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2)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4)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教学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教法及学法指导: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课前准备:制作ppt,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程(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1)交换律 a+b=b+a (2)结合律 (a+b)+c=a+(b+c)(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给出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通过观察求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解:小颖 12.5-(-0.5)=12.8(米) 小明 12.5+0.3=12.8(米) 提出问题 : 你知道小颖和小明分别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结果为什么相同? 设计意图 : 通过这道题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来计算, 得到得结果是一样的。 2.多媒体演示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雷达记录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上升4.5千米+4.5千米下降3.2千米-3.2千米上升1.1千米+1.1千米下降1.4千米-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提出问题:(1)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高度变化的意义;(2)小组探究此时飞机与起飞点的高度,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4.5+(-3.2)+1.1+(-1.4) (2)4.5-3.2+1.1-1.4=1.3+1.1+(-1.4) =1.3+1.1-1.4=2.4+(-1.4) =2.4-1.4=1(千米) =1(千米)师: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解答: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并且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学生自主练习1.把6+(-3)+(+7)+(8)中的加号省略不写就是“6-3+7-8”,读作6、负3、7、负8的和或6减3加7减8.请仿照此例省略下列各式中的加号,并学会它们的两种读法。(1)(-5)+(-3)+7+(-1) (2)(-2.1)+5.6+(-3.2)+2.8 设计意图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知道(1)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2)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3)加法运算律的使用(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 例2 计算: (1)()-15+(-) (2)(-12)-()+(-8)- 教师板书例题2: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随堂练:学生自主练习P47 随堂练习 要求: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代表订正答案。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看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运算方法,最后教师讲解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四)学以致用,拓展提高1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该病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高压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星期日的高压为160单位。日 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收缩压的变化(与前一天比较) 升30单位 降20单位 升17单位 升18单位 降20单位 ⑴该病人哪一天的血压最高?哪一天的血压最低?⑵与上周相比,本周五的血压是升了,还是降了? 2计算下列各题,写出步骤:1)(+26)+(-14)+(-16)+(+8) 2)(-5.3)+(-3.2)-(-2.5)-(+4.8) 3)(-1 4)(- 5)(-4 6) 7)8+(- 8)-5-(-11)+2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教师纠错讲解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学生 思考 解答 知识点:(教师最后总结)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作业习题2.8第1,2,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利用例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加法运算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简化计算。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行编题打破了一味由老师出题的模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在课堂的组织上,精心安排:从“我为小组添彩”-“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各个环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为例题的讲解打下很好的底子,使学生能迅速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真正做到“一找二凑三结合”。让计算变得轻松。讲课前教师还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3 整式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4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应用新知 巩固提高,知识巩固 课堂练习,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新课,课堂小结,达标测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