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Word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Word含答案),共7页。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2.如图所示是425 ℃时,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B. 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g)+I2(g)2HI(g)D. 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能使LED灯发光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锌片是负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C. 锌电极质量减少65 g时,铜电极表面析出氢气的体积是22.4 LD.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2Q3B.Q1+Q2>Q3C.Q1+Q2<Q3D.Q1+Q2>2Q3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A.vA=2 mol·L-1·min-1 vB=2 mol·L-1·min-1B.vA=2 mol·L-1·min-1 vC=2 mol·L-1·min-1C.vA=1 mol·L-1·min-1 vB=2 mol·L-1·min-1D.vA=1 mol·L-1·min-1 vC=1.5 mol·L-1·min-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该反应的限度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2 mol SO3D.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改变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B. 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值是相等的C.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进行的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D. 可用单位时间内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速率8.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9.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 )A. ①⑦B. ①⑤⑦C. ②③④⑥D. ②③④⑤⑥10.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氧化银和锌,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B. 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氧化银经外电路流向锌极C. 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D. 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1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A. 冰融化为液态水B. 氯化钠受热熔化C.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D. 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12.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速率相等B. 反应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因时间而改变C. 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其浓度不再改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13.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 若有0.4 mol电子移动,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14.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果电池是方便实用的家用电池B. 铅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发电装置D.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二、非选择题(共6题)15.有甲、乙两位学生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都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硫酸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下图所示。(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5)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如可靠,此空可不填)。16.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鸠3C(g)+nD(g),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4 mol,B的物质的量为6 mol;5 min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 mol·L-1·min-1。计算:(1)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3)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为________。(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5 mol·L-1·min-1②v(B)=6 mol·L-1·min-1③v(C)=4.5 mol·L-1·min-1④v(D)=8 mol·L-1·min-1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17.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1)5 min后A的浓度c(A)=________mol·L-1,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3)x的值为________。18.(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 时,容器中有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9.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计算当反应生成1.5 mol CH3OH(g)时,能量变化是______ kJ。(2)选择适宜的催化剂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3)推测反应CH3OH(g)CO(g)+2H2(g)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0.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有关。Ⅱ.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开始至2 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v(A)=2v(B)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2v逆(A)=v正(B)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6)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mol A(g)、bmol B(g)、cmol C(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催化剂 ③增大容器体积
参考答案1.D 2.B 3.C 4.A 5.D 6.C 7.D 8.C 9.D 10.C 11.A 12.D 13.C 14.A15.(1)2H++2e-===H2↑(2)2Al+8OH--6e-===2AlO+4H2O(3)2Al+2OH-+2H2O===2AlO+3H2↑(4)Mg(或镁) Al(或铝) (5)AD (6)不可靠 将两种金属作电极连上电流表后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测定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再确定原电池正、负极16.(1)1.5 mol·L-1 (2)0.2 mol·L-1·min-1(3)2 (4)①17.(1)0.75 3 (2)0.05 (3)218.(1)0.6 (2)0.05 mol·L-1·s-1(3)8.8 0.08 mol·L-119.(1)放热 136.5 (2)不能 (3)吸热20.(1)2H2O22H2O+O2↑ 放热(2)催化剂接触面积的大小(3)2A+B2C(4)0.1 mol·L-1·min-1(5)b(6)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