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案 1 次下载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案 1 次下载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案 1 次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表格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京营建,主辅相成——隋的兴亡,交相辉映,繁华纷呈——唐的繁荣,两京衰败,大戏落幕——盛世衰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以特有的视角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设计本课时以长安洛阳都城主辅关系演变为视角,从大时空框架从整体上去感悟隋唐盛世及五代十国状况,通过图片、新材料让学生去感悟那段历史,认识到这是一个开放包容时代,封建王朝大一统辉煌气象及由盛转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分析能力。 | |||
教学背景分析 | |||
(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二课。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下启“两宋的政治与军事”,其所包含的内容既是前一阶段继续,又是下阶段缘起。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内容包括隋唐盛世出现前提、隋唐盛世的具体表现及盛世走向分裂,经济是基础,这节课的学习将为隋唐的制度创新、文化发展繁荣及中外交流等内容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学习对于理解后面的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初中开设了历史学科,但由于考试形式和分值的比例,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和学习方法欠缺,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要通过直观的历史史料先打开学生的思路,在潜移默化中给他们历史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从历史学科能力方面看,经过高一前一个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史料解读的历史学习方法,且进入高中以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使多角度、深层次探究隋唐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成为可能。 | |||
教学目标 | |||
(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 (二)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相关史实,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选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科书,认识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表现,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隋唐时期是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一)教学重点 知道隋唐繁荣的历史事实以及唐朝的民族政策; (二)教学难点 唐朝对不同民族实行不同政策、唐朝民族交融的原因。 | |||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 |||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 |||
板书设计 |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以长安洛阳都城主辅关系的转换为视角 一、二京营建,主辅相成——隋的兴亡 二、交相辉映,繁华纷呈——唐的繁荣 三、两京衰败,大戏落幕——盛世衰微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通过介绍影片《长安三万里》导入新课 | 设问:介绍,谈谈你对长安洛阳的印象? | 通过影片,让学生以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的相关情况,了解隋唐时期社会状况,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从而引入到本课内容。让学生知道“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
一、二京营建,主辅相成——隋的兴亡 | 1、通过材料及图片展示,隋统一后营建大兴城以及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2、通过图片展示,了解隋朝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 3、学习探究:思考隋炀帝修建东都、大运河目的?这些举措会产生何种影响?
| 1.通过阅读课本及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隋朝统一后营建大兴城。 2.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认识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影响?
| 通过史料阅读,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加强对隋朝盛世的了解,用图示的方式比较形象直观 展示新材料,让学生打破常规惯性思维,理解黑暗中存在的光明。
|
二、交相辉映,繁华纷呈——唐的繁荣 | 1.唐朝前期长安洛阳主辅关系转换 展示材料,以小切口引出唐朝的繁荣? 通过展示图片,长安洛阳的繁华 学习探究:从唐长安、洛阳的繁华折射出盛世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考其原因? 通过图片、材料展示唐朝盛世气象的表现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 最后总结唐朝盛世的原因。
|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画出知识框架,并作出说明。 |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材料,激发学生兴趣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唐朝长安洛阳的繁华,突出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
三、两京衰败,大戏落幕——盛世衰微
| 通过展示材料,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洛阳的毁城灾难?
通过展示长安洛阳的衰败,认识都城额衰败对王朝的影响 随着王朝的衰微。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以及朋党之争。加速唐朝的衰亡。 学习探究:长安洛阳的衰败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
合作探究 自主讨论
感悟,思考
结合教科书,尝试归纳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作用
了解学界观点
| 通过合作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历史的社会功用。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看待问题,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
课堂小结及课后思考 |
由长安洛阳的都城地位转换及变化,结合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让历史文脉焕发出新活力、新魅力、新价值!
| 让学生总结,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 通过图示及材料升华本课 激发学生探究思维,主动查相关史料完成课后学习任务 |
教学反思 | |||
本课围绕长安洛阳都城主辅关系转换为视角,涉及到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整合教材知识设计为三个部分,二京营建,主辅相成、交相辉映,繁华纷呈、两京衰败,大戏落幕。需要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真正领悟主题含义,通过同时空下历史事件的关联,使学生理解了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引导学生辨证认识历史发展中的多面性。 教学中提供视频、文字、图片、表格等不同形式、不同来源的史料,引导并培养学生史料搜集、辨析整理和运用的能力,通过对史料信息的提取使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交融的史实。同时,在大时空框架下认识隋唐长安洛阳的地位变迁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影响,落实核心素养,涵养家国情怀。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表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美从何而来?,审时代之美,美的历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表格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表格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立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