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1 认识三角形教案
展开备课时间 |
| 上课时间 |
| 主备人 |
|
课题 | 认识三角形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角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感悟几何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对问题的感性认知. | ||||
重难点 分析及 教学方法 |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教学方法:以引导发现为主,讨论演示相结合 |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 1、 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 如何表示一个角? 【教法说明】复习与回顾学生以前的学习几何图形的概念、线段及角的表示法、线段的测量等知识,为认识三角形概念、表示法、三要素、边的关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 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说明】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 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活动内容 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回答如下问题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 【教法说明】: 通过观察三角形的组成,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进而能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其个数并能表示三角形.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顶点 用大写字母表示.例:A B C 归纳: 角 用一个大写字母或三个大写字母表示.∠A,∠ABC 边 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BC a 第四环节 探索新知 我们知道,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的一个角,也得到了上面的结论,他是怎样做的呢?自己剪一个三角形纸片,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第五环节 新知应用 例1:如图,在△ABC中,∠B=3∠A,∠C=5∠A,求∠A,∠B,∠C的度数. 解: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所以∠A+∠B+∠C=180°. 所以∠A+3∠A+5∠A=180°,即9∠A=180°. 所以∠A=20°,∠B=60°,∠C=100°. 变式:做一做: 在△ABC中: (1)如果∠A+∠B=∠C,那么∠C等于多少度? (2)如果∠A+∠B=2∠C,那么∠C等于多少度?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教法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体会,教师给予鼓励.主要是让学生熟记新知,并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七环节 课堂检测 课本“随堂练习” | ||||
板书设计 |
| ||||
作业设计 | 必做题:课本习题1.1,知识技能1,2题. 选做题:课本习题1.1,数学理解3,4题. | ||||
教学后记
|
|
数学1 无理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1 无理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的提出,做一做,练习,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 平方根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 平方根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6 实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6 实数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评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