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三年级下册数学奥数教案【春季课程】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1讲:巧求面积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2讲:合理安排时间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3讲:年龄问题(二)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4讲:植树问题(二)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6讲:生活中的数学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5讲:推理(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5讲:推理(二) 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三年级 ) 备课教员:* * * 第十五讲 推理(二)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解决推理题时,能够利用倒推法、假设法,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出正确正确结论。能力目标1. 提高自主推理分析能力。2. 锻炼逆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自主探索解决实际推理问题,并有勇于探索的 精神。 培养做事认真仔细、严谨的态度。 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倒推法和假设 法的应用。二、教学重点: 解答推理问题,可以通过摘录条件或者借助图表来理清题目中错综复杂的条件,找出突破口。再把分步推理的结果及时补充到图表中或条件中,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依次类推,逐步推理,最终得出答案。得出答案后可以将答案带入条件中看是否符合题意,并且要考虑是否符合逻辑。三、教学难点:1. 理解应用倒推法、假设法、列表法。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问题让学生思索,让他们静下心来,更好的进入今天的课程,为新授环节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破案片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疑案,你们能找出真正的罪犯吗?生:……师:在一起盗窃案中,法官对涉及的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甲说:“罪犯在他们三人之中。”乙说:“是丙偷的。”丙说:“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两人说了真话。你们知道真正的罪犯是谁吗?生:不知道。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理,只要大家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方法, 学会找突破口,你们也能成为小小侦探家啦!生:好!师: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一起进入我们的课堂吧!【探究新知,引入新课:
之前学过推理(一),学生有初步的推理能力,今天主要是介绍一些做推理题常用的方法,包括假设法、排除法、列表法等,让学生自主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推理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板书课题:推理(二)】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 儿童节时妈妈给兄弟三人各买了一个礼物,一个小汽车,一个小坦克,还有一个小飞机。已知大哥拿的不是小飞机,二哥拿的既不是小飞机也不是小汽车。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拿到什么礼物?讲解重点:这个题目主要用到排除法,先判断出二哥拿的是什么玩具。师:请一个同学起来读题,谁自告奋勇?生:老师,我来!(生读题)师:读得很好,声音很洪亮,咬字也很清晰。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生:要我们求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拿到什么礼物。师:那你觉得这个题目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们可以先推出谁拿的是什么玩具?生:题目中告诉我们二哥拿的既不是小飞机也不是小汽车,所以我们可以推出 二哥拿的是小坦克。师:非常棒,这位同学很快就找到了解题关键,我们给他降龙十巴掌鼓励一下!一共只有3个玩具,小飞机和小汽车都不是二哥拿的,那么二哥拿的只能 是小坦克了。接下来该怎么分析呢?生:老师,我知道!大哥拿的不是小飞机,小坦克被二哥拿走了,所以大哥拿 的就是小汽车。师:那剩下还有谁拿了什么玩具呢?生:小弟拿的是小飞机。师:我发现大家真是太聪明了,一个个都像小侦探一样。所以我们在做推理题时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再逐步推理。那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列表法,当符合条件时,我们就打√,不符合时就打×,这样就不会遗漏题目中的信息了哦。(ppt出示答案)板书: 小汽车小坦克小飞机大哥√××二哥×√×小弟××√板书:突破口 列表法师:接下来大家试试用列表法完成练习1,有信心完成吗?生:有!练习1:(5分) 阿尔法、米德、欧拉三人都带着太阳帽去郊游。他们的太阳帽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黄色的。已知阿尔法没有戴黄色帽子,米德既不戴白色帽子也不戴黄色帽子。他们三人分别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分析:找到突破口,米德既不戴白色帽子也不戴黄色帽子,可以推断出米德戴的是蓝色帽子,再根据阿尔法没有戴黄色帽子,可以推断出阿尔法戴的是白色帽子,剩下欧拉戴的就是黄色帽子。板书: 白色蓝色黄色阿尔法√××米德×√×欧拉××√答:阿尔法戴的是白色帽子,米德戴的是蓝色帽子,欧拉戴的是黄色帽子。 (二)例题2:(10分)博士电脑的开机密码是6位数。已知这个密码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数字分别是5和9,并且这个密码相邻三个数字之和是20。你能破译博士的密码吗?讲解重点:先用小方格代替数字,根据题意依次推断相应位置上的数字。师:首先给大家1分钟时间自己默读题目,看看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默读题目)生:……师:看来这位同学读题很认真,那你说说该怎么去思考呢?生:不知道。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分析,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哦。首先,博士的电脑密码 是6位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表示?(板书:画六个方框: )生:是。师:题目中又说密码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数字分别是5和9,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第一个方框中写上5,最后一个方框中写上9?(板书:5 9)生:对。师:那题目中告诉我们相邻三个数字之和是20,我们又知道第一个数字是5, 能不能知道第二个数字加第三个数字的和是多少?生:20-5=15。师:那第二、三、四这几个数字相加也是20,我们知道第二、三个数字之和是 15,能不能知道第四个数字是多少?生:第四个数字是20-15=5。(教师在第四个方格处写上5:5 5 9 )师:那接下来可以知道哪个方框中的数呢?大家思考一下。(学生独立思考)生:我知道了,第五个方框里的数是6。因为后三个数加起来也是20,所以第五个方框里的数就是20-5-9=6。(教师在第五个方格处写上6:5 5 6 9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那你能继续往下分析吗?生:能,接下来我们就从后往前推,就知道第三个方框里的数是20-6-5=9。(教师在第三个方格处写上9:5 9 5 6 9 )师:那最后一个方框里的数是多少就能轻而易举得算出来了吧。一起说是多少?生:20-5-9=6。(教师在第二个方格处写上6:5 6 9 5 6 9 )师:这样我们就能破译博士的电脑密码啦!这种推导方法大家学会了吗?生:学会了。板书:密码:569569答:博士电脑的开机密码是569569。板书:突破口 倒推法。师:既然大家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方法,那我们就来练练手吧,大家自己做一下 练习2,相信大家都能挑战成功。练习2:(5分)卡尔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分别是6和9,并且相邻三个数字之和是15。你知道卡尔家的电话号码吗?分析: 根据第一个数字是6,相邻三个数字之和是15,可以知道第四个数字是6,再往下推,可以知道第七个数字是6,由于6+9=15,所以另一个数字只能是0。再用倒推法就能推导出卡尔家的电话号码。板书:卡尔家电话号码:69069069 答:卡尔家的电话号码是69069069。 三、小结:(5分) 解答推理问题,可以通过摘录条件或者借助图表来理清题目中错综复杂的条件,找出突破口。再把分步推理的结果及时补充到图表中或条件中,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依次类推,逐步推理,最终得出答案。得出答案后可以将答案带入条件中看是否符合题意,并且要考虑是否符合逻辑。第二课时(50分)一、复习导入(3分)【设计意图:承接第一课时的导入,解答之前遗留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推理,从推理中找出矛盾再进行排除,最后得出结论。进一步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开始之前我们留下的问题吗?生:记得!可是我们还没找到真正的罪犯呢。师:是的,那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假如甲是罪犯,他们谁说实话,谁说谎话?生:不知道。师:你们看,假设甲是罪犯,那么甲说的是假话,乙说的也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丁说的也是假话,只有一个人说真话,不符合条件,所以甲不是罪犯,对吗?生:对!师:那谁来说说如果我们假设乙是罪犯要怎么分析呢?生:……(学生会的话就让学生分析,不会的话老师来分析,如果老师讲了学生听不懂的话,可以课后再跟学生解释。)师:说得太棒了!看样子同学们上节课上课是特别认真的,那么接下来,你还 能维持这种状态吗?生:能!师: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更难的推理题,你们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一)例题3:(10分) 卡尔、米德、欧拉中的一人做实验时不小心弄坏了实验装置。事后博士问他们三人是谁弄坏的。卡尔说:“是欧拉不小心弄坏的。”欧拉说:“不是我。”米德说:“也不是我弄坏的。”如果他们中有两人说的是假话,一人说的是真话,你能判断是谁弄坏实验装置的吗?讲解重点:用假设法,例如假设是卡尔弄坏的,分析相应情况,看是否会产生 矛盾。依次假设,逐一排除,最后推断出结果。师:先请四个同学起来读题,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剩下一个同学读旁白。(生分角色读题目)师:你们看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复杂,我们该怎么思考呢?大家小组之间讨论 一下。生1:因为题目中说三个人中有一个说真话,另外两个说假话。所以我先假设卡 尔说的是真话,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两个人说真话,就不符合题意,说明卡尔说的不是真话,再假设米德说的是真话,再继续分析,直到找出说真话的人。师:哦,思路非常清晰,如果我们找出谁说真话后,是不是很容易就能判断是 谁弄坏实验装置的了?生:是。师: 这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2:我先假设是卡尔弄坏实验装置的,然后推断谁说真话谁说假话,如果出现两个人说真话,就说明不是卡尔弄坏的,再假设是米德弄坏的,用相同方法判断,直到找出是谁弄坏的。师: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同学们的思维真是活跃啊。这两种方法确实都 可以找出是谁弄坏实验装置的。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己做一下。(学生做题,老师下去巡视)师:我们请两位同学起来说说刚刚两种思路的推理过程。生1:……生2:……师:很好。我们可以看,当我们假设是谁弄坏实验装置时,推理起来比较方便。所以我们在解决推理问题时要选择最佳方案,所以我们依次假设弄坏实验装置的人,推理分析后得到正确解答。那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说给同桌听一下这道题该怎么推理呢?生:……(学生互动)师:我们一起看你们想的跟我的一样吗?最后找出是谁弄坏实验装置了吗?(ppt出示答案)板书:①假设是卡尔弄坏的:卡尔米德欧拉×√√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卡尔弄坏的。②假设是欧拉弄坏的:卡尔米德欧拉√√×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欧拉弄坏的。③假设是米德弄坏的:卡尔米德欧拉××√只有欧拉说的是实话,其他两人说的是假话,符合题意,故是米德弄坏的。答:是米德弄坏实验装置的。 师:既然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方法,那现在就来挑战一下练习3吧。练习3:(5分) 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帮老师收齐了作业本。老师问是谁帮的忙。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收的;丙说不是我。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你能判断是谁帮了老师的忙吗?分析:用假设法,依次假设收齐作业本的人,再根据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的情况,发现矛盾,逐一排除,直到得到正确结论。板书:①假设是甲收齐作业本的:甲乙丙×√√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甲收齐作业本的。②假设是乙收齐作业本的:甲乙丙√×√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乙收齐作业本的。 ③假设是丙收齐作业本的:甲乙丙√××只有甲说的是实话,其他两人说的是假话,符合题意,故是丙收齐作业本的。答:是丙收齐作业本的。 (二)例题4:(12分) 运动会,1号、2号、3号运动员取得了800米比赛的前三名。小记者来采访他们的名次。1号说:“2号在我之前冲过了终点。”2号运动员说:“3号不是第三名。”3号运动员说:“2号不是第二名。”请问他们分别得了第几名?讲解重点:可以用排除法,比如根据1号的话可以知道2号的名次比1号好, 所以2号不是第3名。用这种方法依次分析三人的名次,做出判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这个题目。我们从1号的话中能推出什么?生:2号的名次在1号前面。(板书:2号>1号)师:再分析2号的话能知道什么?生:3号不是第三名,所以三号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师:3号的话又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生:2号不是第二名,而之前我们知道2号名次比1号高,所以2号是第一名。师:看来这位同学的条理性非常强呢,那我们接下来怎么推导呢?生:老师,我知道了,3号是第二名,因为我们刚说3号要么是第一名,要么是 第二名,现在知道2号是第一名,所以3号就是第二名了。师:哦?这位同学的反应好快,马上就推出3号的名次了。那剩下的1号是第 几名?生:第三名。 师:很好,所以在做这种题目时,我们要逐步分析已知条件,再把推导出来的结论作为推理下一步的已知条件,直到推理出所有需要的结论,同学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板书: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2号3号1号答:2号是第一名,3号是第二名,1号是第三名。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习4,审题一定要仔细,找到题目的突破口。练习4:(5分) 1号、2号、3号三个小伙伴进行打字比赛,规则是打同一篇文章,看谁用时最短。已知3号最先打完文章,2号说:“1号不是最慢的。”1号在旁不说话。那么你能判断他们的名次吗?分析: 先根据已知3号最先打完文章,可以判断出3号是第一名 ,再根据2号说1号不是最慢的可以判断出1号是第二名,那么剩下的2号就是第三名。板书: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3号1号2号答:3号是第一名,1号是第二名,2号是第三名。 例题5:(选讲) 林老师、王老师、方老师三人中一人教语文,一人教数学,一人教英语。已知:(1)林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2)方老师和语文老师家住的很近;(3)方老师上课全程用汉语。根据上面的表述,你能推断出三位老师分别教什么课吗?讲解重点:用列表法,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师:我们请坐的最端正的一个小组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往下读题,每人读一句, 看谁读得最好。(学生轮流读题)师:好,都读得很好。这道题目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生:是。师:不着急,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什么方法理清题目中多个已知条件吗?生:列表法。师:没错,列表法能很直观地呈现出推理过程,下面大家自己动手试试吧。 (板书:画表格)师:我们从第一个条件能推断出什么?生:林老师不是语文老师。师:很好,这个条件比较直观,所以一下子就能判断出来了。师:我们再看后面两句,都是有关方老师的信息,你能推断出什么呢?生1:方老师和语文老师家住的很近,所以方老师不是语文老师。生2:方老师上课全程用汉语,所以方老师不是英语老师。师:方老师既不是语文老师也不是英语老师,那方老师教什么课?生:数学。师:那推断出方老师是数学老师后,接下来该怎么分析?生:我知道。语文老师是王老师。把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合起来看,语文老师 既不是林老师也不是方老师,所以语文老师是王老师。师: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想到把两个信息合起来看再进行排除,太棒了,奖励你2个大拇指。那现在王老师和方老师教什么课都知道了,剩下的林老师教什么课大家知道吗?生:知道。林老师教英语。(ppt出示)师:大家都做对了吗?生:做对了!师:太棒了!所以碰到看起来复杂的题目时,不要着急,列出表格一步步分析 就能正确解答。板书: 语文数学英语林老师××√王老师√××方老师×√×答:林老师教英语,王老师教语文,方老师教数学。师:大家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挑战一下练习5,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第 一名奖励3个大拇指,第二名2个,第三名1个。 练习5:(选做) 有A、B、C三个人,其中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工程师,已知C的年龄比医生大,A和工程师的年龄不相同,工程师的年龄比B小。问:三人各是什么职业?分析: 找到题目的突破口是A和工程师的年龄不相同,工程师的年龄比B小,可以推断C是工程师,再根据三个人之间的年龄大小关系逐步推断出三人的职业。板书: 老师医生工程师A×√×B√××C××√答:A是医生,B是老师,C是工程师。 三、总结:(5分)解答推理问题,可以通过摘录条件或者借助图表来理清题目中错综复杂的条件,找出突破口。再把分步推理的结果及时补充到图表中或条件中,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依次类推,逐步推理,最终得出答案。得出答案后可以将答案带入条件中看是否符合题意,并且要考虑是否符合逻辑。 四、随堂练习:1. 3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不是最重的。他们三人中谁最 重?谁最轻?板书: 甲>丙>乙答:甲最重,乙最轻。 有一个密码锁的密码是一个六位数,第一位数字和最后一位数字都是4,相 邻三个数字之和是16。这个密码锁的密码是多少?板书: 密码:484484答:这个密码是4 8 4 4 8 4。 阿派、米德、卡尔三人中有一人获得了“数学小能手”的荣誉称号。阿尔法 问他们是谁获得称号时,阿派说是米德,米德说不是我,卡尔也说不是我。 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谁是真正的“数学小能手”呢?板书:①假设是阿派:阿派米德卡尔×√√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阿派。②假设是米德:阿派米德卡尔√×√有两个说真话的人,与题意冲突,故不是米德。③假设是卡尔:阿派米德卡尔×√×只有米德说实话,其他两人说的是假话,符合题意,故是卡尔获得荣誉称号。答:是卡尔获得“数学小能手”的荣誉称号。 三年级有A、B、C三个人参加了书法比赛,获得了前三名。当同学问他们的 名次时,A说C写得最好;B不说话;C说A不是三人中写得最差的。你能知 道比赛结果吗?板书: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CAB答:C是第一名,A是第二名,B是第三名。 5. 甲、乙、丙三个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军人。已知:⑴ 甲的爸爸不是工人; ⑵ 乙的爸爸不是医生; ⑶ 甲的爸爸和乙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军人的爸爸讲战斗故事。猜猜他们的爸爸分别是做什么的?板书: 工人医生军人甲×√×乙√××丙××√答:甲是医生,乙是工人,丙是军人。 家庭作业 主管评价 主管评分 课后反思(不少于60字)整体效果 设计不足之处 设计优秀之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四年级下册 第12讲:简单推理 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奥数二年级下册 第15讲:速算与巧算 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整百的数,我们就自己创造整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奥数三年级下册秋季课程第15讲《间隔问题》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