力F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中A球受到墙的弹力F1,方向垂直于墙壁向右,斜面的支持力F2,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中F2方向不对,应通过球心,故D错误,符合题意。
4.【弹力的产生】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B.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C.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足球受到支持力
D.足球对木板的压力就是足球受到的重力
解析:选B 足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在与足球接触的木板上,故A错误;根据弹力产生的特点可知,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足球受到重力,故C错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属于弹力,与足球受到的重力的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5.【弹力大小的计算】设一次蹦极中所用的橡皮绳原长为15 m。质量为50 kg的人在下落到最低点时所受的向上的最大拉力为3 000 N,已知此人停在空中时,蹦极的橡皮绳的长度为17.5 m,橡皮绳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符合胡克定律,(g取10 m/s2)求:
(1)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2)橡皮绳的上端悬点离下方的水面至少为多高?
解析:(1)人静止于空中时,橡皮绳的拉力F1=mg=500N,
而F1=k(l-l0),
所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k=F1l-l0=200N/m。
(2)设橡皮绳拉力最大时,绳长为l',
据胡克定律F2=k(l'-l0)得
l'=F2k+l0=30m。
答案:(1)200 N/m (2)30 m
❘基础达标练❘
一、单选题
1.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水平面对其的支持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解析:选C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故A错误,C正确;对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由二力平衡可知,水平面对其的支持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故B错误;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故D错误。
2.(2022·福州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所示,一轻杆固定于墙壁,质量为m的物体A连接轻杆并处于静止状态,则轻杆对物体A施加的弹力为 ( )
A.大小为mg,方向沿杆指向右上方
B.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2mg,方向沿杆指向右上方
D.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选B 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物体A受力平衡,物体受到重力和轻杆的弹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物体受到轻杆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故A、C、D错误,B正确。
3.如图所示,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变为如图乙所示的圆环,下列关于圆环的说法正确是( )
A.重心位置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位置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无法确定
解析:选C 在薄板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后,薄板质量减小,故圆环的重力减小,又因是均匀薄板,故其重心应在几何中心,即挖掉小圆板后圆环的重心位置不变,故C正确。
4.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选C A图中杆对小球的弹力应竖直向上;B图中F2应为零;C图中两个支持力均垂直于接触面;D图中还应有半圆对A的指向半圆圆心的支持力。综上可知,C正确。
5.某弹簧原长为8 cm,当它受到6 N的拉力时,长度为11 cm,则可知 (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
C.当此弹簧受到4 N的压力时,长度为10 cm
D.当此弹簧受到4 N的压力时,长度为6 cm
解析:选D 当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1cm,弹簧伸长量x=11cm-8cm=3cm=0.03m,由胡克定律F=kx得:k=200N/m,故A、B错误;当此弹簧受到4N的压力时,由胡克定律可知,形变量x'=0.02m=2cm,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此时长度x1=8cm-2cm=6cm,故D正确,C错误。
6.(2022·天津五校联考)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因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
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D.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由于离开了地面,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解析:选C 弹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的力,虽然数值上相等,但本质不同,故A错误;由于地面光滑,根据平衡可知,两球之间没有弹力,所以两球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球受到球网的弹力,施力物体是球网,所以发生形变的是球网,故C正确;重力是非接触力,只要在重力作用范围内,都会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7.如图所示,某人用弹簧拉力器(弹簧3根)健身,双手左右拉开弹簧拉力器,使其弹簧相比原长伸长了40 cm(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伸长相同),若此时弹簧拉力器的两端所受拉力均为300 N,则 ( )
A.若双手拉力均变为150 N,弹簧长度变为20 cm
B.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0 N/m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0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选B 用300N拉力拉时,弹簧形变量为40cm,故用150N拉力时,弹簧形变量为20cm,但由于弹簧具有原长,所以长度一定大于20cm,故A错误;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Fx=300340×10-2N/m=250N/m,故C错误,B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簧拉力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
❘能力提升练❘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走钢丝的过程中,演员往往手拿一根很长的木棍,是为了调节演员自身重心的位置
B.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不变
C.“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D.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的重心位于薄板中心
解析:选ACD 在走钢丝过程中,演员往往手拿一根很长的木杆,主要是调节他自身重心的位置,以便时时保持平衡,故A正确;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弯曲程度发生变化,所以其重心的位置在改变,故B错误;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故C正确;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所以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的重心位于薄板中心,故D正确。
9.(2022·黑龙江八校联考期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一种舂米装置如图所示。高处流水注入水槽,一段时间后木槽会绕转轴转动把槽内的水倒空,随即复位。此时,木槽另一端的装置会撞击下面的谷米等,如此反复,即可利用水力帮人劳作。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注水过程装置重心右移直至转轴右侧,水倒空后装置重心左移至转轴左侧
B.注水过程装置重心左移直至转轴左侧,水倒空后装置重心右移至转轴右侧
C.该装置往复运动一次的时间与重心的位置无关
D.注水速度越快,重心转移的速度越快
解析:选BD 注水过程装置重心左移直至转轴左侧,水倒空后装置重心右移至转轴右侧,木槽右端的装置会撞击下面的谷米,故A错误,B正确;该装置往复运动一次的时间与重心的位置有关,重心距转轴的距离越近,重心转移的距离越小,装置往复运动一次的时间越小,即周期小,C错误;注水速度越快,重心转移的速度越快,D正确。
10.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的拉力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400 N/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200 N/m
C.k只与弹簧本身有关
D.弹簧长度与对应的弹力成正比
解析:选BC 5cm=0.05m,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拉力F的作用,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Fx=200N/m,故A错误,B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k只与弹簧本身有关,故C正确;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故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重力加速度为g,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木块m1压在弹簧k1上(但不拴接),两弹簧与木块m2相连,弹簧k2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m1,直到它刚离开弹簧k1,求在此过程中:木块m2移动的距离和木块m1移动的距离。
解析:设未提木块m1时两弹簧的压缩量分别为x1、x2,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对弹簧k1有k1x1=m1g ①
对弹簧k2有k2x2=m1g+m2g ②
当木块m1离开弹簧k1时,弹簧k2压缩量变为x2',对弹簧k2有k2x2'=m2g ③
由①②③解得x1=m1gk1,x2=(m1+m2)gk2,x2'=m2gk2,木块m1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h1=x1+x2-x2'=m1g1k1+1k2
木块m2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h2=x2-x2'=m1gk2。
答案:m1gk2 m1g1k1+1k2
12.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其伸长量为原来的一半。现有一根原长20 cm的弹性细绳,其外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此细绳对折,其两端点固定于天花板同一位置,并在对折点处竖直悬系一物体,然后再缓慢放手,平衡后发现物体下降了2 cm,求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图中外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可知:当伸长量小于10cm时,F=kx。
k的值等于F-x图像的斜率,故k=4-20.10-0.05N/m=40N/m。
将此细绳对折后,由题意可知,k'=2k=80N/m。
当物体下降2cm平衡后,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两段绳子拉力的和,则
G=2F=2×80×2×10-2N=3.2N。
答案:3.2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一章 3 课时1,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物理意义,定义,单位,矢量性,08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摩擦力,定义,大小,作用效果,3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024年高考复习名师重难点导学必修一:第三章 5,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点力的平衡,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