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共3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1课时 数松果
课题
数松果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2-5的乘法口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乘法口诀的第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十分重要。学生通过看图、实践联系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从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相乘、除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7~8岁,他们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集中注意时间短,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了解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与环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引入课堂。
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有效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置的教法是: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性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在做中学、玩中学,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的教学目标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在观察、探索的活动中,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经历编写的过程,找到最佳的记忆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尝试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2-5乘法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师:小松鼠喜欢吃松果,所以经常采集很多的松果。你瞧,小松鼠们正在忙着收集采到的松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只小松鼠在数采集了多少个松果。
生2:它们是5个5个地数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数一数,填一填。
师:是啊,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这些松果,小松鼠是几个摆成了1堆?
生:5个。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乘法算式应该是1×5=5。
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2×5=10。
师:一直这样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依次表示出来吗?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生2:想着图记。1排有5个,2排就有10个……
生3:记住1个5是5,2个5就是10……
师补充: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生4:记住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就好记了。
生5:用口诀来记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铅笔盒上有。
师: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我们自己!)你们真棒!大家编的口诀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1:我们组发现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积都相差5。
生2:口诀都是四五个字,这样顺口、好记。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记住这些口诀。5的口诀有几句?如果记住“五五二十五”,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谁能教教老师?如果忘记“五六”是多少呢?
生:“五五二十五”,那么“四五”比“五五”少1排,就是少1个5,25减5是20,所以“四五二十”。同样道理,“五六”就是比“五五”多1个5,25加5就是30,所以“五六三十”。
师:说得非常棒,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帮助我们记住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5的乘法口诀的。
学生可能会说:
·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再加1个5,就是“五七三十五”了。
·口诀的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
……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三、达标检测
大家都很了不起,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背会了5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谁背的最熟练。
我们来看练一练
1、第三题、对口令。同桌之间对答,师生对答。
2、第二题:填一填
小猫可调皮了,他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小猫每跳一格表示5,跳2格就是2个5,跳3格、4格呢?同学们试着自己填一填第2题的填空。
3、同学们,智慧爷爷也要考考大家,大家一定要加油啊!
来看练一练的第1题:(1)一共有多少个杯子?请同学来看图说一说图意。一共有三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杯子。问一共有几个杯子?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列出算式,说一说用了哪句口诀?
(2) 用了多少个扣子?
请同学来说说题意。每件衣服上 有5颗扣子,4件衣服需要多少个扣子?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并说一说用了哪句口诀?
4、 同学们请自己独立完成第四题,我们一会儿集体订正结果。大家认真观察,这两个方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同学讨论。师:第一组乘积的个位数都是5,第二组乘积的个位数都是0
四、课堂小结
我们自己创编了5的乘法口诀,知道乘法口诀为了顺口都是四五个字,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时都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上下两句口诀的积之间都是相差5;我们还会用口诀快速的口算乘法,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口诀背的不熟练的同学课下可要加点油了,口诀不熟练就很难又对又快的进行乘法口算,甚至以后再学习的除法问题也很难全对。
五、教学板书
数 松 果
5的乘法口诀
51015202530354045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五六三十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六、教学反思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了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情景,学生根据主题图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刚开始引入一个5,两个5的时候,用5个一堆松果表示一个5,学生没有明白,导致学生理解上含含糊糊,还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差异,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少,没有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有一点就是在给学生讲解乘法意义上花费的时间太长以至于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太短,赶到下课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流利的背诵下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2课时 做家务
课题
做家务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我今天执教的《做家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严重。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严重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详尽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胜利的喜悦。
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敏、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乘法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跟老师做一个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能写出哪几道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好高兴啊!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师:你们摆过筷子吗?拿出我们的学具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自己摆筷子,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师:结合自己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双筷子有2根,所以每增加1双筷子其实就是增加了2根。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筷子的根数是连续加2。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中,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如果我们摆1双筷子,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能结合5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吗?
生:1双筷子就是1个2,乘法算式是1×2=2,口诀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你是怎么想到“一二得二”呢?
生:1×5=5的口诀是“一五得五”,那么我想1×2=2的口诀就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说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继续写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呢?
生1: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2。
生2: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设计意图: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出2的乘法口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索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五、教学板书
做 家 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2×7=14 二七十四 2×8=16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六、教学反思
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创设“摆筷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安定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 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风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详尽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老师只是结合详尽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想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
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应用与生活,宏观上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整堂课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3课时 课间活动
课题
课间活动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授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本节课主要通过“课间活动”的这样的课间活动,在丰富的信息中,对2和5的乘法口诀中进行复习巩固,前面学生已经会进行2和5的乘法口诀计算,这节课主要是考虑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了专项的巩固复习,旨在让学生能灵活运用2和5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由四个情景问题构成,首先通过丰富的情景图信息,让学生根据2×5的算式来找符合条件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再根据其它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列出算式并根据口诀计算出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走进生活,寻找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远远多于抽象认识。数学学习更多的是抽象思维,不管是乘法算式也好,还是乘法概念也好,本课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用到大量的抽象思维。从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起点来看,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第3单元建立的实物与乘法算式的简单对应层面。而乘法口诀需要乘法算式的对应。因此本课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课间活动”这一形象思维素材,同时更要用好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两种对应。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差异的,两种对应的建立也有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等程度学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情景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优带学、促学,积极开展各种合作、讨论活动,达到共同发展,都有不同程度进步,使所有孩子在本课都有收获。
教学策略
本课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互帮互学,都有进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4-35页
教学目标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目标: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课间活动时操场上真热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操场上有两组同学在拔河,每组5人。
·操场的四个角上各有5棵树。
·操场两边分别升起了5面旗子。
·操场上还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2人。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在发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之后,能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吗?
生1:可以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师: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打乒乓球图。
生:我知道了图中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人。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的问题。2×3=6(人),有6人在打乒乓球。
师:思路很清晰,说得很完整。下面的这幅图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套圈图。
生:图中有3组同学在做套圈的游戏,每组有5人。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套圈游戏。列式是5×3=15(人)。
师:回答得真好!
3.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操场上除了有同学们在玩耍,还有彩旗、大树和鲜花呢!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主题图。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哪里有花。
生1:最下面有2组花,每组有5盆;最上面也有2组,但是一组是5盆,另一组是3盆。
生2:是啊,图中的鲜花有3组是每组5盆的,还有1组有3盆。
师:那该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生1:用连加计算,5+5+5+3=18(盆)。
生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3组都是5盆的有多少盆,5×3=15(盆);再加上另一组的3盆,15+3=18(盆)。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启发引导;如果出现了,教师就予以表扬鼓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5×4=20(棵)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个性化见解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思路的意识和能力。】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教学板书
课 间 活 动
5×2: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表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5+5+5+3=18(盆)
5×3+3=18(盆)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的运算顺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源,体现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共同提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4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6页《需要几个轮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借助观察三轮的活动编出3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学了5和2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了一些编口诀的诀窍,所以3的口诀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较多的时间应用在熟练口诀和算式上。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远远多于抽象认识。数学学习更多的是抽象思维,不管是乘法算式也好,还是乘法概念也好,本课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用到大量的抽象思维。从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起点来看,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第3单元建立的实物与乘法算式的简单对应层面。而乘法口诀需要乘法算式的对应。因此本课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课间活动”这一形象思维素材,同时更要用好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两种对应。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差异的,两种对应的建立也有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等程度学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情景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优带学、促学,积极开展各种合作、讨论活动,达到共同发展,都有不同程度进步,使所有孩子在本课都有收获。
教学策略
本课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互帮互学,都有进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瞧,淘气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两辆车呢?
【设计意图:新课一开始就由学生喜欢的小制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所需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内,为编制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我们来试一试。1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生:1×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很好!就这样,那么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3辆……9辆呢?大家依次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列出的乘法算式,结合之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编制口诀,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学生可能会说:
·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
·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学过的“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教学板书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5×3=15 三五十五
6×3=18 三六十八
7×3=21 三七二十一
8×3=24 三八二十四
9×3=27 三九二十七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5课时 小熊请客
课题
小熊请客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讲的是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激趣、设疑导入——建立模型、构建新知——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思维拓展深化认识——回顾总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吃过冰糖葫芦吗?那你们应该知道冰糖葫芦就是用红果穿起来制作而成的。瞧!小熊为了请朋友们吃冰糖葫芦,正在穿红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
师:小熊把几个红果穿成一串?
生:4个。
师:那2串有几个红果?3串呢?……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图表。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组织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编口诀。
师:我们之前学习过5、2和3的乘法口诀,都是同学们根据乘法算式自己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到的,今天我们仍然自己试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得出4的乘法口诀。
2.记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乘法口诀不太好记呢?请同学们帮你想个好办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我觉得“四七二十八”不太好记。
·你看,三七二十一,再加上1个7就是28,所以四七二十八。
·我这样想:二七十四,4个7就是比2个7再多2个7,所以就是14+14=28,这样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编制乘法口诀的经历,所以学生可以完成编制4的乘法口诀,但是重点是如何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有困难的、不好记的一句口诀,并请同学说说自己记住这句口诀的经验、小窍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又能促使学生自己对学习的优化。】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有乘数4的乘法算式都可以利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大的乘数在“×”前面,如9×4,想口诀要从较小的乘数想起。
五、教学板书
小 熊 请 客
4的乘法口诀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二十四
4×7=28 四七二十八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六、教学反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而数学思维又借助数学语言得以表达。因此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学会数学表达至关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数学交流工具,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
由小熊请客的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此类训练在数学课上屡见不鲜,学生们都很容易找到了数学信息是一串有四个。基于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我边指图边说每串冰糖葫芦有四个红果,并让全班学生跟着读一遍。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会说,首先必须让学生在看图时理解用什么量词来表达,如冰糖葫芦是1串,2串,3串,而冰糖葫芦上的红果是几个。
《小熊请客》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乘法意义并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之后继续学习4的乘法口诀,有了前面几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已经初步意识到乘法口诀存在的优越性,有的学生也开始主动跟着九九乘法表背诵乘法口诀,但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不够的。乘法口诀要如何与情境及乘法算式相对应,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上。因此,说对于他们而言,是继续向上学习的台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同桌交流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老师们在给学生们安排座位时,都会考虑两个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情况,而同桌交流环节一般反应快的孩子会先说,这样也可以带动另一个学生学会表达。且同桌二人较为熟悉,交谈时没有紧张恐惧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关注自己说的话,并倾听同桌的话。在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尝试编出4的乘法口诀环节中,不断地让学生训练说每串冰糖葫芦有4个红果,有几串,是几个几,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埋下伏笔。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6课时 回家路上
课题
回家路上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题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景,为学生提供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激趣、设疑导入——建立模型、构建新知——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思维拓展深化认识——回顾总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们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回家路上”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4=16(只)。
2.说一说: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道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道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弄懂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画面信息提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结合情境图提问题时,首先应该收集、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将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观察图中出现几组数量相等的事物,求这种事物的总数就可以用乘法解决。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盎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如生1问: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生2列出算式:4某4,生3说:我们可以利用“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来算出它的得数。生4问:草地上有多少朵花?生5列出算式:6某2,生6:利用“二六十二”这句口诀就知道它的得数了,不用再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地数了,真方便。……画面上的内容,学生真是无所不问啊!都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列式的,并且都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口诀来计算得数,这真是我意料不到的。我觉得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练习三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和练习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本课通过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情分析
学生们通过前面对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从课件情境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答。调动学生的思维。
教学策略
让学生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你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师:先告诉大家,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好吗?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2~5的乘法口诀。
·我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我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4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这张关于2、3、4、5的乘法口诀表吗?先告诉大家你看懂了什么。
生1:这张表格就是用第一横行的数分别与最左边一列的数相乘,把结果写在相应的方格内。
师:说得对。咱们看,就是1×2=2,已经写好了;然后是2×2=4……一直这样算下去。听明白的同学,开始计算填写表格。有不明白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再提示一下。
如果是个别学生不明白,教师就个别讲解;如果有部分学生不明白,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再讲解。
学生尝试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并且解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师:看来同学们把学过的乘法口诀都背过了。具体解决问题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三、达标检测
1、
2、
3、
4、
5、
四、课堂小结
1、结合情境图提问题时,首先应该收集、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将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观察图中出现几组数量相等的事物,求这种事物的总数就可以用乘法解决。
2、2~5的乘法口诀各有9句,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之间就相差几。
五、教学板书
×
1
2
3
4
5
6
7
8
9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六、教学反思
1.读题、审题是学生能否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很多题目之所以提供了多余的信息,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读题获取信息、通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2.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因人而异,只要能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都应该予以肯定。
3. “新课标”提高了计算能力的要求,提倡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实现的基础是“理解、会、算对”。所以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本课知识,设计这些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1课时 数松果
课题
数松果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2-5的乘法口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乘法口诀的第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十分重要。学生通过看图、实践联系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从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相乘、除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7~8岁,他们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集中注意时间短,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了解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与环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引入课堂。
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有效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置的教法是: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性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在做中学、玩中学,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的教学目标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在观察、探索的活动中,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经历编写的过程,找到最佳的记忆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尝试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2-5乘法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师:小松鼠喜欢吃松果,所以经常采集很多的松果。你瞧,小松鼠们正在忙着收集采到的松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只小松鼠在数采集了多少个松果。
生2:它们是5个5个地数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数一数,填一填。
师:是啊,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这些松果,小松鼠是几个摆成了1堆?
生:5个。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乘法算式应该是1×5=5。
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2×5=10。
师:一直这样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依次表示出来吗?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生2:想着图记。1排有5个,2排就有10个……
生3:记住1个5是5,2个5就是10……
师补充: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生4:记住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就好记了。
生5:用口诀来记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铅笔盒上有。
师: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我们自己!)你们真棒!大家编的口诀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1:我们组发现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积都相差5。
生2:口诀都是四五个字,这样顺口、好记。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记住这些口诀。5的口诀有几句?如果记住“五五二十五”,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谁能教教老师?如果忘记“五六”是多少呢?
生:“五五二十五”,那么“四五”比“五五”少1排,就是少1个5,25减5是20,所以“四五二十”。同样道理,“五六”就是比“五五”多1个5,25加5就是30,所以“五六三十”。
师:说得非常棒,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帮助我们记住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5的乘法口诀的。
学生可能会说:
·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再加1个5,就是“五七三十五”了。
·口诀的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
……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三、达标检测
大家都很了不起,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背会了5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谁背的最熟练。
我们来看练一练
1、第三题、对口令。同桌之间对答,师生对答。
2、第二题:填一填
小猫可调皮了,他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小猫每跳一格表示5,跳2格就是2个5,跳3格、4格呢?同学们试着自己填一填第2题的填空。
3、同学们,智慧爷爷也要考考大家,大家一定要加油啊!
来看练一练的第1题:(1)一共有多少个杯子?请同学来看图说一说图意。一共有三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杯子。问一共有几个杯子?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列出算式,说一说用了哪句口诀?
(2) 用了多少个扣子?
请同学来说说题意。每件衣服上 有5颗扣子,4件衣服需要多少个扣子?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并说一说用了哪句口诀?
4、 同学们请自己独立完成第四题,我们一会儿集体订正结果。大家认真观察,这两个方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同学讨论。师:第一组乘积的个位数都是5,第二组乘积的个位数都是0
四、课堂小结
我们自己创编了5的乘法口诀,知道乘法口诀为了顺口都是四五个字,口诀中前两个数字不一样时都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上下两句口诀的积之间都是相差5;我们还会用口诀快速的口算乘法,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口诀背的不熟练的同学课下可要加点油了,口诀不熟练就很难又对又快的进行乘法口算,甚至以后再学习的除法问题也很难全对。
五、教学板书
数 松 果
5的乘法口诀
51015202530354045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五六三十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六、教学反思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了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情景,学生根据主题图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刚开始引入一个5,两个5的时候,用5个一堆松果表示一个5,学生没有明白,导致学生理解上含含糊糊,还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差异,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少,没有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有一点就是在给学生讲解乘法意义上花费的时间太长以至于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太短,赶到下课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流利的背诵下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2课时 做家务
课题
做家务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我今天执教的《做家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严重。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严重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详尽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胜利的喜悦。
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敏、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乘法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跟老师做一个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能写出哪几道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好高兴啊!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师:你们摆过筷子吗?拿出我们的学具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自己摆筷子,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师:结合自己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双筷子有2根,所以每增加1双筷子其实就是增加了2根。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筷子的根数是连续加2。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中,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如果我们摆1双筷子,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能结合5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吗?
生:1双筷子就是1个2,乘法算式是1×2=2,口诀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你是怎么想到“一二得二”呢?
生:1×5=5的口诀是“一五得五”,那么我想1×2=2的口诀就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说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继续写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呢?
生1: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2。
生2: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设计意图: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出2的乘法口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索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五、教学板书
做 家 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2×7=14 二七十四 2×8=16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六、教学反思
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创设“摆筷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安定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 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风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详尽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老师只是结合详尽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想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
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应用与生活,宏观上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整堂课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3课时 课间活动
课题
课间活动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授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本节课主要通过“课间活动”的这样的课间活动,在丰富的信息中,对2和5的乘法口诀中进行复习巩固,前面学生已经会进行2和5的乘法口诀计算,这节课主要是考虑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了专项的巩固复习,旨在让学生能灵活运用2和5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由四个情景问题构成,首先通过丰富的情景图信息,让学生根据2×5的算式来找符合条件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再根据其它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列出算式并根据口诀计算出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走进生活,寻找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那么抽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远远多于抽象认识。数学学习更多的是抽象思维,不管是乘法算式也好,还是乘法概念也好,本课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用到大量的抽象思维。从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起点来看,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第3单元建立的实物与乘法算式的简单对应层面。而乘法口诀需要乘法算式的对应。因此本课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课间活动”这一形象思维素材,同时更要用好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两种对应。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差异的,两种对应的建立也有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等程度学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情景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优带学、促学,积极开展各种合作、讨论活动,达到共同发展,都有不同程度进步,使所有孩子在本课都有收获。
教学策略
本课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互帮互学,都有进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4-35页
教学目标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目标: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课间活动时操场上真热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操场上有两组同学在拔河,每组5人。
·操场的四个角上各有5棵树。
·操场两边分别升起了5面旗子。
·操场上还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2人。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在发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之后,能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吗?
生1:可以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师: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打乒乓球图。
生:我知道了图中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人。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的问题。2×3=6(人),有6人在打乒乓球。
师:思路很清晰,说得很完整。下面的这幅图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套圈图。
生:图中有3组同学在做套圈的游戏,每组有5人。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套圈游戏。列式是5×3=15(人)。
师:回答得真好!
3.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操场上除了有同学们在玩耍,还有彩旗、大树和鲜花呢!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主题图。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哪里有花。
生1:最下面有2组花,每组有5盆;最上面也有2组,但是一组是5盆,另一组是3盆。
生2:是啊,图中的鲜花有3组是每组5盆的,还有1组有3盆。
师:那该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生1:用连加计算,5+5+5+3=18(盆)。
生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3组都是5盆的有多少盆,5×3=15(盆);再加上另一组的3盆,15+3=18(盆)。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启发引导;如果出现了,教师就予以表扬鼓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5×4=20(棵)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个性化见解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思路的意识和能力。】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教学板书
课 间 活 动
5×2: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表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5+5+5+3=18(盆)
5×3+3=18(盆)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的运算顺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源,体现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共同提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4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6页《需要几个轮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借助观察三轮的活动编出3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学了5和2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了一些编口诀的诀窍,所以3的口诀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较多的时间应用在熟练口诀和算式上。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远远多于抽象认识。数学学习更多的是抽象思维,不管是乘法算式也好,还是乘法概念也好,本课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要用到大量的抽象思维。从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起点来看,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第3单元建立的实物与乘法算式的简单对应层面。而乘法口诀需要乘法算式的对应。因此本课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课间活动”这一形象思维素材,同时更要用好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两种对应。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差异的,两种对应的建立也有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中等程度学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以情景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优带学、促学,积极开展各种合作、讨论活动,达到共同发展,都有不同程度进步,使所有孩子在本课都有收获。
教学策略
本课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互帮互学,都有进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瞧,淘气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两辆车呢?
【设计意图:新课一开始就由学生喜欢的小制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所需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内,为编制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我们来试一试。1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生:1×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很好!就这样,那么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3辆……9辆呢?大家依次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列出的乘法算式,结合之前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编制口诀,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学生可能会说:
·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
·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学过的“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教学板书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5×3=15 三五十五
6×3=18 三六十八
7×3=21 三七二十一
8×3=24 三八二十四
9×3=27 三九二十七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5课时 小熊请客
课题
小熊请客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讲的是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激趣、设疑导入——建立模型、构建新知——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思维拓展深化认识——回顾总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吃过冰糖葫芦吗?那你们应该知道冰糖葫芦就是用红果穿起来制作而成的。瞧!小熊为了请朋友们吃冰糖葫芦,正在穿红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
师:小熊把几个红果穿成一串?
生:4个。
师:那2串有几个红果?3串呢?……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图表。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组织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编口诀。
师:我们之前学习过5、2和3的乘法口诀,都是同学们根据乘法算式自己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到的,今天我们仍然自己试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得出4的乘法口诀。
2.记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乘法口诀不太好记呢?请同学们帮你想个好办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我觉得“四七二十八”不太好记。
·你看,三七二十一,再加上1个7就是28,所以四七二十八。
·我这样想:二七十四,4个7就是比2个7再多2个7,所以就是14+14=28,这样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编制乘法口诀的经历,所以学生可以完成编制4的乘法口诀,但是重点是如何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有困难的、不好记的一句口诀,并请同学说说自己记住这句口诀的经验、小窍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又能促使学生自己对学习的优化。】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有乘数4的乘法算式都可以利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大的乘数在“×”前面,如9×4,想口诀要从较小的乘数想起。
五、教学板书
小 熊 请 客
4的乘法口诀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二十四
4×7=28 四七二十八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六、教学反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而数学思维又借助数学语言得以表达。因此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学会数学表达至关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数学交流工具,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
由小熊请客的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此类训练在数学课上屡见不鲜,学生们都很容易找到了数学信息是一串有四个。基于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我边指图边说每串冰糖葫芦有四个红果,并让全班学生跟着读一遍。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会说,首先必须让学生在看图时理解用什么量词来表达,如冰糖葫芦是1串,2串,3串,而冰糖葫芦上的红果是几个。
《小熊请客》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乘法意义并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之后继续学习4的乘法口诀,有了前面几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已经初步意识到乘法口诀存在的优越性,有的学生也开始主动跟着九九乘法表背诵乘法口诀,但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不够的。乘法口诀要如何与情境及乘法算式相对应,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上。因此,说对于他们而言,是继续向上学习的台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同桌交流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老师们在给学生们安排座位时,都会考虑两个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情况,而同桌交流环节一般反应快的孩子会先说,这样也可以带动另一个学生学会表达。且同桌二人较为熟悉,交谈时没有紧张恐惧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关注自己说的话,并倾听同桌的话。在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尝试编出4的乘法口诀环节中,不断地让学生训练说每串冰糖葫芦有4个红果,有几串,是几个几,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埋下伏笔。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6课时 回家路上
课题
回家路上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题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景,为学生提供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情景激趣、设疑导入——建立模型、构建新知——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思维拓展深化认识——回顾总结、激励评价”五个环节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们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回家路上”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4=16(只)。
2.说一说: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道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道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弄懂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画面信息提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结合情境图提问题时,首先应该收集、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将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观察图中出现几组数量相等的事物,求这种事物的总数就可以用乘法解决。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盎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如生1问: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生2列出算式:4某4,生3说:我们可以利用“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来算出它的得数。生4问:草地上有多少朵花?生5列出算式:6某2,生6:利用“二六十二”这句口诀就知道它的得数了,不用再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地数了,真方便。……画面上的内容,学生真是无所不问啊!都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列式的,并且都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口诀来计算得数,这真是我意料不到的。我觉得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案
练习三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和练习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本课通过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情分析
学生们通过前面对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从课件情境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答。调动学生的思维。
教学策略
让学生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你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师:先告诉大家,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好吗?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2~5的乘法口诀。
·我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我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4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这张关于2、3、4、5的乘法口诀表吗?先告诉大家你看懂了什么。
生1:这张表格就是用第一横行的数分别与最左边一列的数相乘,把结果写在相应的方格内。
师:说得对。咱们看,就是1×2=2,已经写好了;然后是2×2=4……一直这样算下去。听明白的同学,开始计算填写表格。有不明白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再提示一下。
如果是个别学生不明白,教师就个别讲解;如果有部分学生不明白,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再讲解。
学生尝试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并且解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师:看来同学们把学过的乘法口诀都背过了。具体解决问题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三、达标检测
1、
2、
3、
4、
5、
四、课堂小结
1、结合情境图提问题时,首先应该收集、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将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观察图中出现几组数量相等的事物,求这种事物的总数就可以用乘法解决。
2、2~5的乘法口诀各有9句,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之间就相差几。
五、教学板书
×
1
2
3
4
5
6
7
8
9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六、教学反思
1.读题、审题是学生能否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很多题目之所以提供了多余的信息,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读题获取信息、通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2.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因人而异,只要能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都应该予以肯定。
3. “新课标”提高了计算能力的要求,提倡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实现的基础是“理解、会、算对”。所以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本课知识,设计这些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