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22 诗二首教案设计
展开《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感受散文诗语言风格的异同。
2.了解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比较阅读,感受散文诗语言风格的异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朗读是倾听自己的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和理解。通过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树灿烂的金色花开,嗅到了淡淡的花香,感受到孩子与母亲之间温馨的亲情;通过朗读,我们仿佛看到那繁密的雨点跌落在荷叶上,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专意守护着亭亭的袅娜的红莲,感受到少女对母亲的感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朗读法和比较法来感受这两首散文诗独特的语言之美。
PPT出示:
朗读不仅要做到准确、流畅,还要声情并茂——“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
【设计意图】上课的初始环节,温习回顾第1课时的内容,并明确提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明确朗读的要求,除了做到准确、流畅,还要有感情,让学生有目标方向意识。
二、美读,感受语言风格之异
1.内容感知:
PPT:你能试着说说:这两首散文诗分别写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内容和主题方面来说。
明确:《金色花》通过想象孩子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和母亲嬉戏的三个场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荷叶母亲》写作者由眼前之景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佑护,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明确:主题表达的共同点——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板书:同——主题
2.那么,从语言风格上说,它们带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你更喜欢哪一篇?
明确:同:语言清新雅致。不一样的地方,第一篇更灵动活泼,第二篇则更含蓄。
板书:异——语言风格
3.PPT:你从哪些地方能读出来这种特点?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读给你的同桌或其他小组成员听,并交流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先读你喜欢的句子,然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在单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
(1)读一读开头:
PPT: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明确:《金色花》的开头充满童真和童趣,“只是”体现孩子的贪玩、淘气;“笑嘻嘻地”给予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脑海当中浮现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摇摆”、“跳舞”体现孩子的活泼可爱。读的时候要处理好加点词的停顿和重音,读出欢快和儿童的天真可爱。
《荷叶·母亲》语言则朴素平实,直陈往事,娓娓道来。读的时候语气要舒缓,用讲故事、追忆往事的口吻来读。
在理解基础上,指导学生再读感受。
我们再来比较一处(请同学来朗读)。
(2)比较这两个场景的描写:
PPT:
①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②仍是不适意!——我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语言上各有什么特点?提示:第②段话中的画线词语可以换一种说法吗?
明确:《金色花》的语言活泼,写孩子和母亲嬉戏的场景很温馨,通俗易懂,偏口语化;朗读需用舒缓、自然的语气来读。
而《荷叶·母亲》则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偏书面语,多用雅词,比如菡萏、徘徊、攲斜等,清新典雅,意蕴丰富,引人遐想和深思。读的时候注意读出作者的心绪。
(3)读一读结尾: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金色花》的语言清新、灵动、活泼,充满童趣。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一天里陪伴母亲,为母亲遮阳,孩子的内心充满喜悦,当他再次变回孩子的时候,也知道用无私回报母爱,他故意和妈妈打趣,尽显调皮,但却让人感受到母子之间的亲密和谐。
而《荷叶·母亲》的结尾则含蓄蕴藉,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放进去,读出童真童趣,读出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两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的不同,同时阅读,比较具体的语言语境,针对具体语句,继续给学生朗读指导,把握句意和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过渡:这两首散文诗在语言风格上各有特色,但它们其实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清新雅致。
板书:同——语言风格(清新)
三、小组讨论,体会两首散文诗的“清新雅致”
1.“这两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雅致。”什么叫做语言的“清新雅致”?
PPT出示:
清新:新颖不俗气,清爽而新鲜。雅致: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
比如《春》的语言是清新雅致,《雨的四季》是清新雅致,《散步》的景色描写很清新,那么,《秋天的怀念》的语言还能不能用清新雅致来形容?
明确:不能。一般来说,语言清新多体现在对景色的描绘上,活泼、灵动、优美。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就会说这是一首清新的小诗。叙述也可以清新雅致。
2.小组讨论:如果我们对这两首散文诗的句子作如下改动,大家看行不行?试着阐述理由。
PPT:
①“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你到哪里去了,我的好孩子?”
②我要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③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明确:①组中如果我们把“坏”换成“好”,就显得母亲的情绪没有那么激动,体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怜爱,而用“坏”更能表现母亲到处寻觅孩子的焦急的心理,由此更见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这样的表达充满灵动和诗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不能更换。
②组中巧用副词修饰,“悄悄”写出孩子的情态,不声不响,显出他的专注和用心。不仅如此,前文中用到的“笑嘻嘻地”“暗暗地”都使散文诗的语言清新、活泼。
③组中第一句的表达更雅致,多用雅词;第二句则只是常规表达,
“愈”“攲斜”多用于书面,而“越”“倾斜”则多用于口语,表达缺乏一定的新意。
PPT:
小结:句子要写清新,表达需有新意;可修辞,可形容;
句子要写雅致,用词需有雅趣。需准确,需典雅。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探究,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赏析散文诗的语言,感受其语言的清新雅致。
最后,我们再来从写法上进行一点思考。
四、比较,了解写法
1.思考:为什么写对母亲的爱,不直接写,而要通过金色花、莲花来表达?
明确:不直接写,可以使散文诗的表达更“文学”,更富有诗意。通过花寄托感情,是因为这两种花各自的寓意。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朵,纯洁美丽。诗人借金色花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金色花象征着美丽、圣洁的母子之爱。
荷叶象征母亲的厚爱,《荷叶·母亲》通过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眼前之景联想到了母亲对“我”的庇护,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所以,“我”的“情”,是寄托在“物”中的,这个“物”,就是金色花,就是荷叶,红莲,它们本身就具有象征意味。比如,中国人喜欢用竹子来写一个人的坚韧不拔、正直、有气节,表达对一个人顽强意志的赞美。这就是借物抒情。
2.比较写法
在写法上,这两首散文诗都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母爱诗化,情感化。但不同的是,《荷叶·母亲》写的是由现实之事,眼前之景而产生的联想,所以它是借景抒情。而《金色花》则是虚拟的,想象的。这也是这两首散文诗的又一不同之处。
板书:同——写法(象征)
异——写法(想象 联想)
散文诗本质上是诗,却以散文的形式呈现。“诗歌其质,散文其形”。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散文诗,整体风格上是有关联的,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泰戈尔的作品对冰心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
PPT:“他们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齐读另外两首散文诗片段,来感受这种统一的风格。
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当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泰戈尔《榕树》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冰心《笑》
【设计意图】继续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散文诗的特点,即“散文其形,诗化其质”。理解这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对作品的感受欣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试着写一段清新雅致的文字。(绘景、记叙均可,字数不限。)
2.朗读泰戈尔的《榕树》和冰心的《笑》给你的同学听。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分析小结的写清新句的方法,小试牛刀,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继续练习朗读,通过朗读来提升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初中金色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yw/tb_c851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金色花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激趣导入,细听朗读,初步感知,圈点勾画,深入分析,含英咀华,品读悟情,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仔细研读,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