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01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02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管仲把齐国人按照职业分成士、农、工、商四类,然后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人集中居住在清静之地;农民集中居住在田野;工匠集中居住在官府;商人集中居住在集市。四类人分类聚居,不得随意迁徙,职业世袭。这一举措(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推动了我国农耕经济形态出现

    C.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D.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

    2.关于老子和道家,教材的叙述是老子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观点主要见于《老子》一书。但有学者说.关于老子其人,记载歧异……其生活年代可能与孔子同时,但现在所见托其名的《老子》一书则写成于战国时期,有关思想观点的形成要晚于儒、墨学说,由此认为,道家思想真正产生于战国时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对于有争论的历史观点,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

    B.教科书的权威性大于学者的观点,故应以教科书的观点为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澄清

    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

    3.如下图所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流通的钱币各具地方特色。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    

    A.统一趋势尚未出现 B.商品经济难以发展

    C.国家处于分裂局面 D.诸侯国间始终对立

    4.战国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孟子提倡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由此可知,新兴的士阶层(   )

    A.重视以人为本、主张民本思想 B.将戎狄蛮夷融入华夏认同观念

    C.围绕治国理政而提出各自主张 D.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5.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重大变化的判断,最确切的是(    

    A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发展 B.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歧视蛮夷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华夏族分布范围缩小

    6.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7.春秋时期,由于的区别逐渐消失,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乡、里很早就产生了。乡、里的负责官吏称乡长和里长,由于各诸侯国之下的地方政权为乡、里,所以当时的诸侯国君都直接地与乡、里的官员发生关系。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春秋时期(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局面形成 B.社会转型的趋势已经出现

    C.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8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发挥作用 B.政治文化心理认同出现

    C.天人感应观念迎合需要 D.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9.如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 B.在渐进中完成社会转型

    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10.商代时期,玉器不仅是权力的载体,而且也被赋予了永生功能。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观念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佩玉风尚逐渐形成。这表明从商到春秋(    

    A.传统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 B.旧有政治体制逐渐崩溃

    C.佩玉观念已走向社会伦理层面 D.儒家仁义思想广泛传播

    11.春秋战国时期创私学、兴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子,相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下列思想中,与这一成绩的取得关系最密切的是(   

    A道法自然 B相生相胜 C格物致知 D有教无类

    12.西周时期,楚君熊渠公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从楚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使人献天子;到楚庄王时,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轻重。该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B.楚国渐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C.楚国中原交往密切 D.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崩坏

    13.《韩非子·五蠹》写道:今有构木钻(钻木取火)于夏后氏之者,必为、禹笑矣:有决(疏浚河道,治水)于殷周之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者,必为新圣笑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体现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思想  反映了民本主义的理论主张

    以儒家作为论战和批判的对象  反对因循守旧和拘泥于传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3④

    14.春秋时期,参与田地争夺的人群非常普遍,各级贵族,上自周王,下至普通的官员,都加入到田地争夺的行列中。甚至还发生了晋国的大夫邻至与周简王争夺田地,因为不能决断,最后双方到晋厉公那里去评理的事件。上述史实反映了(   

    铁器和牛耕促进了荒地开垦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受到破坏

    诸侯国的卿大夫与公室争权  周王室地位和影响力的丧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 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

    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 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

    16.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膊。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这表明(    

    A.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B.专制王权受到削弱

    C.分封制破坏 D.宗法制解体

    17.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大胜。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庄王却引用《周颂》的诗句,说有禁暴、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德才称得上,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这反映出楚王(    

    A.认同华夏文化 B.维护礼乐制度 C.确立霸主地位 D.谋求国家统一

    18.韩非子强调不务德而,但也指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主张(   

    A刑主德 B.德主刑辅 C.礼法并举 D.严刑峻法

    19.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并呼吁统治者要救民于水火中”“博施与民而能济众。这说明他(   

    A.关注社会现实需要 B.提倡建立精英政治

    C.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代表劳动人民利益

    2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编修史书时,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追溯其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源。这反映出当时诸侯(   

    A.积极谋求国家统一 B.对华夏正统的认同

    C.高度重视史书编撰 D.固守分封等级秩序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相亲,兄弟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争权,盖为战国。贪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史料二  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

    ——孔《孔丛子卷二·居卫第七》

    史料三  秦国之俗,贪狼强力,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编自《淮南子·要略》

    【探究】

    (1)根据史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

    (2)根据史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3)根据史料三,概括商鞅之法的主要动力。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轼对于商鞅变法可以很快使国家富强起来,虽不否认,但认为这样的政策法令太过倾向于国家利益,民众却未必能得到多少实惠,特别是在变法初行阶段,会让民众不理解或超过其承受程度而产生怨怒与抵触;并且变法措施重利而轻义,推行峻法酷刑而弃用道德教化,“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卒以此亡”。苏轼进而在《商君功罪》一文中提出了“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的观点,认为追求富国强兵而没有很好顾及民众的舆情与实惠,即使夺取天下,也会很快丢失。

    ——摘编自杨胜宽《苏轼与郭沫若对商鞅评价的分歧及其原因》

    材料二  自孝公以后至于始皇,相传六代,沿守着商君的法制,奖励耕战,勤俭建国,发愤图强;又加以得到地理上的形势,居高临下,俯瞰着东方六国,远交近攻,进行蚕食……因此,秦虽变法最迟,而却收到了最大的成功,变法以后仅仅一百三十年,在秦始皇的手里终于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同时也完成了此后统治全中国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的大封建局面。

    ——摘编自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代序》

    (1)据材料,归纳苏轼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产生的现实因素。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说明郭沫若高度赞扬商鞅变法的理由。综合两则材料,概述影响历史解释的主要因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1)根据材料,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夏、商政治遗产的基础上,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在强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前提下分封诸侯。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天下”“禹迹”为核心的疆域认同。在“天下”范围内,正统或共主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共同追求。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最初体现为天命观。西周铭文及《诗经》《尚书》,皆称文王、武王“受命”。“受命”的关键是敬德保民,天命所归必是民心所向。春秋时期,诸侯亦可称先祖“受命”,“天命”不再是周天子专利。周人自称“我有夏”“我区夏”,追慕夏人所奠定的文化传统。春秋时期,中原诸侯亦以“诸夏”自居,齐桓公打出“尊王夷”的旗号,管仲也强调“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面对春秋战国混乱的秩序,齐桓公“一匡天下”,楚庄王问鼎中原,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兼并战争带来连锁反应。战国七雄纷纷变法图强。变法的主题不外乎强化君主集权、尊贤、尚法、富国、强兵。在时代巨变中中央集权已呼之欲出。春秋战国商业空前繁荣,商人活跃于各诸侯国间,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无论是中原诸国还是与“蛮夷戎狄”杂处的秦、楚、吴、越等,都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汉字系统、文化典籍和礼乐文明。各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扩大。

    ——摘编自陈民镇《春秋战国的基本走向》

    根据材料,围绕春秋战国社会转型自拟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D

    7B

    8B

    9A

    10C

    11D

    12B

    13C

    14C

    15C

    16A

    17A

    18A

    19A

    20B

    21(1)礼崩乐坏,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改革,各国竞相提高国力。

    (2)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22(1)观点:并不否认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富强;商鞅变法导致了强国弱民;商鞅变法使民众重利轻义,忽略了道德教化;商鞅变法从长远角度看,导致秦朝的灭亡。

    现实因素:借此批评王安石变法,指出其变法措施的弊端。

    (2)理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转型;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

    因素:时代变迁;解释者的立场。

    23(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

    (2)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4.示例

    论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前进;再加上旧的社会制度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在政治上,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建立起来。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在思想上,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华夏认同上,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落,周王的实际控制能力减弱,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各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扩大。

    综上所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春秋战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同时也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往前进步。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