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案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125题为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答题表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这一年属于    A.公元5世纪初  B.公元5世纪末  C.公元6世纪初  D.公元6世纪末2.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他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由此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农民起义   B.东征失败   C.残暴统治   D.地方官吏反叛3.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说明他认识到    A.人民力量的伟大  B.遵循自然规律  C.要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4.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能够反映出唐朝前期    唐初贞观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龙元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天宝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会开放   B.民族交融   C.文化繁荣   D.经济发展5.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农民辛勤开垦土地,家家都粮食充盈,则地方官吏可得升奖。这体现了武则天    A.提倡节俭   B.严惩贪官污吏  C.招纳贤才   D.重视农业生产6.唐朝长安城人口有百万之多,其中外国人占人口的3%5%,街头随处可见不同面孔的外国人,甚至会让人怀疑来到异域。由此可见唐朝长安是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性的大都会7.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该史实可以归纳到下列哪一主题    A.唐朝的中外交往  B.唐朝的民族交融  C.唐朝的经济   D.唐朝的社会风气8.下列唐朝文学艺术家与其文艺风格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颜真卿——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吴道子——画作落笔雄劲,风格奔放C.杜甫——诗风平易近人,直面社会现实  D.李白——诗作飘逸洒脱,昂扬进取9.某同学收集遣唐使奈良唐招提六次东渡等资料。可知她在研究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10.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是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后期    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C.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导致黄巢起义1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时间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A.经济有一定发展  B.政权更迭频繁  C.政局相对稳定  D.疆土日益扩大12.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接边境战报,说是有敌人入侵。他奉命出征,不料,在陈桥驿扎营休息时,士兵把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为政权名称。这里的就是    A.李世民    B.赵构    C.赵匡胤    D.13.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右图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人的装束,根据图片判断他们的生活    A.以农耕为主        B.以渔猎骑射为主C.以对外侵略为主       D.以商业贸易为主14.据文献记载,上京临潢府是10世纪初我国北方某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在此定都的少数民族是    A.党项    B.契丹    C.女真    D.吐蕃15.《宋史》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材料反映了西夏    A.国土面积大   B.是宋朝附属国  C.与唐关系友好  D.仿效唐宋制度16.宋朝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契丹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并减轻了他们南边的边界防卫。材料评价的是    A.澶渊之盟的影响       B.宋夏和约的影响C.北宋灭亡的过程       D.宋金议和的背景17.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金的建立   B.岳飞抗金   C.金灭辽    D.文天祥抗元王安石是宋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曾主持变法。回顾相关知识,回答1819题。18.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入不敷出。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上述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    A.目的    B.背景    C.影响    D.结果19.王安石变法中,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该措施是    A.保甲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20.右图目录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两宋历史短暂       B.少数民族崛起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政权并立21.下列关于宋代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B.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C.临安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瓷都    D.棉纺织业兴起22.下列关于右图中所示历史事物,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该事物产生的背景是商业的繁荣C.该事物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    D.该事物最早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23.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回族    B.满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24.忽必烈时期,御史台是中央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作用是负    A.监察事务   B.军事事务   C.行政事务   D.起草政令25.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玄奘西行        B.文天祥抗元C.蒙古与吐蕃凉州会晤      D.黄巢起义26.古代社会的交通发展。8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右图)1结合所学知识,填出图中AC两个地段和E处城市的名称。6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国就开始设置驿站。元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元世祖又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国力所及的一切地区。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辽阳行省的奴儿干,北达岭北行省的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抵达乌思藏,南接安南、缅甸国。驿站的普遍设置……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隋朝大运河与元朝驿站的相同作用。227.古代社会的治国理政。14材料一:(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2依据材料一,概括确立这一制度的影响。2材料二:唐太宗即位之初,摆在面前的是隋末以来社会破烂不堪的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4材料三: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3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2宋朝统治者实施该政策,主要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2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古代社会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228.主题探究。16任务一:【图片解读】    1    2 占城稻   3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1根据上面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名称、图2作物的特点、图3机构的主要职能。6任务二:【史料解读】唐代和宋代著述对研究唐宋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材料:《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记载的是唐代码头和宋朝城市,两则材料的描述共同反映了当时______繁荣的景象。2任务三:【数据解读】3图中数据统计了唐朝至北宋期间,中国人口分布情况出现了什么变化?2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概括一个主题。229.回顾元朝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12材料一:如图1依据材料一年代尺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主要活动。4材料二:下图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行政区划管理。图中横线处地域归哪一机构管理?2横线地域应填写什么机构名称?23综合以上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4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25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答案12345678910111213题号DCADDDBCABBCB答案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题号BDABBDDCDAAC 26.古代社会的交通发展。(8分)1A:永济渠  C:邗沟  E:洛阳(每个2分,共6分)2)都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分,意思相近即可)27.古代社会的治国理政。(14分)1)科举制(2分) 使平民子弟能够入仕,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等等。(任答1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2)统治者善于用人、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统治者推行改革等。(任意2点、意思对即可。4分)3)重文轻武政策。(2分)教训:唐末以来,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时有发生。(2分,意思相近即可)4)善于革新;关注民生(经济);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吸取历史教训等等,符合题意均可。(任答1点即可,2分)28.主题探究。 16分)1)图1:曲辕犁;图2:成熟早,抗旱力强;图3:管理海外贸易。(每点2分,共6分)2)商业。(2分,意思相近即可)3)变化:从唐朝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人口比重增大,黄河流域人口占比减少)。(2分,意思相近即可)原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如果回答北方战乱较多,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使南方人口增加类似表述也可);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如果回答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宋朝政府重视对南方地区经济的管理和开发等,均可视为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点,不重复给分。每点2分,共4分。)4)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类似表述即可)29.回顾元朝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12分)1)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2分,意思相近即可)忽必烈:1271年改国号为元(或1279年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2分,意思相近即可)2中书省(2分)宣政院(2分)3)元朝完成全国的统一,结束了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后世维系统一奠定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行政区划与管理影响深远;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等。(答出任意两条,符合题意即可。每点2分,共4分)

    相关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下图拍照于某图书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