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出卷人: 审卷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B.微粒半径:
C.酸性:
D.最外层电子数: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讨论辨析以下说法: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水和氨水都是混合物;②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③胆矾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硬铝、硬币都是合金;⑤乙醇、氯气、葡萄糖都是非电解质;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D.溶液与溶液中的的数目之比为
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产生“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A.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B.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溶液
D.向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5.下列铁的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均能得到的是( )。
A. B. C. D.
6.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的溶液:、、、
B.碱性溶液:、、、
C.含有大量的溶液:、、、
D.含有大量的溶液:、、、
7.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B.与反应制备: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D.用浓盐酸酸化的溶液与反应,证明具有还原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有:电离、电泳、电镀、电解
②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纳米材料石墨烯用一束强光照射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
④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⑤把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充分搅拌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⑥、前者属于碱性氧化物,后者属于过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⑦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碱石灰、漂白粉、冰水混合物、明矾均为混合物
⑨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一定是被还原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9.下列叙述中正确个数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个分子所占体积约是;
②中含有氢和氧;
③中含有约个碳原子;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⑦水的摩尔质量是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下列关于铝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铝在空气中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B.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无需用特殊方法保存
C.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作还原剂,作氧化剂
11.某实验小组利用长柄V形管设计如图所示的Na与氯气的反应实验(“△”代表酒精灯加热),方法是先加热长柄中的钠块至其熔化,撤掉酒精灯,再通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长柄中有白烟生成,逐渐凝聚在玻璃管内壁
B.X溶液为浓溶液
C.V形管的“消膜泡”可防止X溶液被吹出
D.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火焰为苍白色
12.下列有关钠、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氯水和液氯都可以用钢瓶储存
B.和均可用于制作膨松剂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可检验中是否混有
D.将Na和分别放入溶液中,均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13.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1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白色
C.Na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能和反应,说明是碱性氧化物
15.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某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只看到黄色火焰
该化合物含有Na元素没有K元素
1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
① ②Al ③ ④ 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
A.将表面有氧化膜的过量铁屑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溶液,溶液显红色
B.在酒精灯上灼烧铝箔,会发现熔化的铝不断滴落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2~3滴即可
D.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煮沸后即可得到红褐色的胶体
18.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1)与酸不反应;(2)氢氧化铝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有,加溶液控制pH是为了使转化为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
1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的气体的体积为
B.假设A元素不存在同位素,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A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C.氯气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相同条件下,某气体X相对氢气的密度是3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保护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B.“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广泛应用于推测化学物质的性质
C.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解
D.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21.将Fe、Cu、、和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
A.Cu、 B.、
C.Cu、、Fe D.Cu、、Fe
22.如果a 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式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B. C. D.
2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B.(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
C.与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和之间
D.在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其体积大于
24.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放入食盐并不破坏中的化学键 B.的电子式是
C.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D.的结构式是H—Cl
2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5分,28题10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5分)
(1)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通常将钠保存在_________里。
(2)写出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钠是_________色的固体,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俗名____________,碳酸氢钠俗名_____________。
(5)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7.(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三次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次数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1)三次检验结果中第______次检验结果不正确。
(2)检验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第二,继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第三: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
(3)为了确定的存在,写出鉴定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
28.(10分)科学家发现:具有2、8、20、28、50、82、114、126等数目的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具有特别的稳定性,并将这些偶数称为“幻数”,而具有双幻数的、、、等尤为稳定。根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前两种质子数为“幻数”的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氧有三种同位素、、,根据上述“幻数”规律,氧的同位素中原子核最稳定的是________。
(3)根据现有元素周期律推算,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核稳定性______(填“>”、“<”或“=”)。
29.(10分)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乙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
化学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注重相关规律、方法的把握。
【解答】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微粒半径:,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故C正确;
D.Li、Mg、Si、Ar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4、8,则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A。
2.【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以及物质类别辨析,难度不大,涉及混合物、碱性氧化物、纯净物、化合物、合金、非电解质、胶体等的辨析,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①氯水和氨水中都有多种成分,都是混合物,故正确;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比如七氧化二锰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③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正确;
④不锈钢、硬铝、硬币都是常见的合金材料,故正确;
⑤氯气是单质,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氯气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⑥豆浆和云雾中的微粒直径在之间,属于胶体,故正确;
故C正确。
3.【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如果不是气体,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故B错误;
C.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含有的物质的量,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含有的物质的量,故二者含有的数目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分析】本题以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为载体主要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本题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胶体的性质。
【解答】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溶液中会产生碳酸氢钠沉淀,但沉淀不溶解,故A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所以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然后成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则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故C不符合题意;
D.向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产生聚沉现象,有沉淀生成;后氢氧化铁又和盐酸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的硫铁盐,所以沉淀又溶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反应类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能通过铁与氧气的化合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故A错误;
B.能通过铁和氯气的化合反应得到,也能通过氢氧化铁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反应得到,故B错误;
C.可以由和Fe的化合反应得到,也可以由Fe和的置换反应得到,也可以由和的复分解反应得到,故C正确;
D.可以通过和氧气、水的化合反应得到,也可以通过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得到,但无法通过置换反应得到,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含有大量的溶液呈酸性,离子组中的离子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与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与可以氧化生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
【解答】A.用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反应为,故A正确;
B.与反应制备的离子反应为,故B错误;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的离子反应为,故C错误;
D.溶液与浓盐酸反应,不能用之酸化,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解答】①电离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②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故错误;
③纳米材料石墨烯不是分散系,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错误;
④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自由移动离子所带电荷数多少有关,故错误;
⑤把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充分搅拌后氢氧化铁胶体会聚沉,故错误;
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二者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正确;
⑦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化合价一定会发生变化,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⑧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明矾也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⑨金属元素在化合态时显正化合价,变成游离态时,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正确;故C正确。
9.【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式。
【解答】①标准状况下,个气体分子所占体积约是,故①错误;
②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②错误;
③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约个碳原子,故③正确;
④两种物质只有都是气体时,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物质的状态不确定时,体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④错误;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故⑤正确;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故⑥正确;
⑦水的摩尔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相同都是,故⑦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很好地保护内部金属不被继续氧化,不需要特殊方法保存,A、B错误;
金属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若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会与之发生反应而受到腐蚀,C正确;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氧化剂是水,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答】A.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颗粒,有白烟出现,A项正确;
B.的持续通入可能导致污染,故应该用碱液吸收,X溶液可以为浓溶液,B项正确;
C.“消膜泡”的容积较大,可起到防止X溶液被吹出的作用,C项正确;
D.Na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项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膨松剂、物质检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常温下,液氯可以用钢瓶储存,氯水含有盐酸不可以用钢瓶储存,故A错误;
B.碳酸钠受热难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常利用此特性作为制作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的膨松剂,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和次氯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因此不能检验是否混有,故C错误;
D.钠具有强还原性,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是金属钠和水的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然后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将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发生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然后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相同状况下,气体的质量相同时,其摩尔质量越小,则其物质的量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的摩尔质量最小,体积最大,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正确;
B.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放置空气中最终得到碳酸钠,碳酸钠为白色固体,故正确;
C.Na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D.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说明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故选:D。
15.【答案】A 【解析】略
16.【答案】B 【解析】略
17.【答案】C
【解析】将表面有氧化膜的过量铁屑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滴加溶液,溶液不显红色,故A错误;
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氧化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时会发现铝熔化但不会滴落,故B错误;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遇溶液显红色,故C正确;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得到红褐色的胶体,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项,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正确;
B项,由于不溶于硫酸,则固体1中一定含有,为了使溶液中的转化成沉淀,故用溶液控制pH,所得固体2为,正确;
C项,由于易被氧化,易分解,故在从溶液中得到产品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正确;
D项,若在溶液1[和溶液]中直接加至过量,得到的为,用硫酸溶解得到溶液,故经结晶不能得到,错误。
19.【答案】B
【分析】略
【解答】A.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体积为,A正确;
B.所含质子数为,则所含电子数为,的物质的量为,则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B错误;
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价,因此氯气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的数目为,C正确;
D.相同条件下,某气体X相对氢气的密度是3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D正确;
答案选B。
20.【答案】C 【解析】略
21.【答案】D
【解析】由于铁粉有剩余,金属的还原性为:,所以金属铜不会参加反应,容器中一定存在铜;能够与铁粉反应有铁离子和铜离子,所以铜离子和铁离子不会存在,与铁粉反应后生成了金属铜和亚铁离子,所以容器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即反应后容器中一定存在:Cu,,Fe。
故选D。
2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计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公式,侧重计算能力,难度较小。
【解答】a 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利用,推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c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故A正确。
23.【答案】D
【分析】略
【解答】A.的物质的量为,(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A错误;
B.每个中含有电子数为,(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B错误;
C.的物质的量为,与完全反应,钠反应后变为价,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
D.标况的条件是温度为0℃、压强为101.325千帕,和的混合气体,体积为;在常温常压下,即温度升高,和的混合气体,其体积大于,D正确;
答案选D。
24.【解析】中存在离子键,溶解和熔化过程中,离子键均被破坏,故A、C错误;
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Cl,故B错误,D正确。
【答案】D
25.【解析】考查元素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是常见题型。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化合价逐渐升高,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答案】C
26.【答案】(1)氧气;水;煤油
(2);;Na
(3)淡黄色;;;
(4)苏打;小苏打
(5)通入
(6)加热;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Na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熟记N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是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1)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反应,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
故答案为:氧气;水。
(2)金属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H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a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故答案为:;;Na。
(3)过氧化钠是淡黄色色的固体,能与、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淡黄色;;;。
(4)碳酸钠俗名苏打,碳酸氢钠俗名为小苏打。
故答案为:苏打;小苏打。
(5)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除去的方法是通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通入。
(6)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除去的方法是加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加热;。
27.【答案】(1)二(2分)
(2);检验;;除尽;;检验;;检验
(3)利用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2分;其他各1分)
28.【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知,2、8、20、28、50、82、114、126这样的数称为“幻数”,所以前三种质子数为“幻数”的元素是氦、氧、钙;
(2)因为具有双“幻数”(即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幻数”)的原子核最稳定。根据氧的同位素原子知,只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等于幻数8,最稳定;
(3)根据元素R的质子数知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由于的质子数是“幻数”,中子数为,184是偶数,题中称之为“幻数”,所以相对稳定。
【答案】(1) (2) (3)7 ⅣA >
29.【解析】从分子的特点和单质为无色气体去分析可确定:X、Y、Z分别为H、O、N;甲、乙、丙分别为NO、、;丁为;戊为。在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
【答案】(1)氢
(2)
(3)c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贺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贺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