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习题——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Word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66311/0-16960653738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习题——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Word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66311/0-1696065373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习题——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Word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66311/0-16960653739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习题——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Word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习题——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Word含答案),共13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的是( )A.与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B.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酸碱中和反应,在高温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焓变等于该反应的热效应B.焓变的符号是C.焓变的单位常用 D.浓硫酸溶于水是吸热反应3.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Y的能量高于Z的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热4.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弱酸电离时吸热)(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玻璃泡应与内筒底部接触C.用溶液分别与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取的碱溶液与酸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缓缓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分子结构分别为B—A—B、A=A、B—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C.由2 mol A(g)和4 mol B(g)形成1 mol A=A键和2 mol B—B键,放出kJ能量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为,则反应的B.已知与结合生成时放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则含和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C.反应热全部是正值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7.常温常压下,1.5g火箭燃料1,2-甲基肼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50kJ热量,则该条件下1,2-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 B. C. D.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描述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描述或结论A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B丙烷比乙烯稳定C含10.0g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D①;②9.根据如图所示能量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的能量之和为393.5kJB.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 C(s)与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CO(g)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0.已知充分燃烧乙炔气体生成液态水和1mol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热量,则下列关于乙炔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C.D.11.已知:①,②,③。则反应的为( )A. B.C. D.12.已知:①,②。下列能表示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B.C.D.13.在1 200 ℃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则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表达式为( )A. B.C. D.14.(X代表卤素原子)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已知溶于水吸热,则 D.15.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200x498434已知白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白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表中x为( )A.411.4 B.335.3 C.378.1 D.188.6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9分)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HN≡N键能/(kJ/mol)436945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则N—H键的键能是__________ kJ/mol。(2)1 mol体和1 mol CO气体反应生成气体和NO气体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①,②③。则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17.(9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进行化工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测定,也可通过理论进行推算。(1)实验测得,5 g甲醇()液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 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现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______________(填“>”“=”或“<”)b。(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断裂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化学键H—HN—HN≡N键能/()436391945已知:,根据上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可计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18.(15分)热力学标准状况(298.15 K、101 kPa)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图甲为Ⅵ 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②硒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在25 ℃、101 kPa下,已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ol电子放热19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乙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由金红石()制取单质Ti的步骤为:Ti已知:I.Ⅱ.Ⅲ. ①的_____________。②反应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19.(12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①,②。那么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能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物质的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路径分别为A、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②B路径与A路径相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20.(10分)(1)已知稀溶液中,与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与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碳的燃烧热为,写出表示碳的燃然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CO(g)转化成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25℃、10l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经测定,将生成的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写出由C(s)、和化合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与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为放热过程,但不是放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项符合题意。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在高温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浓硫酸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且该过程放热。3.答案:A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Z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无法比较Y、Z能量的高低,A项正确,C、D项错误;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B项错误。4.答案:A解析:温度计玻璃泡应浸入溶液中但不能与内筒底部接触,B项错误;HCl是强酸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时吸热,C项错误;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NaOH溶液应迅速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D项错误。5.答案:A解析:A项,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某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可发生,A项错误。6.答案:A解析: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的,A项正确;含和的稀溶液反应生成,与结合生成时会放出热量,则反应热小于,B项错误;反应热有正负之分,C项错误;燃烧热是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应为液态,D项错误。7.答案:C解析:1.5g1,2-二甲基肼的物质的量,所以1mol1,2-甲基肼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0×50kJ=2000kJ,即1,2-甲基肼的燃烧热为。8.答案:C解析: A项,由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错误;B项,丙烷吸收能量分解为乙烯和甲烷两种物质,无法比较反应物与其中一种生成物的稳定性,错误;C项,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含1molNaOH的稀NaOH溶液与含1mol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1mol时放出57.3kJ热量,故含10.0gNaOH的稀NaOH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正确;D项,均小于0,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错误。9.答案:C解析: 与的总能量比的总能量高393.5kJ,故A项错误;由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D项错误;由图可知与反应生成1 mol CO(g)放出的热量为393.5kJ-282.9kJ=10.6kJ,则C(s)与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C项正确。10.答案:B解析:生成1mol消耗0.5mol,故乙炔的燃烧热是,B项正确。11.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3+②×2–③×2得 ,D项正确。12.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①得。13.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2得,A项正确。14.答案:D解析:一般而言,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形成化学键需要放热,则,,即,故A项错误;结合盖斯定律可知,,,故B项错误,D项正确;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则,故C项错误。15.答案:A解析:1 mol白磷完全燃烧需断开6 mol P—P键、5 mol O=O键,形成12 mol P—O键、4 mol P=O键,所以,解得,A项正确。16.答案:(1)390.8(2)(3)解析:(1)的,解得。(2)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③得。17.答案:(1)(2)>(3)–93解析:(1)5 g液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113.5 kJ热量,故32 g(1 mol)液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由于由气态变成液态放出热量,故,则。(3)的,故。18.答案:(1)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越小;②(2)(3)(4)①;②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或、)作用解析:(2)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1 mol 完全燃烧转移8 mol电子,故热化学方程式为。(3),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根据盖斯定律,由2×I–Ⅱ+Ⅲ可得:。19.答案:(1);不能;该反应为引发反应,消耗大量能量,成本较高(2)①吸;②D解析:(1)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热化学方程式可由②–①×3得到,故该反应的。铝热反应为引发反应,消耗大量能量,且反应物中有单质铝,成本较高,因此不适合用于工业炼铁。(2)①结合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②B路径中旧化学键断裂消耗的能量减小,即使用了催化剂。20.答案:(1)(2)(3)(4)(5)解析:(1)与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热量,则生成lmol水放出的热量是57.3kJ,所以表示与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的燃烧热是指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表示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图示可知,和反应生成,放热56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根据关系式,产生25g碳酸钙沉淀需要消耗,则丁烷的燃烧热为,所以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2-①得。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