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图中序号依次是,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 )A.①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2.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4.在图示四大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C.岩石圈 D.生物圈[2023河北唐山部分学校检测]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①~④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据此完成第5~6题。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描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A.软流层在③圈层的顶部B.莫霍面是①②圈层的分界C.④圈层是外地核D.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共同组成6.对图中M、N两种地震波的解释,合理的是( )A.M是纵波,传播速度较慢B.N是横波,传播速度较快C.N波在固、液、气三态介质中都能传播D.M波只能在液态介质中传播7.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 ,B 。判断依据是 。 (2)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变化:A波 ,B波 ,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D 。 (3)C面以上为 ,C面和D面之间为 ,D面以下为 。 (4)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当地时间2021年2月21日4时30分,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喷发活动从位于东南方向的火山口开始,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火山灰高度到800米至1000米,岩浆则流至火山周边,景象蔚为壮观。2022年2月21日,经过几个月的相对平静后,埃特纳火山再一次喷发,浓浓的烟雾和灰烬,迫使西西里岛卡塔尼亚机场临时关闭。据此完成第8~9题。8.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在地球内部主要存在于 ( )A.莫霍面上部B.古登堡面下部C.上地幔上部D.地核内部9.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凝固后位于( )A.地球的外部圈层 B.上地幔C.下地幔 D.岩石圈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第10~11 题。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1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千米处可以表示( )A.海平面 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面下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12.图中地理事物,属于岩石圈的有( )A.瀑布、森林B.峡谷、山脉C.蓝天、峡谷D.瀑布、山脉13.壶口瀑布形成的过程,说明了( )A.图中涉及的圈层相互独立,互不干涉B.图示岩石圈连续但不规则,与其他圈层互不联系C.图示圈层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作用D.图示景观只涉及地球内部圈层14.(拓展探究)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个观测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参考答案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B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面以下。故B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含①,故丁符合。3.C 4.D 解析 第3题,图中①向③供水,同时又能渗透到②,说明①是水圈;③需要供水且能供氧,说明③是生物圈;④能降水,说明④是大气圈;②接受降水和渗透,说明②是岩石圈。第4题,在图示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最活跃。5.B 6.C 解析 第5题,软流层在②圈层(地幔)的上部,A错误;莫霍面是①(地壳)、②(地幔)圈层的分界,B正确;④圈层是地核的内部,C错误;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的顶部共同组成,D错误。故选B。第6题,结合图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判断,M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N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A、B错误;纵波在固、液、气三态介质中都能传播,C正确;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D错误。故选C。7.解析 图中A的传播速度慢,B的传播速度快,故A代表横波,B代表纵波。C面以下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C代表莫霍面。在地面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对应的D代表古登堡面。E代表外地核,F代表内地核。E处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处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F处纵波传播速度加快,物质为固态。答案 (1)横波 纵波 A传播速度慢,B传播速度快(2)完全消失(或不能通过) 传播速度明显下降 古登堡面(3)地壳 地幔 地核(4)E处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F处物质为固态。8.C 9.D 解析 第8题,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存在于上地幔上部。故选C。第9题,火山喷发,熔岩流凝固转化为岩石,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故选D。10.D 11.B 解析 第10题,两地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厚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度。第11题,莫霍面在大陆之下平均深度30~40千米处,在大洋之下平均为5~10千米。因此,地壳厚度剖面图中10千米处可以表示莫霍面。12.B 13.C 解析 第1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峡谷、山脉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故选B。第1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A、B错误;四大圈层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影响,C正确;图中外部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有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所以该景观既有内部圈层也有外部圈层,D错误。故选C。14.解析 按照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分界,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的平均波速较快。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答案 (1)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2)莫霍面 古登堡面(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4)如下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测评,共8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当堂检测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