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练习+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共9页。
第三章 第一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 总分:42分[知识点1:区域产业转移。知识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知识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图甲为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乙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甲乙1.图甲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2.图乙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C.加工和组装环节D.市场和运输环节【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路径①为我国承接韩国的IT产业的转移。环渤海地区靠近韩国,地理位置优越,最有可能承接了韩国IT产业的转移,C项正确。第2题,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由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B项正确;制造、加工、组装、运输环节的附加值较低。[知识点1、3](2023年山西太原期末)2022年11月6日,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推介会上,山西省向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据此完成第3~5题。3.山西省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配置 B.产业配套C.交通状况 D.人口规模4.山西省承接长三角产业后,短期内主要有利于( )A.改善大气质量 B.提高城镇化水平C.优化产业结构 D.提高资源利用率5.为了更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山西省应( )A.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B.增加劳动就业人口C.大力限制传统制造业发展D.扩大工业用地规模【答案】3.A 4.C 5.A [解析]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而长三角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山西省的产业发展方向要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山西省重工业基础好,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基地,为此山西省向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发展,所以是山西省的资源配置导致了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不同,A项正确。第4题,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属于相对高端产业,山西省接收后短期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C项正确。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长期工程,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A项错误;城镇化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有太大改变,B项错误;引进相对高端产业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意义不大,D项错误。第5题,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本身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对良好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所以为了更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山西省应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A项正确。[知识点2、3](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对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的统称。下图为“双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8题。6.下列关于“双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指劳动力转移,②指产业转移B.③指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C.①的速度加快能促进②的开展D.①的速度加快能促进③的开展7.在“双转移”中,优先被转移的产业最可能是( )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B.机械、化工、电力C.食品、电子、宇航D.煤炭、钢铁、汽车8.在“双转移”中,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A.污染排放量增多,环境质量下降B.土地、资源、交通等压力增大C.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D.人才大量流失,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答案】6.D 7.A 8.C [解析]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力转移一般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一般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粤北、粤东、粤西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因此①应为产业转移,②应为劳动力转移,③应为转入地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或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跨区域产业转移(①)加速可促进转入地内部的产业转移(③),D项正确。第7题,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优先被转移,选项中纺织、服装、电子装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A项正确。第8题,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出地(珠三角地区)来说,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就业机会减少,短期内会导致失业率上升,C项正确。产业转出之后,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排放量会减少,环境质量会有所改善;土地、资源、交通等压力应该会有所改善;转移出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并不会因此而大量流失。二、非选择题(共18分)[知识点2、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 深圳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窗口,率先承接世界产业转移,成功积累了“第一桶金”。40年来,深圳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已经实现三次“产业革命”,现正从“产业转移输入城市”逐渐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转变,先行示范与核心引擎地位日益彰显。下图示意深圳产业转移的三个阶段。(1)指出深圳发展初期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分)【答案】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国内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较好;是我国侨乡,海外有大量华人和华侨;有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等。(2)推测深圳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6分)【答案】用地紧张,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3)分析深圳从“产业转移输入城市”逐渐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转变的原因。(6分)【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等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及内陆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B拓展提升练】时间:20分钟 总分:45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综合思维](2022年山东开学联考)下图示意我国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扩散空间强度的差异。内部圆圈表示产业集聚空间,外部圆圈表示产业扩散空间。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依次表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是( )A.Ⅰ、Ⅱ、Ⅲ、Ⅳ B.Ⅰ、Ⅳ、Ⅲ、ⅡC.Ⅱ、Ⅲ、Ⅳ、Ⅰ D.Ⅲ、Ⅰ、Ⅱ、Ⅳ2.目前我国对四类产业发展的正确选择是( )A.降低Ⅰ、Ⅱ类产业行业门槛B.推动Ⅰ、Ⅱ类产业向西南地区转移C.鼓励Ⅲ、Ⅳ类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D.推动Ⅲ、Ⅳ类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和城市综合能力的要求(或产业层次)依次降低,扩散强度依次增强。因此图中依次表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是Ⅱ、Ⅲ、Ⅳ、Ⅰ。第2题,根据图示可知,Ⅰ、Ⅱ类产业对技术和城市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行业门槛高,且无法降低,因此难以扩散,适合在我国东部大城市发展;Ⅲ、Ⅳ类产业行业门槛低,适合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23年湖北孝感期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边界地区成为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外溢是促进边界地区增长最主要的类型。随着深圳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带动了东莞、惠州等多个镇街相关产业的发展。东莞市临深片区是承接产业外溢发展起来的典型边界地区,也是东莞市打造“三心六片”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片区。下图为产业外溢背景下的深莞产业联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3.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临深片区承接产业外溢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A.邻近消费市场 B.土地充足且廉价C.政策支持引导 D.科技人才丰富4.依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例中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 )A.工厂、总部、研发 B.研发、工厂、总部C.工厂、研发、总部 D.研发、总部、工厂5.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来,东莞市( )①成本优势提升 ②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B 4.C 5.D [解析]第3题,东莞临深片区位于边界地区,相对来说发展程度没有中心城区高,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加上距离深圳近的优势,所以容易承接深圳的产业外溢,B项正确。第4题,随着深圳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促进了东莞的发展。总体上,东莞的发展滞后于深圳。在早期,由深圳转移到东莞的产业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故甲应该是工厂。在20世纪90年代,东莞没有丙类型的产业部门,乙类型的产业部门较少。2008年以来,丙类型的产业部门从无到有,乙类型的产业部门显著增多。据此可以推测丙为总部,乙为研发部门,相较于研发部门,总部数量更少,且更倾向于布局在对外联系便利的中心大城市,其迁移性相对较弱且滞后于研发部门。第5题,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后,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均显著提升,故成本优势下降,①错误;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向东莞转移,一些工厂、研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东莞,促进了东莞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②正确;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以生产制造部门为主,2008年以后迁入了企业总部和更多研发部门,故对科技人才需求增加,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③④正确。[综合思维]6.(2023年江西赣州期中联考)山东青岛的纺织工业向青海西宁转移,可同时促进两地( )A.就业岗位增加 B.城市发展提速C.生态环境改善 D.产业转型升级【答案】D [解析]青岛的纺织工业向西宁转移,可使青岛将更多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同时促进西宁工业化进程,D项正确。产业转移会导致西宁就业岗位增加,但在短期内会导致青岛就业岗位减少,A项错误;可促进西宁的城市发展,但对青岛城市发展速度影响不大,B项错误;工业转移能改善青岛的生态环境,但可能会破坏西宁的生态环境,C项错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022年山东潍坊期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严峻挑战。下图示意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路径。据此完成第7~9题。注:亚洲“四小龙”指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7.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条件是( )A.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B.广阔的消费市场C.劳动力充足且用工成本低D.临近产业转出地8.第四次产业转移( )①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 ②转出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③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 ④使我国制造业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为了使我国顺利应对第四次产业转移的冲击,下列措施中最为合理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增加劳动力数量B.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C.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迁入D.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设备改造和产业升级【答案】7.A 8.B 9.D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从亚洲“四小龙”转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关键条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优先发展,A项正确;产业转移不是主要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市场,B项错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充足且用工成本低会影响产业转移,但不是当时的关键条件,C项错误;产业转移是从美国开始转出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距离美国较远,且距离产业转移地的远近会影响产业转移,D项错误。第8题,第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同时还转移到美国、日本、德国。东南亚、非洲经济落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同样较为落后,且距离东部地区近,所以存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①正确;从转移特点看,该产业同样向发达国家转移,故转出的不一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②错误;由图可推测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转出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可能完全成为产业转出区,③错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托低要素成本,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局面,④正确。第9题,由图可知,第四次产业转移容易导致中国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为应对第四次产业转移的冲击,中国应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设备改造和产业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D项正确。利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国内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短时间内可以缓解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产生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产业顺利升级、结构逐步优化才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18分)[综合思维]10.(2023年河北保定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支持发展“飞地经济”模式,通过税收分享、指标分享、土地成本分担等机制,促进“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形成发展合力。一时间,各地区围绕《意见》的落实,积极探索各种模式的共建园区,掀起新一轮共建园区发展的高潮。贵州省9个市(州)与广东省7市各合作共建1个工业园区,包括惠州—黔西南州共建工业产业园、深圳—贵阳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围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等模式,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共建专业园区,成为贵州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1)指出广东和贵州在合作过程中各自的优势。(8分)【答案】广东: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贵州:地价低;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列举贵州承接产业转移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答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水平。(3)有人提出,接受产业转移就像“引狼入室”,因而反对接受产业转移。假如你是贵州人,你是否支持贵州接受产业转移,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支持。理由: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或不支持。理由:转移的产业大部分是转出地淘汰的落后产能;其中部分产业可能会与本地原有产业形成恶性竞争;接受产业转移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