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眼边红红的,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师:咱们准备上课,要不要有个仪式啊?好,上课。生: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老师好!师:同学们好!每一节上课你们都是这样喊口号啊?有没有被吓到的老师?《秋天的怀念》都读过几遍了是吧,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PPT: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话里要包含“秋天”和“怀念”这两个关键词。师:这时候不能翻书,这是检测你的预习。生:母亲在史铁生两腿瘫痪以后,对史铁生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可是史铁生在母亲的关心下却仍然非常自卑。在秋天的时候,他的母亲离开人世,史铁生非常怀念他的母亲,终于知道了他母亲对他的关心和照顾。师:有秋天,也有怀念,课文主要内容有没有都说到了?有没有人补充?生:文章主要讲史铁生写自己的母亲自从肝上得了病以后,经常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史铁生那时双腿是瘫痪的,他的母亲非常爱花,他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每年秋天的时候,他的母亲都要问他要不要去北海去看一看花啊,但是史铁生因为……母亲絮絮叨叨地说小时候所经历的事……母亲大口吐着鲜血……体现了母亲对他的关怀和关爱。师:这位女生读书读得很认真,但是她的回答我是不满意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她说得太多了,我的要求是什么呢?简要说说。有些细节是可以不说的,说得太多也不好。师:刚才这位男生说的是简要说说,但是简要又漏掉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你觉得漏掉了什么?生:我觉得漏掉了他的母亲要让他去北海看菊花。生:漏掉了母亲对史铁生和妹妹的情感。师:老师现在不要你们急着举手了,给你们1分钟,默默地把读过的课文想一想,究竟是哪一句话,很重要的话他们都没有说出来。生:虽然母亲患有肝病,但是仍对作者和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师:是这句话吗?不是。生:漏掉了母亲昏迷前说的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师:同学们读书细节的东西关注得很好,但是很重要的东西……生:我觉得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母亲去世以后,史铁生的妹妹带着他又去看菊花,说我和妹妹都懂母亲临死前说到的“我俩在一块好好活儿,好好活儿……”师:她说得对吗?你们把故事的结尾都漏掉了,能叫完整地简要说说课文内容吗?叙事类文章一定要关注故事结果,故事才完整。PPT:自由读课文:哪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蕴含着母亲的爱?请把它们画下来。师:这个时候,那个女同学的回答就起到关键作用了。不要只是拿着笔快速地画,注意要求:“细枝末节”的地方。生:画自己找到的句子师:老师想请这组的同学来读,另一组的同学来听,听他们找的是细枝末节的地方吗?有没有读出感情?生:“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生:“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生: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生: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师:他们找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地方吗?读得都很有感情吗?有没有哪个同学读得没有感情?生:“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我认为要读出对花的惋惜之情和对母亲的理解。师: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同学们都发现了。这些句子满怀着一个母亲对瘫痪儿子的一片深情。老师也发现了这些句子,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规律?PPT: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寂静,她【又悄悄】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生:都有动词。师补充:通过动作展现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生:这些动词前面都有形容词,很小的细节上的形容词。师:她说对了一半。动词前面的词能不能叫形容词?它叫副词。师:动词前面的修饰语一般是副词,我们把动词前面的修饰叫状语,它是对这个动词的状态、情态、时间、地点等进行修饰。一个普通的动作如果前面加上一个带有修饰意味的状语,表达的情味更足了。比如:班主任老师把你带到办公室摸了摸你的头,拍了拍肩膀,表达出的是老师对你的爱,肯定是要表扬你。师:很多时候要传达情义,怎么做?用状语加动作,将动作细化、进行修饰。文章中有三句话,他们的状语都是一样“悄悄地”,相同的状语表达的情味是一样的吗?PPT: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当一切恢复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生:前两个“悄悄地”带有一点悲伤的情感,后一个“悄悄地”母亲带有点高兴情感。因为我同意去看菊花。生:当时母亲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敏感”看出母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有一种内疚和伤心。师:原来最后一个“悄悄地”既有母亲的高兴,儿子愿意出去的高兴,又有母亲为自己说错话,伤了儿子自尊的内疚和伤心,这样的分析就好了。前两个“悄悄地”呢?生:我觉得前两个“悄悄地”可以看出母亲的宽容,第一个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为了让儿子发泄内心的悲伤,第二个“悄悄地”进来是对儿子的关心,想看看儿子好点了没。师:这就告诉我们,同样是“悄悄地”相同的状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情味不同,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这样的母爱,这样的母亲,对瘫痪的儿子来说真的是难以忘怀。生: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师: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想一想什么叫怀念?解释题目:怀念。生: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追念以前发生的事情、事物和人。师:好的,有没有补充?生:我认为“怀念”这个词的重点在所怀念的事物是已经消失的,想念过去已经发生但已经不存在的人或事物。师:这个男生说话多好,他把怀念的定义说得特别准确。怀念只能是用于对过去已经消逝的人或事情的回忆,追念。能不能对你小学时候的同学,遇到的时候说,我很怀念你啊!(同学们都笑了)不能说,因为他还健在。所以这篇文章中史铁生怀念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已经不再了。你读到了“怀念”里怎样的滋味?PPT:解释词语:怀念 你读到了“怀念”里怎样的滋味? 例如:“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由此可见母亲的心思全部在儿子身上,读到这个地方,我感受到了“怀念”中感激。师:请同学们读读看,你读出了“怀念”里怎样的滋味?请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写。生:我读出了怀念中的愧疚,母亲关心着我的一举一动,可是我连她病了都没有关注到。生:我读出了怀念中的内疚。母亲已经病到足以致死的地步,我却丝毫没有察觉,没有想到母亲出了门再也回不来了。师:如果知道母亲出了门再回不来了,我会怎样做?生:我可能会跟着母亲……师:送母亲去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陪她说说话,把我的愧疚告诉母亲。但是我没有啊,因为我没有觉得那是最后的诀别,所以是“愧疚”吗?生:后悔。因为不知道母亲病了,是妹妹告诉我的,后悔没有陪母亲去看菊花。师:我觉得“后悔”还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情感,用还带“悔”字的词语。生:悔恨。生:悔不当初。(师生笑了,四个字,字多不是好事,有时一个字传达的比四个字还要好)生:遗憾。(师生都笑了)师:我说的是带“悔”字的,刚才同学说“后悔”,我觉得力度还不够,有一种“悔”,比“后悔”还要“悔”。生:悔青了肠子。(全场再次发出被同学逗笑的笑声)生:忏悔。师:可以的。徐老师用的一个词叫——痛悔,又痛又悔,是不是比“悔恨”要好一点,深一点,传达的情感更强烈一点。师:刚才有同学讲到,竟没有想到是永远的诀别。什么是诀别?生:永远地离开,再也见不到了。师:一般的人离别能不能用诀别。诀别的“决”最初在甲骨文里是这样写的:“”,这个“〤”代表两个人,中间的是个玉佩,古时候贵族之间离别的时候有一个传统,互相赠送玉佩,这是很庄重的离别。如果送东西还不够,还要说说话,还可以加“言”。现在的“诀别”和古时候的诀别词意发生了变化,古时候是和活着的人告别。现在的“诀别”的意思是再也不能见面的永别(死别)。师:你还读到了“怀念”中的哪些情感?生: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体现了母亲的伟大,临走前还惦记着自己的子女。师:母亲在临死之前惦记着自己的儿子,读出了“愧疚”。生:很多东西只有失去后才能懂得珍惜,我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对自己的悔恨。师:在“怀念”中读出了对母亲是思念、依恋。生:从第七自然段中,重点写了菊花,有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用了形容词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读出了感动、感激、赞美。师:作者把花写得那么热烈,是对母亲的赞美吗?生:感激母亲。师:老师承认有感激之情,但仅仅是感激感动吗?生:借物喻人。师:你的回答是不对的,没有借物喻人,如果要借物喻人,也不该用菊花来比喻母亲。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假如此刻,我要对母亲的在天之灵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生:母亲啊,我一定会好好活着,不会辜负你的希望,我一定会和妹妹相依为命,实现你的愿望。师:母亲的遗愿,我现在和妹妹活得很好,我即使双腿瘫痪了,我也活得很好,母亲你放心吧,这是对母亲的安慰,也可以说是对母亲的告慰,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师:我们就把怀念中丰富的细腻的感情读出来了,现在理解作者的怀念了吗?如果课文题目改为《怀念》好吗?生:母亲去世的时间在秋天。生:……(说了一大段)师:天哪,你把我绕进去了。(大家愉快地笑了)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秋天是母亲去世的时间,也是“我”走出人生阴霾的时间。师:说得很有道理!将来可以去当文艺评论家了。生:秋天妈妈想带“我”去看花,当时不理解母亲,可是等去看花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秋天的怀念中含有遗憾。师:遗憾忧伤的感情基调。《秋天的怀念》与母亲去世的时间有关,与文章遗憾忧伤的感情基调有关。师:你认为文章表达的感情以哪一种为主?(结合板书上的关键词)生:痛悔、感激、愧疚、依恋(每一种都有同学选择)。师:有选择告慰母亲的吗?为什么?生:告诉她,我已经走出阴影。师:你是我的知音!师:对于怀念一个逝去的人,最主要的情感就是告慰,告慰是最好的怀念。史铁生走出了阴霾,作者用自己瘫痪的双脚走出了自己亮丽的人生。PPT:史铁生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21岁,双腿瘫痪,从此与轮椅相伴;31岁,史铁生患上严重肾病;48岁,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突发脑溢血去世。师:他有没有好好活?他虽然活得很艰难,但是活出了丰硕的成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进作者,读懂文章,深情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体介绍——关于散文,跨越障碍,检查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