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1.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代 B.南宋 C.北宋 D.元代2.宋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3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下列现象最早出现于宋朝时期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C蜀民以铁钱重,私为,谓之交子,以便贸易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而众以散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宋代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城市等多个方面。下列选项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形成坊市制度 B.出现商业中心C.夜市更加普遍 D.四川出现纸币6.《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A.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B.用纸币进行商品买卖C.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D.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7.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大道(御街)两边准许商人买卖交易;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镇人口规模扩大 B.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C.政府商业政策放松 D.城市布局打破时空界限8.中国古代书画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与此同时,宋代书直也出现作伪高潮,以致出现了以佛真伪为主要内容的文物鉴赏著作《洞天清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宋代A.城市经济发展 B.中央集权加强 C.科举制度完善 D.重文轻武盛行9.北宋殿中侍御史赵孚向朝廷上书:庄宅多有争诉,皆由衷私写文契,说界至则无丈尺,昧邻里则不使闻知,欺罔肆行,狱讼增益。请下两京及诸道州府商税院,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宋太宗对此深以为然,在全国推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政府注重规范经济行为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D.政府严格管理文书档案10.为研究古代商业发展情况,某生收集了一些关键词。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代商业发展特征的是A.交子当铺夜市瓦子 B.会子瓦舍票号街市C.勾栏庄票契约飞钱 D瓦肆互市通宝商帮11.镇开始更多地承担起商品交易功能,内部逐渐出现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即市。宋朝人也开始将镇和市习惯性地结合在一起,有了镇市之称谓。在宋代存世方志中,多有市镇一条,可见宋代镇市市镇已成为专用名词。这反映出A.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C.市镇的经济职能增强 D.沿海港口城市较繁荣12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下列关于榷场理解准确的是A.位于东南沿海 B.由政府设置C.贸易冲突频繁 D.直接强化了中央集权13.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向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A.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 D.南方棉花种植已逐渐普遍14.唐人结婚讲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而宋人则主张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即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变化表明宋代A.婚姻摆脱家族影响 B.门第观念逐步淡化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D.平民政治得到发展15.在汉朝时,不仅有在军事训练中培养士兵作战能力的蹴鞠,而且还有音乐伴奏的舞乐蹴鞠。到了两宋时期,蹴鞠花样逐渐翻新,技巧性更强,向着高难美新发展,职业蹴鞠表演者随之出现。这反映了宋朝时期(   A.职业化推动蹴鞠运动精英化 B.重文轻武政策改变蹴鞠定位C.锻炼在市民社会中逐渐普及 D.运动是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16.元代天字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文夜巡牌(下图为其正面和背面),其双面铸以纹饰及汉文、蒙文、藏文、波斯文等六种文字,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元代牌符中使用文字最多的一块(按:元代牌符分为令牌、身份牌和驿牌等)。作为历史实物资料,它反映出元朝多民族杂居共处多种文字并用 实行户籍身份制度驿交通发达文化兼容并蓄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17.唐代政府曾下令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到了宋代,起楼限制放宽,邸店楼屋逐步向立体空间扩展。这一变化说明宋代A.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建设 B.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18.宋代农村劳动力按其流动的方式和方向,大体可形象地归纳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模式。但无论候鸟式”“风筝式抑或鱼跃式,从土地上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流动,被有效地吸收进非农产业之中。这表明宋代A.劳动力商品化明显 B.人身依附关系严密C.城乡经济联系松弛 D.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2022 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不同时期“虎”形象的文物,制作“虎年看虎”主题展板。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虎”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甲士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后石家河文化地处江汉平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其出土文物中屡屡出现玉虎形A.杜虎符(战国秦)B.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用具,有辟邪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虎头治疗睡眠相关疾病记载。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C.做州窑白地黑花鹤鸽图虎枕(金)D.虎食人直(商晚期)19.若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填写字母)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文物本身包含了许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回答诸多历史疑问。20.根据以上文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答疑解惑:(单选)1)以上文物中,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   A.虎符 B.虎头 C.虎枕 D.虎2)从出土的杜虎符看,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谁?他能否顺利调动 50 人以上军队?(   A.国君,能 B杜地长官,能 C.国君,否 D杜地长官,否3)玉虎头、虎食人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   A.人口流动 B.商贸活动 C.殖民侵略 D.战争交锋  三、论述题21.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要求:比较图1、图2,分别提取一项有关唐朝、明朝时期人口分布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1C【详解】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择C;唐代出现了飞钱柜坊,但未出现纸币,排除A;南宋时期出现了会子,排除B;纸币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2A【详解】宋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明州,A正确;扬州、泉州以及广州与题干中主要限定不符,排除BCD3C【详解】交子是宋朝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4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即交子,C项正确;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反映的事明清时期美洲番薯传入中国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而众以散反映的事唐朝时期对市的时间限制,D项错误。5D【详解】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宋代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城市等多个方面。结合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而纸币交子的出现更能体现宋代商业的发展程度,且与以往相比,是实质性的飞跃,D项正确;坊市制度在唐朝就出现了,排除A项;商业中心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排除B项;宋代出现了夜市,这是宋代商业发达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是在元朝时期出现的,宋朝不可能出现,A项符合题意;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B项;宋朝的娱乐场所如勾栏瓦肆,排除C项;宋朝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7C【详解】材料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体现的是宋朝的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市民娱乐生活丰富,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商业政策的宽松,C项正确;材料与市镇人口规模扩大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市民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时间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随着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带来了书画市场的活跃,供销两旺,随之而起的是造假成风。A正确;书画的发展与作伪之风的兴起与中央集权无关,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科举制度,C排除;重文轻武不是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D排除。故选A9B【详解】材料请下两京及诸道州府商税院,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行为的规范管理,体现了政府注重规范经济行为,B项正确;政府规范管理经济和重农抑商松动无关,排除A项;规范管理不等于加强控制,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10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商业革命发展的表现如纸币交子的出现、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娱乐场所勾栏瓦肆的出现及当铺的发展,A项正确;票号是在清朝时期出现的,排除B项;飞钱是唐朝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商帮是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1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商品活动较为发达的集镇发展成为市镇,根据镇开始更多地承担起商品交易功能,内部逐渐出现固定的商品交易场所,即市可知,市镇承担的经济职能增强,故选CA是明清时期,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2B【详解】由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场是宋朝政府在边界地区开设的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贸易的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交换,互通有无。场的存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融,所以B项正确;场主要分布在北方边界地区,排除A项;南客北客相经商体现了场上双方和平贸易,排除C项;场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融,并没有直接强化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和南宋。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北宋时棉花种植在闽粤一带盛行,到南宋是,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棉花的种植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经济结构是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而材料中宋朝部分地区棉花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因此经济结构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南方部分地区的棉花种植,而没有与北方进行比较、没有提到衣被原料的变化,排除AC项;材料反映了南方部分地区,而不是南方普遍种植,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在婚姻观上,宋代人更看重资产而非门第家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得门第观念淡化,B正确;古代中国的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未摆脱家族影响,排除A;婚姻观念转变不能反映社会矛盾变化,排除CD与婚姻观念转变无关,排除。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本汉朝时期蹴鞠运动兼具娱乐性质和军事性质,而到了两宋时期蹴鞠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娱乐性质越发增强,其表现就是难度技巧增加,职业表演者出现,D项正确;职业化使蹴鞠运动中出现了精英,但是不代表整个运动只有精英能够参与,因此用精英化描绘蹴鞠运动是不恰当的,排除A项;蹴鞠形式的变化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蹴鞠花样变化、职业蹴鞠表演者出现等表明蹴鞠运动娱乐化,是观赏性的提升,并非直接体现市民参与锻炼,排除C项。故选D项。16B【详解】根据材料元代天字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六体文夜巡牌(下图为其正面和背面),其双面铸以纹饰及汉文、蒙文、藏文、波斯文等六种文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元朝多民族杂居共处、多种文字并用、文化兼容并蓄,所以①②⑤符合元朝历史,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夜巡牌应该属于负责夜巡职责人员的身份牌,不是户籍身份证明,也不是邮驿传递所用牌符,所以不符合题意,故ACD项错误。。17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由限制楼层数量到放宽限制,结合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知识,可知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建设,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排除B项;中国古代政府从来没有放弃过重农抑商,排除C项;材料与商人的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8A【详解】根据材料从土地上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流动,被有效地吸收进非农产业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量农民破产,演变成自由劳动力,这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宋代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城乡经济联系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9BDAC    20CDA 【解析】19.根据材料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虎食人直(商晚期)杜虎符(战国秦做州窑白地黑花鹤鸽图虎枕(金)可得,按着时间顺序应该是BDAC20.(1)根据材料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用具,有辟邪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虎头治疗睡眠相关疾病记载及所学知识可得,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虎枕;(2)根据材料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甲士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可得,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杜地长官,他不能调动50人以上军队。(3)根据材料后石家河文化地处江汉平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其出土文物中屡屡出现玉虎形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可得,玉虎头、虎食人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人口流动的现象。21.(1)信息:唐朝,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人口分布最密集;明朝,中原人口的密集程度降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提高。2)说明:唐朝前期,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大量聚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 明朝,自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已完全南移;明代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以巩固;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勃兴;人口重心随之南移。【详解】(1)信息:由图1看出唐朝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人口分布最密集;由图2看出明朝中原人口的密集程度降低,江南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提高。2)说明:根据所学,从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在北方等角度,说明唐朝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原因。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等史实,说明明朝江南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提高的原因。【点睛】 

    相关试卷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辛亥革命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辛亥革命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