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教案,共2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课题
扇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已经认识了百分数,扇形等知识,学会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认识了百分数和扇形,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促进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2.通过学习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5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会读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生: 我觉得从他们的背影看,身材有点肥胖。
师:我也这么认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恰当地追求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以及好零食、经常大量饮啤酒等,往往容易引起肥胖。那要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扇形统计图来了解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它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质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膳食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在这一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比重。
下表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生:1・3%表示一天中油类食物的摄人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一点三
11.8%表示一天中奶类和豆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十一点八。
15.8%表示一天中鱼、禽、肉、蛋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十五点八。
23.7%表示一天中蔬菜和水果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七。
47、4%表示一天中谷类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四十七点四。
师:100%是什么意思,其他百分数与百分之百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00%表示笑笑家一天食物的总摄入量,其他各部分食物的摄入量之和就是100%
师:我们知道了百分数的意思,那么一下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否符合膳食宝塔图的结构呢。
生:谷类所占比例最多,接着依次为,蔬菜和水果,与其肉蛋,奶类和豆类,油脂类,符合膳食宝塔的结构,笑笑家一天的饮食很健康。
2下图是根据上表数据绘制的,你能看懂吗?
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你能看懂这个图吗。跟同学交流一下吧。
生:浅蓝色的扇形代表谷物的摄入百分比,为47.4%
黄色的扇形代表蔬菜水果的摄入百分比,为23.7%
深蓝色的扇形代表鱼禽肉蛋类的摄入百分比,为15.8%
白色的扇形代表奶类和豆类的摄入百分比,为11.8%
绿色的扇形代表油脂类的摄入百分比,为1.3%
师:那你知道整个圆表示什么吗。
生:老师我知道,整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总摄入量。
师:这就是扇形统计图。我现在有个疑惑,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笑笑家一天食物的摄入量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但是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的表示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是条形统计图做不到的。
师:说的非常好。这就是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和同伴说一说,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1)直观表现在哪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扇形表示部分,圆表示整体。各部分之中谷物摄入量最多,油脂类摄入最少
(2)怎样读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关系?
既可以从扇形的面积直接感官各部分的多与少,也可以从百分数读出各部分的多与少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扇形统计图并可以从中得到你想要的信息。这节课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吗,我来考考你
三、达标检测
师:那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一组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妙想家各项支出情况统计图
出示题目:
(2)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
2.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扇形统计图
直观反应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和讨论中,真正地读懂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让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清晰透彻,使人看上去一目了然,便于观察。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还在用数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课题
统计图的选择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没有新的概念,也没有新的思路,所以学生具备相对独立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在展示交流。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统计图,也了解了各种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促进学生对各种统计图更深一步的认识。
2.通过学习认识到三种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59页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去表达有效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我们再来看一下,从左边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笑笑家一天中谷类的摄入量为47.4%
蔬菜和水果类的摄入量为23.7%
鱼禽肉蛋类的摄入量为15.8%
奶类和豆类的摄入量为11.8%
油脂类的摄入量为1.3%
整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总摄入量
师: 对于统计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统计图可以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三个统计图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召开。下面三幅图是媒体报道奥运会时用的统计图。
问题一
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生:折线统计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问题二
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生: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问题三哪幅图能看出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生:扇形统计图能看出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
2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
师: 你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一下。
生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生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三、达标检测
师:学了统计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一组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1)判断辨析。(课件出示习题)
(1)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只有扇形统计图才能体现总体与部分的
关系。
(3)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不能体现数据的多少。
师:条形统计图不能表示数据的变化也不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只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折线统计图反应事物的变化情况,只有扇形统计图才能体现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据的多少
你答对了吗?
(2)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从图中可以看出第27届奥运会会场容纳的观众最多,
第25届奥运会会场容纳的观众最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30届奥运会金牌的分布的情况为
中国占
英国占
俄罗斯占......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奥运会参赛人数从24届到29届逐年增加,30届稍微回落
(3)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扇形统计图
折现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六、教学反思
1.学生已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而扇形统计图也是刚刚学习的内容,学生已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和心理条件;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思维的批判性在明显増长,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2.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侧重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这方面效果不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他们通过自主探索,顺利地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在探讨时,学生的讨论很活跃,老师不是生硬地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原先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同时,教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乐于动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3课时 身高的情况
课题
身高的情况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中年级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怎样读条形统计图,但是不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形式的统计图,对整理数据有一定的欲望,本课在学生能读懂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需要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通过分析统计图做出预测。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整理数据的欲望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通过整理数据作出预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身高情况,经历对原始数据分组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会填写简单的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
2.结合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作出分析描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 你知道你的身高现在是多少吗?来报一下你的身高
生:158
160
163
买衣服或做衣服需要根据身高的因素来确定衣服的大小。
一般选用人体的高度(身高)、围度(胸围或腰围)再加体型类别来表示服装规格。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课件出示淘气班的身高情况
师:这是淘气班学生的身高情况。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
生:把这些数据排序,可以得到最高与最低的身高。
生:我想把身高分段整理,可以怎样分段呢?
2.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注意,不能重复,不能有遗漏。
生1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生2用点线对数据进行排序
生3在原始数据上做不同的标记
3根据淘气所在班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师:怎样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生:首先观察这个图。横轴表示刚才分好的身高段。纵轴表示人数,一代表一个人呢?如果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有一个身高段有八个人,表格表示不出来,所以一个格代表两个人。一次表示出来。
4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145~149身高段的人数最多,
140以下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2) 说一说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淘气的身高是154 cm,位于150~154身高段。
(3) 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三、达标检测
师:学了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一组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学生在一次体育课上踢毽子的成绩。(单位:个)
(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然后完成下表
(2)画出统计表对应的统计图。
2.下面是淘气所在学校六⑵班男、女生的身高分布照片,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有什么不同?与同学进行交流。(单位:cm)
生:140 cm~144 cm段男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女生所占的比例较小;
男生超过160 cm的人有一部分,女生没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身高的情况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调协统计表
绘制统计图
分析描述,判断预测
六、教学反思
1.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间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2.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教学生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而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统计图的结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載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4课时 身高的变化
课题
身高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当遇到真正的数据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所以教材呈现了本课内容,意在让让教师体会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数据,愿意用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也建立了用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观念,但是同一个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学习了本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是服务于生活的。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在绘制服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让学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现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感受统计图在交流和传递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难点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 你知道淘气在干什么吗,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淘气在测量身高,发现自己长高了,我想知道淘气以前的身高,看有什么变化
师:身高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课件出示淘气班的身高情况
师:这是淘气班学生的身高情况。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
生:把这些数据排序,可以得到最高与最低的身高。
生:我想把身高分段整理,可以怎样分段呢?
2.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注意,不能重复,不能有遗漏。
生1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生2用点线对数据进行排序
生3在原始数据上做不同的标记
3根据淘气所在班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师:怎样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生:首先观察这个图。横轴表示刚才分好的身高段。纵轴表示人数,一个放个代表一个人呢?如果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有一个身高段有八个人,表格表示不出来,所以一个格代表两个人。一次表示出来。
4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145~149身高段的人数最多,
140以下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2) 说一说淘气的身高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淘气的身高是154 cm,位于150~154身高段。
(3) 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三、达标检测
师:学了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一组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学生在一次体育课上踢毽子的成绩。(单位:个)
(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然后完成下表
(2)画出统计表对应的统计图。
2.下面是淘气所在学校六⑵班男、女生的身高分布照片,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有什么不同?与同学进行交流。(单位:cm)
生:140 cm~144 cm段男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女生所占的比例较小;
男生超过160 cm的人有一部分,女生没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身高的变化
复式折现先统计图:有两条折线
有图例
便于两种数量作比较
六、教学反思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部分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还存在把所有点都描完再连线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混淆,应该引导学生在绘制完一条折线后,再绘制另外一条折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5课时 身高的变化(2)
课题
身高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在前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几种统计形式,并进行了总结,本节课是初步的分段统计,要求学生会分段,,能做出来统计图。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如数一数,分一分,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到本课中,这些可以迁移的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数据分段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可能会出现学生遗漏,重复的现象,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分段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么将继续学习身高的变化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课件
师: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10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比较?与同伴交流
生:可以比较最高的身高
生:还是比比平均身高吧
生:可以把数据分段看一看
2.下面是两个班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生1甲班最高的是164,乙班最高的是154
生2甲班的平均身高149.6,乙班的平均身高149.5
生3按5cm一段来分段,用画正字的方法数出来各段的人数,在完成统计表。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图中表示甲、乙两班的统计图。
3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达标检测
师:学了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一组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1. 下面是红队、蓝队队员的跳高情况。(单位:cm)
红队:51 45 55 60 77 65 53 59 56 58 64
蓝队:66 58 57 72 67 78 50 54 59 61 69
你认为哪个队队员的弹跳力好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2. 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我校六年级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的成绩提高快些。
(2)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 )的思考时间多一些,多( )分钟。
3.如图是凡凡上学期语文、数学各单元测验成绩的统计图。
(1)根据右图,你发现凡凡哪门功课的成绩稳定一些?
(2)凡凡的语文、数学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3)针对凡凡上学期语文、数学的学习情况,你想对凡凡提什么建议?
4.李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下面是他记录的某次测试两个班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
⑴李老师所教两个班中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六(1)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因为90~100分数段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多2人,60~69分数段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少2人,其余分数段的人数都相等,2个90分以上的人当然比2个60多分的人成绩好了,所以说六(1)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
⑵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⑶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4)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
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六(1)班的平均分会高一些,因为两个班成绩的差距在于90~100分数段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多2人,60~69分数段的人数六(1)班比六(2)班少2人,其余分数段的人数都相等,2个90分以上的人当然比2个60多分的人成绩好了,所以我觉得六(1)班的平均分会高一些。
⑸再说说你认为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些,并说明理由。
六(1)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因为六(1)班的优秀率高,平均分也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身高的变化
分段整理数据 不重复 不遗漏
六、教学反思
1、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是从学生所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出发,使学生能按身高情况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
2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有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统计表、分析数据四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的环节。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丰富多彩的,是符合孩子心里实际的。设计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是统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分析》
第6课时 练习四
课题
身高的情况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练习四一共安排了6道题,其中第1题是鼓励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并分析数据,进行预测;第2题是鼓励学生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第3题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第4题鼓励学生经历分段整理数据的过程;第5题是个调查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析数据的不同方法;第6题是一个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有关知识,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了三种常见的统计图及他们不同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本节课学生需要进行阶段性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策略
1.以习题课为契机,完成课程梳理的目的
2.强化重点,深化与活化知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66-6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能对统计图中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选择何时的统计图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的学习到这儿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我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我知道了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我了解了常用的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用哪种统计图能适当地描述数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看
谁掌握得最好。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笑笑的爸爸开了一家鞋店,笑笑把过去一年售出的凉鞋数量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
你能帮笑笑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表示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吗?
(2)如果每月卖出60双凉鞋便能收回成本,那么有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本?哪几个月不亏不盈?
2.右面是奇思家12月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食品支出最多,其他支出最少;
服装和水电气的支出一样多;…
(2)如果奇思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分别计算各项支出的钱数。
3.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喜欢乒乓球的有32%,喜欢排球的有18%,喜欢足球的有25%,喜欢篮球的有19%,喜欢其他球类的有6%。要表示喜欢各种球类的百分比情况。
(2)下面是某地区2011年月平均气温情况统计表。要表示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3)下面是某年我国部分城市年日照时数统计表。要表示出这些城市年日照时数的情况。
4.滨海小学准备为舞蹈队员购买服装,服装分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140~149cm的适合穿大号。
5.调查你班10名男生和邻班10名男生60m跑成绩,你认为哪个班男生跑得快一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四、教学板书
练习四
认识扇形统计图
三种常见的统计图特点
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和“做”得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简单的接受,而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