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 7-9年级 各章节知识点
中考复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知识点
展开第1节 太阳和月球太阳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1) 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a) 太阳黑子: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b) 耀斑: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能量c) 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d) 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极光。2)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增强时可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人们的皮肤;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到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 月球月球概况1)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2)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3) 月球的大小: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月球的地形地貌1) 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限地带(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2) 环形山:即月坑,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是陨石撞击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人类探索月球: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我国致力于登月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卫星 第2节 地球的自转自转现象定义: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如下图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如下图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如下图C))周期:一天(24小时)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昼夜交替1)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使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2) 周期:约为24小时 晨昏线(圈)1) 定义: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2)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a)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b) 昼夜半球方向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365.2422天)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之间总保持66.5°的夹角,并且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如图所示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指太阳光和地面之间的夹角。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如下图∠α)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时,太阳光和地面夹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其中,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如图1)(北纬23.5°);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上图1);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 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原因: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南北半球冬夏两季昼夜长短不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日期直射点北半球南半球极地四周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春秋分日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周围极昼;南极点周围极夜秋分日至春分日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周围极夜;南极点周围极昼 第4节 月相月相及其成因1) 月相及月相变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变化叫月相变化 2) 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照亮月球的某一侧面。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月相的变化规律1) 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2) 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初一为新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口诀:上帝),十五、十六为满月,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 第5节 日食和月食日食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 日食形成原因: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日食的类型1) 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半影区)2) 日环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伪本影区)3) 日全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本影区) 日食发生时间:每月农历初一,但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月食月食:有时候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称为月食月食的形成原因: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就产生月食现象月食的类型1)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2) 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月食发生时间:每月农历十五、十六,但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第6节 太阳系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行星及其卫星行星: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球,如太阳系八大行星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如月球 小行星和彗星小行星:小行星是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小行星带大部分集中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彗星: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组成流星现象: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 陨星及陨石: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第7节 探索宇宙星座著名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猎户座、天鹅座等星等: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为﹣27.6星等 银河系和宇宙银河系: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的形状,侧视像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铁饼,俯视像是一个大漩涡 河外星系:银河系外存在着大约千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这些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