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词鉴赏,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4分)诗词鉴赏。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度关山
    李端(唐)
    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
    危竿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注释】①狐:一作“孤”。②窦:沟渠。③羽:箭尾上的羽毛,代指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了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
    B.甲诗“思”字体现了以衰老自弃的作者,为国戍边的志愿逐步减弱。
    C.乙诗首联、颔联写景,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
    D.乙诗颈联“拔剑”“弯弧”,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
    (2)诗言志。请说说甲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共同志向。
    湖北省襄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赏析(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10.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湖北省襄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古诗赏析(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C.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10.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湖北省襄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7.(4分)诗词鉴赏。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度关山
    李端(唐)
    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
    危竿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注释】①狐:一作“孤”。②窦:沟渠。③羽:箭尾上的羽毛,代指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了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
    B.甲诗“思”字体现了以衰老自弃的作者,为国戍边的志愿逐步减弱。
    C.乙诗首联、颔联写景,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
    D.乙诗颈联“拔剑”“弯弧”,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
    (2)诗言志。请说说甲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共同志向。
    7.【分析】【甲】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乙】诗歌通过描绘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志气与豪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思”字体现出诗人不以衰老自弃,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甲】诗写的是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乙】诗描绘了边疆上的景色和边塞守军的英勇形象。诗人通过描写远离尘嚣的大漠景色,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塞外的天空和地面,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和平静的到来。接着,诗人通过形容危楼和古窦的位置,表达了守军的孤独和坚守的形象。最后两句以贾谊为例,描绘了边塞守军的壮烈和英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志气与豪情。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B
    (2)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译文:
    【甲】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乙】雁门关的边塞刚刚放晴,大雪又添平了孤独的关口。高高的旗杆树立在广阔的大漠上,古老破旧的沟渠围绕着长城。拔出宝剑时的金星四射,弯弓射雕时玉羽鸣响。谁想到抓住俘虏的人竟然是像贾谊一样的书生。
    【点评】把握诗词内容,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 的思想情感。
    湖北省襄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赏析(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
    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
    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10.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分析】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诗的开头“斗十千”“直万钱”这是一种极夸张笔法领起,是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则是为接下来写感情的激荡变化做铺垫。
    故选:A。
    (2)本题考查名句赏析。解答时要注意分析题目要求,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赏析。可以先解释诗句的大意,再分析其所表现的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答案:
    (1)B
    (2)示例一:这两句诗写的是: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示例二: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湖北省襄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古诗赏析(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C.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10.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这首诗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选项“笔调低沉”说法有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这句诗歌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然后围绕意思来描绘画面即可。诗句中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从“疑无路”到“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现出诗人由最初的紧张急迫到愉悦惊喜的心情,感到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的衍生义: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启发人们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答案:
    (1)D
    (2)示例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示例二: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点评】理解写景抒情的诗歌,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翻译、内容、写景的方法等方面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结合的意境,以此来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记叙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明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