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时教案
课题 | 13.2 画轴对称图形 | |||||
第1 课时 | 总第 30 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 |||||
过程与方法: 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 ||||||
重点 | 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 教具 | 三角板 | |||
难点 | 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 学具 | 三角板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前 置 性 学 习 |
教师抽查学生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听取各小组组长的汇报。 |
学生展示前置性作业,小组长批改,并向老师汇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
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的图形△A′B′C′
| 小组内个人展示先学成果,相互交流,明确答案。 对疑难问题,小组内共同讨论完成。 提出质疑,组长解答。 | ||||
汇 报 交 流
|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适时点拨、评价。 结论: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 | 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讨论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 班级集体讨论给出各种解决方案.师生共同解决疑难,记录要点。 | |
巩 固 拓 展 | 练习: P68 1、2 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长批改,小组内纠正。 个别学生总结收获,相互补充,让全班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 |
作 业 布 置 | 课后作业: 习题13.2 1 课外作业:学困生(夯实基础)中间生(能力升级)优秀生(放飞思维)前置性作业设计:
2.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的图形△A′B′C′
| ||
板书预设 | 13.2.做轴对称图形 一、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二、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 | 教导处(教研组)审阅意见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距离最短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